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浅谈期刊的稳定性
作者:王志祯
一本优秀的期刊似乎是一位老朋友,信守邀约,定期来到读者面前与读者交流。可以说,读者对于期刊的熟识度与认知度是期刊生存的基础。一本期刊,如果老是变来变去,一年一小变,三年五年一大变,始终不能把内容针对性和呈现形式、风格特点相对固定下来,那它在读者心目中,就是一本没有个性、读者定位模糊的期刊。而没有一大批成熟读者的长期喜爱,期刊要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很多期刊就是由于这种原因,最终走向了灭亡;侥幸存活下来的,也只是苟延残喘而已,鲜能做大做强。
在这一方面,一些国际国内知名的期刊就做得很好。例如,一个世纪以来,美国《时代》周刊的基本定位和风格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统一,只是在局部作微调。这样做的结果非但没有使读者厌倦,反而使得自己成为发行量巨大、长盛不衰的世界级名刊。中国的《读者》,创刊二十多年,无论从办刊思想,还是从功能定位上看,都没有显著的变化,一直默默地坚守自己的最初理念,走自己的路,赢得了读者二十多年来始终如一的喜爱,它的发行量也由最初的数十万份,发展到现在的1 000万份。
那么,如何才能保持期刊的相对稳定呢?
首先,要选准自己的办刊方向和市场定位,并在实际办刊过程中一以贯之地执行。期刊的创办者要极具战略眼光,创刊时就要找准自己的特色、定位、办刊方向,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做精、做深、做透、做大。明确自己的目标读者群,使读者群数量可观并能不断扩大,才能为期刊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已经有一定积累的期刊,继任者要虚怀若谷,勇于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谋求创新发展,不要盲目否定前任,更不要随意跟风、喜新厌旧。只有保持期刊的相对稳定,才能保证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质量是期刊的生命,只有高质量、高水平的精品期刊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日益激烈的期刊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精品意识必须贯穿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稿、校对和印制的全过程。优化选题,千方百计地组织优质稿件,努力把每一期刊物都办出特色;编校工作要做细做好,对每篇稿子的编辑加工、校对,都要高水准、严要求;装帧设计与印制要美观大方、雅俗共赏,体现出艺术思维与技术创新的完美结合。总之,要想保持期刊长期稳定发展,每一期刊物都必须精雕细刻,力求内容精彩、编校质量优良,对读者有较强的吸引力,这样才能长期取得读者的信任与喜爱。
再次,期刊采编人员与作者队伍要保持相对稳定。一方面,采编人员的相对稳定,能够从人员思想和素质上保证办刊思想的相对稳定、选稿标准的相对稳定、办刊风格的相对稳定,形成延续性。另一方面,作者队伍的相对稳定也很重要,这既能够保持期刊稿源的稳定,又能够使作者具有一定的向心性,及时地为期刊提供内容合适的优质稿件。
最后,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位读者。读者对于期刊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保持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没有读者的理解和支持是根本不可能的。每一位读者对于期刊的生存与发展都很重要,所以一定要想方设法善待读者、培养读者,并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择其善者而从之”,这样,读者群才能一天天扩大,期刊才能兴旺发达。
拥有百年历史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发展道路,就鲜明地印证了上述观点。目前,《国家地理》在美国的发行量仅次于《电视指南》和《读者文摘》,并拥有20种文字的海外版本,在全美300强期刊排行榜上始终位居前列。它的创始人贝尔将办刊宗旨确定为向所有人普及地理知识。目标读者确定之后,杂志就以全球性的视角来关照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涉及领域包括地质地貌、考古、天文、野生动物、异域文化等。杂志刊登的文章视野广阔,内容深厚,既有细致入微的描写,又有鞭辟入里的分析,旅途见闻中常融入细腻的个体感受,让读者如身临其境一般,轻松地阅读,会心地感受。一百多年来,《国家地理》杂志延续了相同的风格,逐步形成了权威、厚重并富有理想主义色彩和浪漫主义气质的鲜明特色。《国家地理》拥有一批出色、敬业的记者、摄影师和编辑,虽有一定的流动性,但基本能够保持脉络清晰的传承性。他们中的每个人都为能在《国家地理》工作而自豪。他们创作、编发的文章和图片,深深感染着每一位读者,从而形成了杂志的品牌情感效应。更为可贵的是,杂志多年来一直坚持几近苛刻的品质追求,图片选中率近千分之一。虽然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运营成本,但却换来了读者的尊敬与信任。《国家地理》还实行会员制,使每一个订购杂志的读者不仅可以享受价格优惠和种种意想不到的温情关怀,而且还能成为国家地理学会的会员。杂志还专门辟出珍贵的版面,设立了供读者发表意见的讨论专栏,增强杂志与读者的互动,让读者感到,他们和杂志之间是息息相通的朋友。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以说,凡是长盛不衰的名牌期刊概莫能外。因此,保持期刊的相对稳定对期刊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每一位期刊从业者都能重视这个问题,并把它落实到具体的编辑工作中。
(作者单位:啄木鸟杂志社)
(责任编辑:关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