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6期

编辑的职业苦闷

作者:康 宏




  在所有与编辑的职业身份对应的词语中,“文化人”的角色一直是被反复强调和一再托举的标杆。作为精神食粮的生产者,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民族素质的培育者和社会文明的建设者,编辑本身就蕴含着与之俱来的神圣和崇高。出版战线上的编辑也始终将“文化”作为自己的职业视角,在努力践行文化人使命的道路上描摹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完善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出版实践中,无论是职业的诉求,还是“专家”、“杂家”等理论的呼吁,均要求编辑恪守住文化人的职业身份,勤于学习,长于思索,将自己的学识贡献于古籍整理、点校雠刊,将自己的热忱倾注于伏案审校、普及文化。
  然而,正如社会惟有在不断打破传统中尚能获得新生,时代也惟有在日益突破旧有中才能寻求发展。事业发展的要求和时代潮流的走势,将市场意识和经营理念托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与之配套,原属商业领域的策划与营销也被积极引入,并逐渐成为我国出版业的时尚和主流意识。“国家图书奖”郑重地将图书的发行量作为必考虑的参评数据,“优秀出版人才”也正式把编辑的策划能力作为硬性的人才标准。是时的出版从业者,固守传统的文化理想和文化品格,已远不能满足职业发展的要求。那些习惯了单纯文化人角色的编辑,在短暂的激情之后,苍白地归于平淡,无疑承受着非常的心理压力。
  能力危机引发的焦虑。当出版的文化意蕴被一点点侵蚀、剥离而渐次让位于商业色彩的时候,那些在出版道路上摸爬滚打了多年的编辑,不得不面对曾经走过的历程和正在经历的现在。显然,在旧日出版理念导引下积淀的编辑经验和作者资源,有些已亟须调整,而观念转变的紧迫性,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育的必要性更是咄咄逼人。比照当下合格出版人的素质,除却浑厚的知识底蕴和读书人的感觉,更多的是需要专业的策划知识体系和营销人士的水平,不仅要熟知行业发展状况、出版社自身情况,还要有对于渠道和终端的清醒认识,对于战略区域市场的独到预见以及对于读者需求的先知先觉,等等。然而,作为承上启下的一群,这些积累了丰富专业知识、积攒了深厚审校功力的编辑,又不容辩驳地成为新条件下出版工作的中坚。对他们而言,迅速破除传统思想已然不易,短期练就娴熟技能更非等闲,而职业的发展和需求并没有给出他们留下多少准备和调整的时间。特别是当身边不断有年轻新锐,在新的出版领域频频制造神话、接连创造奇迹的时候,这些多数已近中年的编辑,感受的已不仅仅是落伍的挫败,更多的恐怕是终被淘汰的危机。他们中的有些人,在出版市场体制化面前苦苦挣扎,最终没有选择放弃,而是通过百倍甚或千倍的努力,如破茧之蚕蛹,羽化出新的生命,成为新,一轮的时代弄潮儿。但也有一些,由于努力的徒劳而不得不选择了放弃,失意和落寞日久,无可避免地成为看不到自身优点的人。如果领导和同事又不能给予适时的理解、善意的帮助,他们最终极可能辜负大家的期待,成为于今后事业不会有太大作为的人。
  理想破灭导致的虚无。不可否认,出版队伍中的有些编辑,是冲着当初这一职业周身散发的单纯文化气息和令人尊崇的文化人身份,迈入出版领域的。这类人,自始至终将出版作为践行个人文化理想、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阳光地带。然而,当出版业日益在文化与商业之间摇摆不定,并最终向商业化倾斜的时候,特别是在出版偶尔也将正当的经营无序化、合理的竞争不正当化,越来越表现为对功利的热衷与追逐,进而在出版物市场上制造出不少“文化泡沫”的时候,这些文化阵地的坚守者从初始对“策划理念”、“经营方略”的冷静观察,逐步变为对出版市场体制化的坚决排斥。在他们看来,出版市场化的结果,正在使一大批编辑陷入蝇营狗苟的利益纠缠中,最终放低甚至放弃了职业操守和审美判断,无所信、无所尊、无所畏、无所求。因而,在出版体制还远不够科学完善的时候,出版市场化不断深入的进程,也是其理想与希望被一点点磨灭的过程。所以当文化理念的呼唤一次次被畅销书的叫卖声淹没,这些曾经创造过职业辉煌的编辑,感受更多的恐怕是坚守力量的薄弱和文化复兴的无望。当固有的理想不能牢牢地把持,又因年龄、阅历等客观条件制约,寻找不到寄寓理想的新途径,这些编辑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可能在失落的痛苦和寻求的迷惘中难以自救。
  然而,正如机遇总是与挑战并生,失望也总是与希望随形。心灵的痛苦可能正是激情涌动的体现,内在的苦闷也许就是力量积蓄的表征。从这种意义上说,编辑对职业的任何感觉都是难能可贵的,正视并珍视这种苦闷,因为它极可能升华为新的思想,也极有可能转化为新的能量。
  (作者单位:山西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