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安安静静是编辑

作者:蔡 瑛




  编辑在书业中的作用,已有诸多剀切的论述。那么,编辑的工作特点应该怎样描述呢?
  显然,这是个颇不易回答的问题。随着图书竞争日炽,编辑的工作半径逐渐增大,其工作内涵相伴扩展,仅以传统的书斋式的工作方式,来应对日益繁剧的书业之争,已渐呈窘态。因而,近些年,编辑的市场意识、市场手段等,愈来愈受到重视、褒扬,其社会活动者的角色凸显。
  在20世纪80年代,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编辑要坐得住”;现在,“编辑要走出去”,则屡见诸报端。从静居编辑部到长袖善舞的嬗变,揭示了编辑不再单纯地审稿、编稿,不再进行一般性的选题策划与组稿等,而是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图书出版的整体策划,甚而涉足印制、营销、成本控制等环节。
  毋庸讳言,时下编辑过于“闹”,而少于“静”。换言之,编辑的立业之本——内容设计、内容提升,对书稿下功夫,特别是下笨功夫,已现弱化之势,即使有,也难获青睐。倒是风风火火“闯”市场者,赢得喝彩。由此,也衍生出与图书出版宗旨相悖的现象,如出版跟风,内容粗俗,图书文化含量降低等,一些支流、浊流,干扰了书业健康、和谐、可持续地推进。究其底里,原因多多,但编辑的“冷板凳”功夫,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不可小视。
  综观中国书业之旅,可清晰地发现,编辑的许多工作,甚至有些编辑的主要工作,是在寂寞之道上艰苦前行。无论是说编辑为幕后英雄,还是将其称为优秀图书的助产士,皆说明:他们工作在须臾不可少的后台,而非掌声与鲜花相迎的前台;他们是像绿叶一样的配角,而非流光溢彩的主角。
  找准了编辑的位置,其工作特点问题也就好回答了。狩猎者、诊疗者、设计者,有论者如此给编辑画像。揆度其义,可知编辑应以犀利的眼光,观察书业态势,寻觅有潜力的作者、准作者。这显然需要静下心来,长期追踪思想文化的变迁,从中遴选出富有价值的学术信息、作者信息、出版信息,以调和鼎鼐之手,设计选题。这非一日之功,而是终生必修课。慧眼与恒心,是编辑生存与发展的根柢;与之相应,编辑应抵御浮躁与空谈。图书生命的延绵,是编辑工作的崇高境界;而瞬间的辉煌,可目为大忌。解剖富有文化创新和沉淀价值的图书,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均为作者、编辑积累的结果,而非靠一时“策划”出来的。
  对书稿的提升,更见编辑修养与职业责任。是点石成金,还是放任自流乃至点金成铁,是检验编辑职业水准的试金石。既不“跪”着与大家说话,也不“站”着同新秀谈书稿,而是“坐”着与作者交流。组稿、审稿、编稿、看样等,都需要扎扎实实的“坐”功,心无旁骛。政治把关、文字推敲、引文核阅等,耗费编辑大量时间与精力,但都是不显山不露水之事。看到自己编辑的图书,准确、生动、及时地散发出知识的芳香,他们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因而,有人笑谈,真正的出版人,编辑的书越多,胆子越小。其实,说他们懂得如何约束自己,敬畏文化,倒是更为妥帖。
  总之,在强调编辑的策划意识、市场意识时,切莫忽视编辑的研究之功、案头之功,更不能唯市场马首是瞻。否则,编辑的职业功能则会失去源头活水。安安静静是编辑,当然有以偏概全之嫌,但可以提醒我们勿忘编辑立业之本,以更沉潜、更平和的工作姿态,多培育出色味香俱佳的“木本”图书,远离过眼烟云式的“草本”图书。
  
  (作者单位:河南人民出版社)
  (责任编辑:耿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