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编辑工作应有效地提高出版物的质量

作者:张永钦




  当前,一些出版社提出了“哑铃”式发展战略,即强调选题开发和市场营销两头的重要性,而把编辑工作当作了中间细细的那根握柄。编辑加工被边缘化、弱化的倾向十分严重,这是近年来图书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缺失了编辑工作这一环节,“哑铃”的两头便无从拎起,也就是说,选题和营销所做的努力都将白费。这是很明白的道理。
  编辑从事的是一项精神劳动,就其意义来说,是一项薪火相传的伟大事业。人类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正是一代代人不断吸取前人智慧的结果。而在这样的文明进程中,图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本好书可以影响几代人,甚至可以改变世界,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编辑的职责,就是要推出具有文化积累价值、能够传播精神文明的好书,能够对人类的心灵净化和思想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编辑要沉下心来,研习学问,认真审读书稿,有效地提高出版物的质量。我在20年的编辑生涯中,经手了数百本图书,在此,我愿意结合具体的编辑工作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编辑要有宏观意识和整体把握书稿的能力,要为提高图书品质投入创造性的劳动
  
  当编辑拿到书稿后,要对书稿的内在逻辑、内部结构进行深入研究,要在书稿的观点和整体框架把握上下足功夫。不仅限于对已有的内容决定去留,还要对它的缺陷和不足予以弥补,积极主动地从自己的研究中发现问题,对书稿提出导向性的意见,使书稿质量更上一层楼。如我社出版的《图说中国海军史》是一部以图为主的重点图书,我在审稿时发现该书最后一章“代结束语”所述内容,全是有关日本的六个问题:“参拜靖国神社问题”、“慰安妇问题”、“‘不战决议’问题”、“否认南京大屠杀问题”、“钓鱼岛问题”、“日本将走向何方值得深思”。标题下所配图片多是靖国神社、历届参拜靖国神社的日本政治家,以及否认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军政人员头像。这些内容虽然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但不宜在《图说中国海军史》的结语中展开,因此建议作者删节。作者是一位八十几岁的老教授,对于自己收集的任何资料都有难以割舍之情。我只好向他耐心说明,作这些删节是为了全书体系的科学性与完整性,对书稿更为有利。作者最终接受了我的修改意见。
  编辑不应把作者的观点都视为理所当然,而应从自己的探讨中发现问题,积极主动地提出建设性意见,投入创造性的劳动。《福建教育史》是我策划的“福建思想文化史”丛书之一,当初作者交的提纲有十一章,大多数章节以历史断代划分,而第七章却是“福建船政学堂的创设”,第十、十一章是“近代福建的教会教育”和“近代福建的华侨办学”,这些虽然都是福建教育的特色,但作为独立篇章,与整体以时间断代为序的结构不一致。经与作者商讨后,作者重新修改了纲目,对原有的章节作了归并调整,把“福建船政学堂的创设”和“教会学校的兴起”作为两节,放到第六章“清末福建近代教育的演进”之下,而把“华侨教育和陈嘉庚的教育思想”放到第七章“民国初年福建教育的变迁”之下作为一节。经过这一调整,全书体系统一,条理分明,内容更趋完善。
  
  二、编辑要有牢固的专业知识基础,熟悉学科研究现状,才能获得与专家、作者对话的“话语权”
  
  编辑要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动态密切关注,才能对某一学科的研究现状、研究队伍和发展趋势有较深的了解和把握,才能获得“话语权”,与专家、作者对话,取得专家、作者的信任。编辑的素养和功底,靠的是学习和实践中的磨炼、积累。邹韬奋曾说,有志于某种事业者,与其临渊羡鱼,毋宁退而结网,结网无他,即对于某种事业所需要的能力加以充分准备。编辑就是要在书稿加工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和巩固专业知识,才能做到以高度的专业敏感审视书稿,把好专业知识关。例如,《图说中国海军史》第四章第十节“英舰五犯台湾”,叙述文字是“自1840年7月至1842年4月,英舰五次侵犯台湾,被我水师击退”。所配图片内文是“第五次,1843年4~5月英舰收买海匪闯入打鼓洋等海口侦察,英舰口外掩护……”两处英舰第五次侵犯台湾的时间不相符,史实有出入。经向作者提出质疑,查核的结果是作者弄错了图说中的时间。还有第十三章“讨袁护法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海军”说道:“没收停泊上海的德奥商船,改名为‘华甲’、‘华乙’、‘华丙’……‘华申’、‘华壬’……”从字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凭专业的敏感,笔者发现,各舰都以天干命名,而“华申”之“申”是地支,一定有误,经查果真是“华辛”之误。前两年社里交我责编一部澳洲作家埃瑞克·罗斯的作品《澳洲华人史》,该书是一位留学生帮助我社买了版权,并译成中文交我社出版的。我在审稿过程中发现,译者虽然通晓英语,但太缺乏中国文化的基本常识。例如,书稿第七章对中医和草药的叙述,译者译道:“孙树茂在652年出版的《一千盎司黄金》一书中介绍了这样的处方。他是一个背着一书包草药和一套金针在乡村里行走的内科医生。”当我看到这里时,立即对“孙树茂”和“一千盎司黄金”产生疑问,我想既然是一个让外国人都知道的名医,不可能是这样一个陌生的人名和书名。一查,原来“孙树茂”是唐朝的孙思邈之误译,《一千盎司黄金》是《千金要方》的错译。类似的译误在书稿中还有不少,改不胜改,虽然社里已经付了版税,最终也只好作退稿处理。即使是教辅、普及读物也同样要把好专业知识关。曾有一本初中历史适应性训练的书稿,把三国时的书法家“钟繇”错成“钟鲧”,一直到我三审时才被发现。我们不能再像古人说的那样“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给普通读者输入错误的知识,以致以讹传讹。
  
