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和谐出版刍议
作者:郝振省
一、关于事业与产业之和谐
注重事业,不提产业是我们长期的思维定势与运行模式,随着开放的扩大,改革的深入,我们终于意识到,只提事业性质,不提产业属性是不明智的和不科学的,也不利于我们综合国力的增强与提升。于是乎,我们明确强调:出版业的性质不仅具有事业属性,更有产业属性;出版业的地位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动力,更是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出版业的功能不仅是要用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民族优良特性,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而且还要在国民经济发展格局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指导出版业改革中党和国家又出台了经营性和公益性的分类政策,这无疑是正确的,而且实践也证明,政府因事业而加强其公共服务职能,企业因产业加快其全面发展也是确有其效的。但不够和谐之处在于,把事业和产业的发展理解为一种对等型发展,这实际上带有某种形而上学的色彩。其实和谐有其数学上的匹配关系,比如汽车一个车体、四个轮子才是和谐比例;和谐更有其哲学上的质的规定性,它要遵循辩证法中的主要矛盾原理和矛盾主要方面原理。以此来处理事业和产业之和谐关系,是否要遵循以下思路:事业改革重在机制而非体制,管理机关在改革的力量分配方面,可否更多地倾斜于产业,这是因为:与事业相比,产业是我们改革的重心,我们力图通过产业运作,将我国的出版产业大大地发展起来,加大其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份额,以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这是因为:在所有的出版单位中只有极少数单位保留事业性质,采用公益模式,而绝大多数单位则必须转为企业,形成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备的法人治理结构,特别是形成科学的、合理的、持久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从而激活企业,壮大产业实力,回过头来反哺事业,使事业更好地履行公益服务的职责。这就是事业与产业的和谐辩证法。在这里,不均衡恰恰是一种和谐,而简单的、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均衡却会是一种误区甚至是一种罪过。结论是在强调事业、公益的同时,加快改革,加快企业化转型和产业化进程,这是当前改革任务的主要着力点。
二、关于出版产业与文化理性之和谐
本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出版产业是我们党面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新格局,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选择,而且我们这种选择已经和正在不断地获取丰硕成果,但是也出现了某种不够和谐的倾向与现象。这种倾向和现象简而言之就是“文化产业缺少文化,内容产业内容匮乏”,过度地放大了“产业”,忙活“产业”,而忽略甚至放弃了“文化”与“内容”,且现象十分严重。君不见,为数不少的出版单位和出版人不是静心凝神、深入地、前瞻性地研究选题,真诚地寻觅作者,出世坐禅般地履行案头编辑工作,而是“下决心”跟风(过去说是盲目跟风,其实说软了),“巧妙地”克隆,甚至肆无忌惮地伪造,于是乎,我们的库存码洋甚至和年纯销售码洋几乎持平,于是乎,在超市、贸易中心、地摊书亭出现了“一斤书”多少钱的行情,简直是有辱门风,斯文扫地——愣是把神圣的书业挤兑得向跳蚤市场靠拢。
怎么样使出版产业与文化理性和谐一些呢?首先,我们的出版人能否回归并强化自己作为编辑人、出版人、文化人的定位呢?比如可有意识地借助读书、思考、学习、研讨,甚至是在被动阅读中采取主动策略,来夯实自己的文化修养的根基,至少须逐步具备文学的感性、艺术的灵性、哲学的悟性、史学的本性、科学的理性及伦理的德性吧!不成为文化大家,也起码成为一个文化大家的追随者吧!其次,作为单位,除了对编辑人、出版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考量指标外,可以设定一些更文化的考量指标,如对一本经典著作写出读书心得,对一种文化现象作出稍具理性而又不乏激情的评价。还有选拔编辑人、出版人时不妨设定一些关于读书、关于文化修养的条款,以测试此人对出版文化理性的追求是情有独钟还是权宜之计。再次,对社会而言,提倡某种导向时,可以在兼顾其思想、政治内涵的同时,更多地从文化和修养的角度切入,这样似乎更有些生命力与渗透力。
三、关于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之和谐
新闻出版业遭遇了数字时代,传统出版面临数字出版的挑战。数字报纸对原有传统报纸读者的分流,对广告客户资源的分流,对原有报纸传播模式的否定都是非常严酷的——“甩你没商量”;数字期刊由最初的求助于传统期刊出版人到今天,基本上已完成了“渠道为王”的转变,它开始对传统期刊人说“不”了;数字图书已经连续若干年使得传统图书阅读率不断下降,而网络阅读率不断飚升。传统出版对整个原有出版流程的数字化改造还能接受和采用,但是面对新的数字媒体却存在着明显的“失语”状态,更缺乏有力的应对举措,这是不和谐之病症。具体而言,有的借助垄断保护,囿于传统出版,仍然我行我素,对新型出版业态不予理睬,更说不上采取对策;有的采取了少许数字化对策,但属修修补补、小打小闹之水平,设立一个网页,数月无人理睬,或稍许经营,信息量少得可怜;有的完全依赖于体制外进入数字出版,把自己的宝贵出版资源,源源不断地廉价交付IT生产商和技术服务商,而自己作为出版资源原创者的角色正在被迅速地边缘化、空壳化,最后则可能乞丐化。
形势不可谓不严峻。这就要求整个业界,在理念和步骤上处变不惊,从容应对。一方面要看到数字出版没有那么可怕,传统出版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从历史上看,纸的发明使出版业、印刷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比纸更好的人性化载体(数字化技术甚至研制“电子纸”以求实现人性化阅读),而电视的发明没有否定广播,飞机的制造也没有否定火车、汽车,前者后者和谐相处,友好竞争,彼此都还在显示着自己独特的生命力。从现实看,尽管图书印刷册数在减少,但印张数仍有一定增加,说明传统出版没有那么悲观,它积累文化、传承文明的特征仍很明显,还应继续坚定不移地发展传统出版,当然这种发展恐怕不只是量的扩张,更主要是内涵的深化与质量的升华。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未雨绸缪”、“水暖先知”,毕竟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在向我们席卷而来,裹挟而去,必须及早动手,以求掌控主动权。比如,不要满足于设置一个网页,办一个网站,而应该抓住机遇,舍得人力、物力、财力,对原有网站进行改造,进行科学的规划,深度的开发,理性的膨胀。尤其要考虑出版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与维护,不要因为眼前的一些直接利益就轻易地将自己所有的出版资源交付IT生产商和技术服务商,要留一手,任何时候都不能把牌全打出来,要为自己的生存发展留下核心资源。这是出版单位由出版物加工商向内容提供商转型的关键一招,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