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选题论证会之痛

作者:周海忠 周 璇




  在出版社大大小小的会议中,选题论证会算是顶顶重要的了。选题是什么?对社会而言,其重要性暂先不论;对出版社而言,是阳光,是空气,是大米,是水电,是钞票!理想中的论证会应该是严肃而神圣,紧张而高效的。然而,许多出版社的选题论证会,是不能挥去的心头之痛。
  
  痛之一:失语
  
  会议室里,人们有的低头沉思,有的神情漠然,有的目光游移,有的不停喝水……似乎谁先开口谁就会大祸临头。偶或有人开口说及选题,也只是寥寥数语,其反响则如一粒小石子投进了深潭,微澜过后很快又恢复平静。选题论证会未完,便有人请假告退,有人干脆不来参加。人们究竟怎么了?!究其原因,近几年选题开发越来越难,市场调研不充分,对当前的出版形势拿捏不准,对读者需求缺乏了解,市场推广无策略,自然在使用话语权时就缺少了根基与底气;指标考核下,人们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的那块“自留地”上,对别人的选题不想说三道四。
  失语,意味着高质量选题的空缺,只能“矮子里边拔将军”。
  
  痛之二:诳语
  
  相对于失语现象,选题论证会另一类型的无效则隐蔽得多。论证会上,也有人会口若悬河,把自己的选题说成花儿一般——带上一些行业术语,洋洋洒洒地从前期调研、策划组稿讲到市场营销、品牌宣传,一副“此选题一出,谁与争锋”的架势。接着,明白的人、不明白的人都来说几句,表扬和自我表扬相结合,会议气氛倒是热烈,但论证的选题则可能是精神食粮的“假稻种”。
  诳语,意味着人情选题、关系选题可能反而优先获得“通行证”。
  
  痛之三:戏语
  
  如果说诳语里多多少少还有些可参考的内容,那么戏语则彻彻底底将选题论证会变成了一场茶话会。出版社里大多是文化人,而文化人的思维也大多具有跳跃性。某个选题刚开始讨论时,大家还能认真地围绕着该选题,谈点感想与思考。随着感想越谈越多,大家的思维越来越发散,你插一句题外话,他来一句幽默,嬉笑怒骂。大家谈笑风生,倒也其乐融融,只是谈论的话题早已与原先的选题风马牛不相及了。这样的“快乐论证会”,恐怕除了能增进编辑间彼此的交流、缓解大家的工作压力之外,对于出版社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益处。戏语的出现,反映出组织者在形式上把选题论证会与选题沙龙相混淆了,前者主题明确,任务目标明确,后者才是无确定主题的思想交流、碰撞。
  戏语,意味着选题并未得到全社上下的真正重视,只被看作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影子”选题、草率决策的出台也就不足为奇。
  
  痛之四:冷语
  
  选题论证会上有人不说话,有人乱说话,出版社的年轻编辑们可能是想说而没机会多说。相对于资深编辑,他们是出版社的“弱势群体”,提出选题的机会不多,即使提出选题,得到的也大多是否定的声音。诚然,年轻编辑缺乏经验,提出的选题难免有不成熟之处,他们有选题被“枪毙”的心理准备,但难以承受“冷语”的粗暴否定,特别是否定之后不说明什么原因,也不给申辩的机会。不要小看选题论证会上的“冷语”,处理得不好,它甚至会消减年轻编辑的策划热情,从而影响整个出版社的编辑梯队建设和长远发展。应该给予年轻编辑热情的帮助与指导,把真本领教给他们,提出中肯的修改、完善意见,引领他们一步一步走上选题开发之路。
  冷语,意味着选题的后劲和活力受限,难有创新和突破。
  
  痛之五:套语
  
  选题论证会上还有另一类型的发言,是经年不变的套语。论证过程中多次重复,只见大政方针、原则意见,不见具体实证。每句话都对,都意味深长,但听来云里雾里,不知该干什么,下多大力气去干,能给多大的支持力度;搞不懂不该干什么,为什么不该干。套语带来的滑稽现象是某些选题当下没通过,来年又提,却通过了。可是,等书出来时,机会却没了。套语者对选题落实的利益往往视而不见,对形势变化、经营环境变化、本社出版力大小知之不多,有的选题没来由地一拖再拖,而拖延者照样可以心安理得。套语使选题论证会“论”而不“证”,而套语又往往出自有较大话语权的资深人士,有一定的导向性。
  套语,意味着选题大方向不明确,产品的针对性和核心品牌并未形成。
  选题论证会出现了上述种种语境值得反思,表象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有认识上的原因,有制度上的原因,但我们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出在机制上。
  考察大大小小各种各类出版社,基本上各有各的选题决策管理办法,选题决定权限也各不相同,有的社合同就在包包里(一般是选题亲历亲为的社领导),选题调研时可以相机行事,电话通气,立马拍板;有的社层层讨论,步步过堂,议而后决;有的社规定一个大的范围和方向,部门甚至编辑可以自主决策,被称为“鸟儿在笼中自由飞翔”。不同社有不同的组织架构,大都有“社本化”的管理体制,有的是项目负责制,有的是目标责任制,有的是事业部制。但是,体制设计出来并开始运作,不等于万事大吉。机制跟不上,照样出问题。这一问题在选题的提出、决策方面,尤为明显。
  选题论证会是选题工作的把关环节之一,不否认会议期间有新选题产生的可能,但真正高质量的选题不可能在这样的会上产生。选题的产生要靠以社领导和编辑为主体的策划群体的前期努力,而这些工作要靠机制来激励、保证。现在,有的出版社对选题的提出率、通过率、实现率没有任何说法,或光有说法但朝令夕改,或光有说法但不见实质性的兑现措施,自然会出现提不出选题、不想提选题的状况,有人还觉得多提等于多担风险,自寻烦恼。
  对选题业绩的考核奖励机制也还相对落后,选题实现了,图书也卖出去了,但回款未到账,不能兑现奖励,编辑和营销连坐捆绑式地一损俱损。而选题的奖励有时段限制,过期作废,这也大大降低了选题策划者的积极性。
  有的社在选题论证机制上还有自相矛盾的地方,策划者难以作为。一方面要求论证前必须有作者、有体例、有篇幅,甚至要有宣传推广方案、封面设计草案,另一方面又规定选题未通过不得组稿,不得有经济投入。作者怎么可能招之即来,来之能战,出版社又如何能保证战之能胜?不下一点本钱,作者凭什么要把他的想法和盘托出?谁来为可能白干的事情做设计?编辑只能“想象作文”了,论证会又有什么可论可证?
  论证会的决断机制也有可议之处。谁有话语权?专家、行家。不能否认,有的论证会并不是出版社搭台,专家、行家唱戏,而是行政会议式的过堂,论证缺乏公信力,这也使得策划者想法多多。当然,真专家到场,我们恐怕也得有点表示尊重的意思,才能激发出他们的真知灼见,因为他们付出了不一般的劳动,他们的经验和感觉,非一日之功。审稿还有个聘书或审读费,何况如此重要的选题论证!本社的人员可以是尽义务,社外专家怕是敷衍不得。
  找到选题论证会的痛因,药方已不用我们来乱开。管理既然是“社本化”的,如何开好选题论证会自然各社有各社的对症良方。相信出版人还有这点悟性。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鲍莉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