  三、编辑要对社会、对读者负责,养成精益求精、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图书不仅是普通商品,它还是精神文化产品,是文化建设与文明传承的载体。编辑要对社会、对读者负责,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因为编辑的思想价值取向、加工稿件的方法、编辑态度与精神,决定着图书成品的质量。而图书的质量又直接影响出版者的公众形象,因为出版是公众传播行为。
  编辑最基本的工作就是订正文稿,疏通文句,我们不能无所用心,更不能让谬误流传,误人子弟。编辑家叶至善说:“做编辑工作能让你不断地学习。自己不懂的事作者可以不写,可是编辑若是碰上不明白的地方,不能躲过去。” 一个编辑起码要有一点儿学习精神,勤于研究和考证,不主观武断,对于稿件读不通或不理解的地方,决不能轻易放过,要努力消灭科学性、知识性错误。我在审读《图说中国海军史》第十八章时,有一篇“萨公长寿亭记(节录)”,是颂扬海军上将萨镇冰造福家乡的事迹的碑文,短短四百余字,其中有“辟南通之马路以恢商业,建沂源之兵房以盗氛”。我对“以盗氛”三个字无法理解,感觉这里有错。经查,果然少了一个“戢”字,应为“建沂源之兵房以戢盗氛”,说明盗匪都收敛了,地方得以安定。我责编的《美国传教士卢公明与晚清福州社会》一书也有类似情况,书中第四章“卢公明笔下的晚清福州民间信仰”,引用了道光《重纂福建通志》的一段话:“闽人好鬼,习俗相沿……从未有淫污卑辱,诞亡凶邪,祀公然祈报,如闽俗之甚也。”“祀公然祈报”实在让我不解,便请作者核对原书,结果是“从未有淫污卑辱,诞妄凶邪,列诸像祀,公然祈报,如闽俗之甚也”。说明闽人的鬼神崇拜对象众多,狐猴猪犬皆有神像。短短25个字的一小段话错了一个字,脱了三个字,就让人无法通读了。该书第七章第二节还写道:“附录58条尽录福州乌石山上一座观山道中使用的56条神谕(全文参见附录三)。” 审稿时发现此处“观山道” 三个字意思不明白,查看附录三,原来收录的都是神签。神签一般只有在道观或寺庙里才有,因此判定“观山道”应为“道山观”之误,估计是卢公明不懂中文从右写到左的习惯,误抄。译者不辨,造成错误。经查核,果然如此。
  除了补偏救弊、纠谬订讹外,编辑还要善疑勤思,对内容表述的科学性,语法修辞和标点符号使用的准确性都要反复斟酌、不断推敲。现代著名史学家陈垣先生说过:“考证贵能疑,疑而后能致其思,思而后能得其理。”(《通鉴胡注表微·考证篇》)这运用到编辑实务中也就是说,要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认真求证。如《图说中国海军史》第六章“中国近代海军的初建”,有一处图说为:“船政全景。全厂围墙直长约293米,横长约706米,周长约1 600多米。”这里明显存在科学性错误,长、宽和周长之间的数据不符。但如果稍为疏忽和粗心,就不容易发现。第二十三章“解放战争时期的海军”写道:“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引退’后居奉化故乡……6月28日蒋飞抵台北。图为蒋介石乘‘太康’舰赴台。”这里文从字顺,可内容却经不起推敲,蒋介石到底是乘飞机还是乘船去了台湾,叙述矛盾。上述问题经向作者提出,一一作了修订。
  总之,编辑不能降低对自身的要求,编辑头脑中时刻要有质量第一这根弦,不仅把为大众奉献优质图书当作工作责任、职业需要,更应把它作为自身价值的追求。编辑要力争做个文化人,既要熟悉编辑工作的全过程,又要精通某方面的业务,还要熟悉一门或几门学科,不断地锻炼、提升自己思想和眼光的敏锐性,把每一本书当作自己的园地,精耕细作,让质量意识贯穿于编辑工作的全过程,就可以提高图书的编辑含量,为优秀文化和先进文明成果的传播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福建教育出版社)
  (责任编辑:鲍莉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