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中国网络新闻编辑面临的挑战

作者:匡文波 高 岩




  目前我国网络新闻编辑主要由两类人员组成,一部分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他们熟悉网络传播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但是对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了解不多,新闻采编与策划能力相对薄弱;另一类是从传统媒体来的记者和编辑,他们有扎实的新闻业务和理论知识基础,但是对网络技术不敏感,运用能力不够强。总的来说,我国网络新闻编辑队伍壮大,但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掌握网络新闻的写作编辑技巧、具备丰厚的知识储备和强烈的新闻敏感性等是一个网络新闻编辑必需的基本功。当前,中国网络新闻编辑迫切需要提高的能力首先是网络专题组织策划能力。因为网络专题是克服网站内容同质化、形成网站内容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单元。其次是对网络新技术的运用能力。如今网络已迎来又一次技术新潮,网络新闻编辑需要不断学习应用这些技术才能赢得网民。再次是对强大工作压力的承受能力。随着网站增多,网络媒体之间竞争的加剧,导致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压力不断加大。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中国网络新闻编辑的政治法律素质以及道德责任感参差不齐,由于网络传播的特殊性,提高这些素质显得极其重要。
  
  1.网络专题的组织策划能力
  网络新闻编辑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建构和维持网站内容的核心竞争力呢?
  零散的稿件内容不能构成网站的优势,而网站上转载的稿件80%以上来自全国各大传统媒体。网站原创内容贫乏,内容同质化严重。即使是某个网站偶尔出现一两条“独家新闻”,极其便捷的复制传播也会让它们在瞬间传遍网络世界,若新闻价值不高,则会很快淹没在网络信息的海洋里而不为人所知。
  网站在内容上要形成核心竞争力,吸引网民,增加网民在网站停留的时间,关键在于深入整合内容,即形成网络专题。专题制作水平直接反映网站内容部门的实力,是网络媒体打拼的焦点之一。比如,新浪的四十多个频道中,每天都有二十多个新专题推出。伊拉克战争打响的几个小时之后,新浪甚至将整个专题作为新浪首页,其内容的组织比频道还精细和集中。
  以前,网络编辑被戏称为“网络搬运工”或“网络抄手”,因为他们的工作只是机械地不断“复制”和“粘贴”,把其他网站上的内容“搬”到自己的网站上。网络专题的出现,使网络新闻编辑的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很多平面媒体的资深编辑也因此在网站上有了用武之地。加大新闻的原创性已是网站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网络专题便是展示原创性的巨大舞台。
  然而,我国网络新闻编辑的专题组织策划还存在着很多不足,需要加强。
  第一,选题的独创性不足。一个好的选题要有独特的视角,不能简单模仿抄袭别人的选题。这就要求网络新闻编辑具有新闻敏感和洞察力,同时要掌握受众的心理,从海量的信息中挑选出新闻的热点。
  第二,过于注重形式,不少网络新闻编辑在网络专题上滥用多媒体。有些站点的音频、视频新闻,都是一些静态新闻,根本不需要用多媒体来表现。结果,多数视频、音频无人问津,造成网站资源的巨大浪费。
  第三,网络专题的内容深度挖掘不足。有些网络新闻编辑简单列出该专题的时间表、人物表、地点表、矛盾冲突表以及网站内相关文章的标题链接,一个所谓的“专题”就匆匆推出了,以后再无补充。网络新闻编辑需要摆脱堆砌素材的原始模式,从不同的角度整合、深挖新闻的价值,更多地深入到观点态度的交锋之中,把问题引向纵深。
  第四,对投资回报率的重视不够,资源优化程度不足。网络专题糅合了各种网络表现形式,涉及跨部门合作,要做好一个专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就要处理好“做好的网络专题”和“做更多的网络专题”的关系,不要片面追求专题数量,应把较多的资源投入到能吸引较多受众的“好的专题”上,争取更多的回报。
  
  2.对网络新技术的运用能力
  美国的《编辑与出版家》的专栏作家Steve Outing认为,网络专题大多采用“套装格式”,即使不懂Flash 技术的网络新闻制作人,只要把内容加入套装格式就能很快制作出互动照片幻灯秀,因此,不必每个网络编辑都熟悉多媒体制作。[1]
  笔者不大认同这种观点。第一,网络专题制作一般是网络新闻编辑独自担纲,一人承担构思策划、采访、网络发布等多个环节的制作及页面展现,因此,网络新闻编辑不仅要有驾驭文字的能力,还需具备对图片、音频、视频、动漫等进行艺术处理的能力。第二,即使网站为了配合重大专题的制作而专门调拨网页设计、美工和程序员来配合,但是要达到自己理想中的效果,网络编辑还是需要熟悉多媒体技术。就比如一个电影导演,如果不懂拍摄、不懂场面调度等技术性问题,而只是凭着心中的某个构思去指导现场各类专职人员,肯定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图。第三,过多使用同一“套装格式”,会使受众产生厌烦心理,与网民寻求新鲜感形成矛盾,不符合网络新闻编辑应该具有的“受众本位”观。
  除了多媒体制作能力,随着时代发展,各种新型网络技术形式层出不穷,网络新闻编辑需要不断地增强自己的技术能力,比如通过RSS给受众提供个性化的新闻资讯。Web2.0时代的网络新闻编辑需要比以前更密切关注网络技术的发展,并随之调整自己的编辑手段,把它们有效融合到自己的编辑工作中。
  
