首页 -> 2007年第3期
建议将编辑学列入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一级学科
作者:佚名
联名提案人:高明光、聂震宁、常城、龚亚夫、何东君、罗开富、黄景钧、徐锡安、徐心华、唐浩明、徐式谷
编者按:2006年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期间,桂晓风、高明光等委员曾经联合提交提案,建议将编辑学或编辑出版学列入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并定为一级学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提案十分重视,及时答复,表示将在修订“目录”时考虑这一建议。近期,“目录”修订工作已经启动,并已开始就一级学科和学科门类设置进行调研。为此,桂晓风、高明光等委员于2007年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第十届五次会议期间再次提交提案,并补充了理由,下面是该提案全文。
一、将编辑学列入“目录”,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文明和中国革命优良传统的需要
我们建议将编辑学列入“目录”,最重要的原因是不能把编辑工作只看作出版社内部的一种工种,而必须从更大的范围和更长的时间段来认识编辑工作的地位。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而出版工作的产品——出版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是文化成果得以记载、传播、交流、积累的基本手段,因此,编辑作为文化产品内容的选择者、策划者、加工者和推荐者,在民族文化发展史和人类文明交流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国有“两个唯一”: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的文明传承没有中断的国家,中国又是世界大国中唯一的历经数千年沧桑而始终保持国家统一和疆域稳定的国家。这“两个唯一”互为因果。其中,各民族共同创造并一致认同的源远流长、博采众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国家统一和疆域稳定提供了深厚坚实的心理基础,是民族凝聚力的根源。而中华文明之所以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不同,没有发生断裂,不仅源远,而且流长,有多方面原因,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中国有悠久、光荣、杰出的编辑出版传统。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四大发明,其中有两项(印刷术和造纸术)直接与编辑出版工作有关。世界学者公认的文明发展连续性的标志有二,一是语言文字发展的连续性,二是学术传统尤其是史学传统的连续性。这两方面,中国都有辉煌的篇章。论文字,从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到隶书到楷书,线索清晰,一脉相承。论历史记载,从《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到二十四史,首尾相接,一线贯穿。这在世界各国是绝无仅有的。而倘若没有出版业和编辑工作,文字的承继和发展,典籍的形成和流传都将无从谈起。正因为编辑工作和文化有这样的关系,从先秦开始,中国的许多思想家、文学家都曾献身于编辑工作。孔夫子可以说是中国的第一位著名编辑。刘向父子、司马光、解缙、纪晓岚都是编辑巨匠,梁启超、鲁迅、茅盾、邹韬奋、叶圣陶、巴金等文化大师都有过长期的编辑工作实践,中国共产党的许多领导人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胡乔木等都亲自做过编辑工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更有一大批很有文化素养、很有文化造诣的同志,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学识都无私地献给了帮助作者提高作品水平的编辑工作。这是中国革命文化工作的特点,也是中国革命文化工作的骄傲。据研究,“编辑学”一词就是中国人在50年代初期首先提出的。“目录”中不列编辑学,与中华文明的传统和特色不相对应,也不利于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势。在这一问题上,过分强调“国际可比性”是不恰当的。
二、将编辑学列入“目录”,是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需要
胡锦涛同志在2006年第八次文代会第七次作代会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如果说,经济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文化复兴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灵魂。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必然要求显著提升编辑人才的素质。因为文化产品的影响对象是人们的精神世界,因而文化产品的质量具有比物质产品的质量更加重要的意义,而编辑正是文化产品质量的把关人。而且,当今社会由于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编辑工作早已远远越出了传统的图书出版范畴,已经在报刊、广播、电视、音像、电子出版、戏剧、展览、电影乃至网络传播等诸多领域起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生活,并且已经成为国际文化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元素。对文化建设的意义和编辑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估计不足,都将带来持续的负面后果。
三、将编辑学列入“目录”,有利于使教学更好地适应编辑工作对人才的特殊要求
编辑工作是一种通过编辑的劳动使作者的作品提升水平从而适宜在大众中传播的工作,而且,在当代社会,这种传播大多要通过商品销售的形式。因此,编辑工作与许多工作不同,思想性、科学性和群众性都很强,是一种复合型的和对知识技能层次要求较高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拥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例如,需要与作品门类相关的专业知识(如工业技术、农业技术、医药卫生或哲学、经济学、文学专业知识,等等),需要编辑出版专业知识,需要语法逻辑修辞知识,需要法律法规知识,需要一定的成本核算和商品营销知识,还需要一定的做设计策划工作、组织工作、群众工作的能力,等等。这种特点,决定了社会对高校编辑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更多的是硕士、博士或双学位学士,而一般的本科生难以适应。这一情况,已经被近年来正反两个方面的事实所证明。目前,高校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中没有编辑学的情况,对培养合格和适用的编辑人才十分不利。
四、将编辑学列入“目录”,已经有了较好的教学实践基础
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强出版的编辑、印刷、发行各个环节的人才培养。1984年,胡乔木同志给教育部写信,倡议在高等学校设立编辑学专业。从那时以来,编辑出版高等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已经初步形成了多专业、多层次、多渠道、多规格的高等教育体系,为编辑学一级学科的设立打下了较好的实践基础。目前,我国有综合性出版专业院校2所;有130所高校设置了本、专科层次的编辑出版印刷相关专业,专业办学历史超过20年的有11所(其中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多所重点院校);有29个出版学方向的硕士学位授予点;有7所高校设立了编辑学、出版学、发行学博士学位授予点;每年培养各层次编辑出版专业人才5 000人以上,仍然供不应求。就研究生培养而言,已经形成了以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河南大学为代表的编辑出版教育名校群体,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教育规模,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积累了丰富的培养经验,并培养和涌现了一批合格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但是,由于在“目录”中没有编辑学、出版学一级学科,这些院校都无法设立编辑出版学院,只好挂靠在其他学科下招生。这些所谓“其他学科”名目繁多,有新闻学、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信息工程、管理学,等等。实际上,这些学科都不能涵盖编辑学。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编辑学、出版学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和俄罗斯均设有独立的出版学研究生专业,授予出版学博士、硕士学位。中国作为世界上编辑、出版传统最悠久的国家,在编辑学、出版学研究生的培养方面已经落在了世界的后面。
五、将编辑学列入“目录”,已经有了学科建设的必要条件
与出版事业和广播电视电影戏剧等事业的蓬勃发展相同步,二十多年来,编辑学、出版学学科建设有了重大进步,学术机构、学术刊物、专业教材等基础建设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全国编辑出版研究机构已达二十余家,专业期刊已达32种,中国编辑学会、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期刊协会等多家全国性团体都把编辑学、出版学学术研究作为重要职责,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已有多套编辑学、出版学教材出版。从2002年起,出版业实行了全国统一的编辑职业资格考试,五年来共有1.5万人通过资格考试,取得初、中级编辑职业任职资格。新闻出版总署为配合考试组织各界专家合作编写的全国出版专业人员编辑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在实践中反映良好。上述情况,标志着编辑学、出版学学科建设在实践上正趋于完善和成熟,为研究生教育中编辑学、出版学一级学科的设立提供了良好的学术条件,而编辑学、出版学一级学科的设立又必将大大推动编辑学、出版学的学科建设。
综上所述,将编辑学列入“目录”,是我国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其条件也已基本成熟。为此,我们建议,将“编辑学”作为一级学科列入调整后的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至于出版学,能同时列为一级学科最为理想。如确有较大困难,可暂时在编辑学之下列为二级学科。
(责任编辑:赵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