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改稿的理据

作者:何毓玲




  在训诂学圈内流传着一个故事。1982年,训诂学研究会成立大会在某招待所举行。前来用餐的其他客人看到会议代表用餐桌标牌上写着“训诂学会”字样,大惑不解:“这是什么字呀?训话的‘话’少写了一撇吧?训话还有学会吗?”可见,当时的人们对于“训诂”两字是多么陌生。
  其实,训诂就是汉文古籍的释读术。“训”者,“顺”也;“诂”者,“故”也。训诂,就是用今文解释古文,用雅言解释方言,一句话,就是把不懂的古文读懂、讲通。训诂最基本的三大方法是形训、音训、义训,就是从汉字的形、音、义去认识、解读古书。从事了20年的编辑工作,我愈来愈认识到训诂对于书稿审读加工的重要,它是编辑工作须臾不可或缺的利器;我也愈来愈庆幸,自己所学专业与谋生职业的联系如此紧密!
  
  一
  
  先看一段典型案例。
  一本医学审美的教材引《神仙传》如下:
  “后杏子大熟,于林中做一草仑,示时人日:欲买杏者,不须报奉,但交谷器置仓中,而自往取一器杏去。……奉每年贷杏得从谷,施以赈救贪乏,供给行旅不逮者,岁二万余人。”后人用“杏林春暧”赞美医德高尚。
  这几行字读不懂,知道肯定有误,后从《太平广记》卷十二查到这段引文(与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道家所引《神仙传》多有不同),当为:
  “后杏子大熟,于林中作一草仓,示时人曰:欲买杏者,不须报奉,但将谷一器置仓中,即自往取一器杏去。奉每年货杏得谷,旋以赈救贫乏,供给行旅不逮者,岁二万余斛。”后人用“杏林春暖”赞美医德高尚。
  原来,这里讲的是三国吴时名医董奉的故事。董奉为人治病不收钱,只要病愈者种杏树,经年累月得杏树十余万株,蔚然成林。他在杏林中筑一草屋,对当时的人说,要买杏的,不用告诉他,只要将一器谷放到草屋中,就可以自己取一器杏去。董奉每年卖杏得谷,随即用来赈救饥饿的人,供给路上行人干粮不及者,每年送出谷物两万多斛。成语“杏林春暖”就是从这儿来的。书稿中短短几行文字竟错达12处,致使不知所云,分析如下。
  “作”误成“做”,音近而误。《神仙传》是晋葛洪著,当时只有“作”字,“做”字是宋时才有的俗体字。
  “仓”误作“仑”,形近而误。我就是因为看不懂“草仑”,才下决心去查书的。
  “曰”误作“日”,形近而误。其实该字后有一冒号,应当想到是“曰”字。
  “将”误作“交”,音近而误。
  “谷一器”,脱“一”字,后文有“一器杏”可证脱文。
  “即”误作“而”,词义误。“而”常用做转折义,也可用做顺承义,但不及“即”文意连贯。
  “货”误作“贷”,形近而误。在古汉语中,“货”的常用义是卖出,“贷”既可作“借出”,又可作“借入”,词义满拧。
  “得从谷”衍一“从”字,致使语意不通。
  “旋”误作“施”,形近而误,“旋”是“随即”义,“施”则完全讲不通。
  “贫”误作“贪”,形近而误。从其下字“乏”,连类而及这个词只能是“贫乏”,不可能是“贪乏”。
  “斛”误作“人”,大约不识“斛”字,敲不出来。这里是指粮食,只能用量词“斛”的。
  “暖”误作“暧”,形近而误。大约不懂“杏林春暖”这一成语而致误。
  
  二
  
  以上那段错得离谱的文字,如果不在审读加工阶段予以纠正,而得以出版,必然贻笑大方,误人子弟。无论什么类型的出版物,凡涉及“史”的,总离不开引用古文献,所以此类“定时炸弹”并不鲜见,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在长年的编辑生涯中,我总结出挖掘这些“定时炸弹”的“三步法”。
  