  3.对强大工作压力的承受能力
  网络新闻编辑的工作强度很大,据统计,大部分网络新闻编辑一天要工作12小时以上。每家网站都在抢发新闻,时间精确到以“秒”来计算,有的网络新闻编辑要24小时盯住各大媒体的新闻。视力下降、颈椎疼、背驼等,是很多网络编辑遇到的痛苦。《北京青年报》曾报道,网络编辑等最容易得一种名叫“知识焦虑症”的精神疾病,就是面对过量的信息时思维产生的一系列的自我强迫和紧张。[2]正因为巨大的工作量以及强大的工作压力,几乎90%的网络新闻编辑招聘广告中都写明“能承受较大工作压力”,“能适应夜班压力” 等要求。
  
  4.较高的政治法律素质
  互联网上信息泛滥,文字、图片、音像等无穷无尽,给网络新闻编辑的把关带来一定难度。而且,网络信息具有跨国界传播、即时传播以及无限复制的特点,网络媒体特别是一些较大的网站,其报道内容对社会有很大的影响力,一旦出现差错,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网络新闻编辑承担着比传统媒体编辑更重的把关责任。据了解,新华网每星期都要组织编辑学习国家政策、最新文件。
  
  5.较强的道德责任感
  美国传播学者罗兰·德·沃尔克在其著作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万维网的巨大力量的确使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记者、编辑、制作人和发行人。但是,是不是每一个想成为记者的人都受过良好的职业教育、具备相应的技能、循规蹈矩,并以相当的责任心来行使这种权力呢?”[3]的确,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最容易丧失的就是人的道德责任感。网络新闻编辑道德责任感的强弱不仅会影响具体网站的声誉,而且会影响整个网络环境的良好运作,甚至会影响到现实社会中人们的道德水平。
  网络新闻编辑道德责任感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汲汲追求点击率。受众点击率对网站的作用毋庸置疑,如何提高点击率是网络新闻编辑绞尽脑汁思索的问题。一项调查发现,如果新闻网页上出现“性”这个词,点击率会高出其他新闻的两倍;如果出现更露骨的词语,点击率将高出其他新闻点击率三倍。[4]为此,有些网络新闻编辑往往不顾其他,一味迎合受众寻求刺激的心理。
  提高网站品位,不仅是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而且能给靠广告来盈利的网站带来效益,因为广告商一般不会把广告投放到一个美誉度不高的网站上。标题耸人听闻,页面上充斥着低级趣味的图片和视频,这些具有强大视觉冲击力的页面元素也许可以暂时为网站引来一些点击,但却给网站带来难以弥补的公信力损害,最终,势必失去对网站有价值的受众。按照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培养一个新顾客需要付出比维持一个忠实顾客高五倍的成本。基于同样的道理,网站应该强调专业和目标人群的定位,并形成较为稳定的风格,培养自己的忠实受众群,从而为自己带来理想的广告收入。这就要求网络新闻编辑提高自身的道德责任感,注重网站的社会效益,注重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结合。
  除了网络专题组织策划能力、网络新技术的运用能力、承受强大工作压力的能力、较高的政治法律素质以及较强的道德责任感,网络新闻编辑还要在实践中注重培养频道策划、网站策划、运营管理等更高层次的能力,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懂编辑、懂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从1994年互联网在中国出现至今,中国网络新闻的编辑观经历了“粘贴—加工—组织—解读”这四个层次的发展。[5]这也是中国新闻编辑的主要工作内容的发展历程。而今,新一轮互联网创新高潮到来,博客、RSS、网摘、WIKI等带给网民全新的体验,也给网络新闻编辑带来新的挑战,挑战也意味着机遇,如何把握机遇提高自我,是新网络时代网络新闻编辑最需要关注的问题。
  
  注释:
  [1]Outing.Breaking-news Multimedia: Not an Oxymoron.Editor&Publisher,February 28,2003.
  [2]杨倩.中国弥漫知识焦虑症.北京青年报,2005-05-13.
  [3]沃尔克.网络新闻导论.彭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李希光.传媒人才不等于新闻人才——关于网络媒体核心人的思考[EB/OL].(2002-08-17)[2005-12-10].http://www.people.com.cn/GB/it/306/8525/8552/20020817/801884.html.
  [5]彭兰.中国网络新闻的六大发展.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参考文献:
  [1]陈彤,曾祥雪.新浪之道——门户网站新闻频道的运营.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2]陈斌.网络新闻采编评.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3]匡文波.网络媒体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4]匡文波.网络传播学概论.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5]匡文波.网络传播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匡文波.网民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责任编辑:耿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