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喜为他人作嫁衣
作者:崔道怡
《唐诗三百首》中秦韬玉的《贫女》,以其名句流传千古:“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最后一句在流传中,已经脱离原诗本意,成为一种人生和人品状态的比喻——为他人得意而奉献自己。这状态后来又被引用形容某些行业特色,表现该行业及从业者的素质。自有活版印刷以来,在图书出版和期刊发行系统中,专门从事编辑工作的业者,便时常被著作者称赞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假如没有蘅塘退士,读者将看不到《唐诗三百首》。这部诗集,是他从48 000首唐诗之中遴选出来的。读者记得那些诗人,未必记得这位编辑。而为准确精到、易于传播,蘅塘退士很费心思:“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录为一编。”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从周天子派“行人”采诗编诗,到明代文人冯梦龙编“三言”,披沙拣金、选优拔萃的编辑人士,起着不可或缺、不容忽视的作用。
在古代,编辑颇有社会地位,被尊称为选家。梁太子萧统,“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历时11年编辑了我国第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一直受到后人崇敬。乾隆年间,小说家还不吃香的时候,也是为了避免惹来麻烦,曹雪芹便以一名编辑人员的身份在书里出现,似乎《红楼梦》是从“石头”上抄下来,他“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这才得以面世的。
二
及至现代,随着社会文化发展,文学跟生活与民众更贴近,作用也便更明显而宽泛。一批可谓大师的作家、诸多堪称经典的作品,相继涌现。鲁迅、巴金、老舍、曹禺……《阿Q正传》、《家》、《骆驼祥子》、《雷雨》……都是经由编辑“为人作嫁”,得以卓然出世的。孙伏园善于催稿,并把《阿Q正传》从“开心话”栏目移到“新文艺”名下,阿Q才及时成为揭示国人灵魂的典型。
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度闪现“百花齐放”的艺术之春,编辑作为赏花、采花、插花的园丁,曾经发现、鉴定、推举了一批思想艺术结合完美的作家作品。“反右”至“文革”,文学被纳入“为政治服务”轨道,艺术情味越来越稀薄。编辑被当作“战线”上的“哨兵”,难再发挥本职功能。直到80年代初,与政治拨乱反正同步,文学及其作者、编者与读者,逐渐回归本性。
1952年,我怀着想当作家的愿望考进北京大学中文系,入学后被告知作家并非大学培养。在实践中也体会到,自己不是能够进行创造性艺术劳作的材料。于是,1956年毕业时我选择了去人民文学杂志社当编辑。从那时起到1998年退休,我在同一刊物编辑岗位工作了42年。回首来程,自觉无愧恪尽职守。在不同时期的历程中,在正反两面的经验里,切身感受了怎样才能当好文学编辑。
三
如果说作家是以艺术之美来促进社会和人生之真与善的人,是创美者,那么编辑便是代表读者对作家所创之美进行鉴别、校正、润色、推举的人,是审美者。编辑介乎作家和读者之间,起着“桥梁”与“纽带”作用,既代表读者纯正审美,又协助作家出色创美,把个体劳动的初创之美,转化为公众参与的再造之美,使作家价值得以兑现,使读者需求得到满足。作为中介,编辑是“摆渡”是“人梯”。
因而,成为一名职业编辑,需要具备相应素质——
编辑的人品,应该更纯净。
没有“人梯”的精神和“摆渡”的本领,不要来当编辑。以编辑岗位为跳板想晋升为作家者,请直接敲作家之门。否则,很可能自己当不成作家,同时贻误了真正能够成为作家的人。有潜质并有志气当作家的人,不会因为不合格编辑的贻误而埋没,只要环境气候适宜,终将破土而出。但他们出世的迟早,却跟编辑的责任心和判断力密切相关。因而,作家能否及时出世,是检测编辑素质的标志。
编辑的思想,应该更新锐。
作家多是思想新锐的人,编辑至少得能与之认同。作家的深刻离不开艺术的感受,编辑的开拓则主要凭借理性的把握。最初作为读者,也是先有感受,随后便如评论家,把感受升华为理性的把握。编辑在艺术感受上不如作家,在理性的把握上最好能够成为方家所称誉的“作家的作家”。有时作家捧来其作,仅只是一块“铁”、一脉“矿”,编辑的本领就在于能够“点铁成金”、“如矿出金”。
编辑的美感,应该更全面。
作家无疑富于美感,但其个性强劲的创美机制,总会使审美能力受到局限。他们或许独具慧眼、别开生面,而所见、所创却又难免失之狭隘、偏颇。编辑的审美不仅要有真知灼见,而且要能兼容并蓄。一般读者是自由的,职业读者亦即编辑,则要放弃情有独钟的自由,宽容接纳并公正地推出各式各样的美感结晶。尽管个性常起作用,编辑也会有所偏爱,但总体上要以保障公众选择自由为己任。