  第1步 —— 起疑
  看到书稿文意不足,要怀疑有脱文。
  看到书稿文意不通,词句费解,要怀疑有舛误。
  但凡有疑义,万不能轻易放过,我已经习惯在起疑处标注“疑误”两字,最后集中解决。比如对于人名“潘缉贤”、“陈玩寅”,我就怀疑有误,中国人起名是很讲究的,断不会用如此姓名;对于书名《论语·问孔》、《尚书·中侯》、《昔子·天论》等等,感到特别眼生;对于引文“命蚕妄,治蚕室”、“樽中吹伯解人意”,感到特别费解,等等,都不能不起疑。这种直觉感到有误的地方,一经查证,往往确实有误。例如上述人名当为“潘辑贤”、“陈万寅”;《论语》、《尚书》根本没有《问孔》、《中侯》篇,《昔子》是《荀子》之误;引文当为“命蚕妾,治蚕室”、“樽中欢伯解人意”。
  当然,这种起疑,是需要知识的积淀、经验的积累的,需要主动、自觉地不断学习,不能一蹴而就,急于求成。如果看不出问题,那就只有两条路:要么每条古文、每个人名、书名都去查,但这是不现实的,时间、精力都不允许;要么就视若无睹地放过去,反正自己看不出有问题,眼不见心不烦,心中也不会忐忑不安,但这就可能留下很多隐患,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引爆炸弹”。
  
  第2步 —— 解疑
  有了怀疑当然要想方设法去解决,途径如下。
  
  1.查阅原著。如果有具体书名、篇名,查原著是最直接、最简单的办法。但要注意一点,必须是最权威、最可信的版本。古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说的是有的书委实不可信。如有一本文学作品选,其中有“至善亚美”的话,我怀疑有误,作者说核查原文就是如此。后来找到可靠的版本,果然此话不对,应当是“至善至美”。还有一本作品选,选了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其中有一词“落寂”,感到非常陌生,怀疑有误,作者拿出他手中的书,原文确实如此。我们不信邪,最后找到权威版本,还是“落寞”。我个人最信得过的出版社是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人民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几家,我查证引文通常用它们出版的书。
  
  2.利用工具书。找不到原文,用工具书也能解决不少问题。“十三经”的篇名、词句,基本都能用《十三经索引》解决。历史上比较有影响的人名、地名、书名,可以用《辞源》、《辞海》查证,有的字词也可以解决。比如前文“命蚕妾,治蚕室”,就是在《辞源》上查到的,义为“命令养蚕的妇女,收拾养蚕的房子”。同样,“欢伯”也在《辞源》立条,代指酒,“吹伯”讲不通。又,最近审一本《中国文化通览》,其中说中国人受儒道影响“讲求时中与权变”,“时中”一词很生疏,怀疑有误,查《辞海》没收这个词儿。再查《辞源》,收了这个词,义为“儒家指立身行事合乎时宜,无过与不及为时中”。如果我不查书,贸然将它改为“适中”,那就犯了编辑的大忌——将对的改错了!人名、地名还可以查阅《中国人名大词典》、《中国地名大词典》,等等。文学名篇、名句,可以查阅诸多鉴赏词典,但这类鉴赏词典出得太多太滥,务必要查权威、可靠的词典。总之,要充分利用工具书,要会查、勤查工具书,那就会越用越活,
  越查越快的。
  
  3.利用计算机搜索引擎。原著、工具书都解决不了的,还可以用计算机搜索引擎。诸多搜索引擎储藏了大量信息,包罗万象,几乎可以查到任何所需东西。但是网上的录入错误太多了,需要仔细鉴别。如果两个词,我们拿不准哪个对时,就看词频,词频遥遥领先者,一般就是我们的首选。如果词频相差无几,那就要权衡各种因素,结合上下文语境,研究汉语字词的构字构词理据了。
  
  第3步 —— 证疑
  为了反证改稿的正确无误,还需弄清原稿字句为何是错误的,这就是我们改稿的理据。训诂学形训、音训、义训的三大法宝,训练了我们的思维方法,培养了我们解决语言问题的能力。细分起来,书稿中常见的语言文字失误,其原因不外以下几类。
  
  1.对于意义的不了解而致误。例如,《梦粱录》常误作《梦梁录》,是因为不了解“梦粱”出自唐李泌《枕中记》卢生“黄粱美梦”、“黄粱一梦”的典故。“麈尾”,常误作“尘尾”,是因为不了解“麈”字的意义,古书上指鹿一类动物,尾巴可做拂尘,而将这个字看成了“尘”的繁体字“尘”。“床笫”,常误作“床第”,是因为不了解“笫”是竹篾编的席子,而将它当作了形似的“第”。“嬴政”,常误作“赢政”,是因为不了解古时许多姓氏从“女”,是母系社会遗留的痕迹,从“贝”是商品社会的烙印了。“颍考叔”、“颍川”,常误作“颖考叔”、“颖川”,是因为不了解“颍”是水名,古人常用作人名、地名。“乌鸟私情”误作“袅袅私情”,是因为不了解乌鸦反哺的典故,而想当然地将“乌鸟”改作了“袅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