编辑的眼光,应该更犀利。
如果说作家的职责是发现美,那么编辑的职责便是发现作家的发现。作家的发现有时仅从直觉开始,编辑的发现得有明确的理性感知,不仅把握作品的特色,而且预见作家的潜力。编辑工作的主要任务就在这里:见微知著,去伪存真,认千里马,识和氏璧。文学人才及其系列佳作能够得以挺秀于艺术园林,相当程度要借助其编辑的责任心和判断力。作家队伍的壮大,也有赖编辑素质总体的提高。
编辑的知识,应该更厚实。
草台班子出名角,作家无须进科班。编辑则需科班出身,在文化、文学和文字的修养上,掌握足以能跟作家、评论家应对的知识。编辑既要懂创作又要懂评论,在这两个方面都要有一定的实践和经验。编辑不一定能成为作家、评论家,而他们以创美感知进行审美判断、以审美方式使创美落实的专业能力,却是一般的作家、评论家难以替代的。一般的作家、评论家,未必能够成为高明的编辑。
编辑的技巧,应该更精到。
作家不是先讲技巧而后进行创造的,他们的最佳境界是“无技巧”。编辑在技巧上则要“清醒”而“高超”,以便可以看透“无技巧”之技巧。编辑看稿,在大体确认基调之后,便主要不是通过评论渠道,而是经由技巧视角来对具体的艺术成品进行鉴定。编辑本职的过硬功夫,应该是全面地讲求创美的技巧。专注于思想分析而不擅长艺术赏析,或许能成为三流评论家,却成不了一流的编辑。
四
具备上述素质,可谓合格编辑。但要工作出色,还须不断充实──
编辑应该是杂家。
编辑应是本职业务的专家,同时又该是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杂家。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活共振,文学机理与姐妹艺术相融,因此编辑需要见多识广、善于交往,最好能够事事懂、路路通。编辑这种“万金油”与“交际花”式的职业特性,难免贻笑大方之家。但有识之士心知肚明,正是由于编辑充当“润滑剂、调节阀”,文学世界才得以“圆者自转,方者自安”,万紫千红,和谐共荣。
编辑应该是公仆。
编辑担当美的裁判,就得成为作家的朋友与参谋。对于能够平等交往的作家,编辑与之建立互敬互助的关系,力求介入其创美机制,进入其具体构思,以便起到“催化剂、助产士”作用。但不可求全责备,不要强人所难,不应越俎代庖。改稿只限文字修润,而且只对初学作者。作家各有风格个性,彼此难免“文人相轻”。编辑却要一视同仁,一概尊重。编辑是作家的公仆,而不是某一家的家奴。
编辑应该是向导。
编辑推进美的传播,就该是读者的代表与向导。如果不能代表广大读者的一般意愿判定作品的高下优劣,不能使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创造及时出世,就是失职。而读者各式各样,又总在追求时尚,编辑便有责任以所发作品的面貌与阵容,体现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与历史需求,充当他们不趋时不媚俗的向导。编辑总体的审美取向,在一定时期和特定范畴,也影响着文学创作的品位和态势。
编辑应该是证人。
若从发展角度要求,编辑最好成为站在文学运动新潮浪头之上的社会活动家和组织家。正是编辑得风气之先,领风骚于前,为各路艺术精英提供各自用武之地,才促进了一茬又一茬、一派又一派的作家陆续登场,活跃文坛。在报刊上,在史册上,知名于世的是作家,流传于史的是名家,编辑无名,但他们往往比作家的见闻更多,更活跃而沉稳,既是文学现状的知情人,又是文学史实的见证人。
五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文学复归本位,编辑素质得以真正在本职业务上发挥与发展。但当新一代编辑为新时期文学做出了新贡献时,社会上商品化的负面影响,对文学事业也产生了浸染。有些作家,一“名”脸就变,有些编辑不甘于“无名”。在本该是“为人作嫁”的岗位上,有的编辑对一般作者是“老爷”和“老板”,把稿件予夺当交易筹码;对名家是“清客”与“掮客”,在精神买卖中逐利求名。
须知,编辑的业绩与功绩,总是集体性的。杂志社和出版社处理稿件的流程一般是:责任编辑一审,编辑室主任二审,主编终审拍板。稿件经过三审,才得发排。有些作家不甚了解,误将功劳归于个人;有些编辑自恃功高,总要夸张个人作用,甚至贬损他人以抬高自身。其实,惟有在集体工作中,个人作用才好发挥。这是编辑这一职业的工作特性,这也是通常情况下编辑工作者该当无名的重要原因。
除非特殊情况,作家、学者充当编辑,如巴金、孙伏园等,作为职业的一种,编辑就是属于“为他人作嫁衣裳”系列的。作家、学者的创美能力多由个人天赋,不可强求。审美则是公众普遍具备的素质,熟能生巧。而编辑业者,则是天生禀赋审美爱好与追求的人。他们不为名不为利,就以审美为专长为职责为志趣。并非“新娘”,犹如“贫女”,但决无“苦恨”,而乐在其中——喜为他人作嫁衣。
(作者单位:人民文学杂志社)
(责任编辑:鲍莉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