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6期

报纸“读书”专刊编辑的责任

作者:肖云祥




  在报纸媒体中,没有哪个版面或专刊,会像“读书”专刊那样,离出版行业如此之近。本文结合多年从事读书专刊工作的经验,从图书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发布的环节出发,论述读书专刊编辑在消除目前普遍存在的图书过度“炒作”现象,为读者提供权威、公正、及时、可读的主流图书信息中担负的责任。
  
  抵制虚假、媚俗的图书信息
  
  近年来,报纸读书类专刊出现了繁荣的景象。无论是全国性大报、省级机关报,还是城市都市报,都纷纷创办或扩大读书类专刊。《光明日报》有“书评周刊”,《中国青年报》有“阅读周刊”,《文汇报》有“书缘”特刊;省级机关报,如《天津日报》、《辽宁日报》、《云南日报》、《浙江日报》等都有专门的读书版面。而一些刚创办的城市都市报,读书专刊的版面也越来越多,如《新京报》,每周五有一个“书评周刊”,总共16个版,内容涉及专题报道、书评、书话、销售排行榜、华语图书等。总的趋势是,读书类专刊在报纸媒体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已经成为报纸文化品位的重要标志。
  为什么各类报纸都纷纷设立读书版面?有学者认为,“文化生态环境和读者知识层次的提高,是报纸读书类专刊崛起的原因”,读书类专刊“群体生长”的基础是城市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因此,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这些高校比较集中、市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的报纸中,读书类专刊就多一些。
  但是,综观各类报纸的读书专刊,总的质量并不令人满意,还不能真正为读者提供主流的图书信息,即权威、公正、及时、可读的图书信息。有些报纸的读书版面只把关注点集中在实用类、娱乐性图书上,热心于推荐介绍诸如“奶酪”系列、“水煮XX”、“麻辣xx”等励志成功学书籍,或者美容、保健、烹饪,或者各种光怪陆离、有争议卖点的书籍和画册上,而真正具有文化内涵的文学、艺术、社科类书籍,却很少受到眷顾。少数打着书评旗帜的稿件,实质更像是书商和出版社的变相广告,甚至刊登一些虚假的图书信息和评论。因此有人撰文谴责这种现象:“文化不应成为一种消费主义的‘弄姿’,真正有文化品位的读书专刊也绝不只是一种矫揉造作的‘媚俗’。”
  报纸设立读书类专刊,主要是满足读者获取图书信息和文化消费的需要。让阅读成为生活习惯,已经是一种趋势。而另一方面,出版社每年要推出10多万种图书,这些图书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图书市场的泡沫化、庸俗化、贵族化日趋严重,读者非常需要报纸读书专刊起到导游图的作用。因此,读书专刊编辑在为读者挑好书、读好书中担负着重要责任。为此,读书版的编辑,首先要具备辨别好书的能力;其次要对所推荐的书认真阅读,有责任意识;再次,可以模仿《纽约时报·书评周刊》的做法,成立专家委员会,依靠专家的力量,鉴别好书。只有这样,才能把真正的好书推荐给读者。
  
  让独立书评真正“独立”起来
  
  在读书类专刊的稿件中,书评是最重要的形式。可是,现在我们在大众媒体上读到的书评,大多只是对书的内容进行简单介绍,然后穿插一些作者的背景,并且多有夸大赞美之词;另一类书评充满一些大词汇,往往主题先行,什么“现代性”、“全球化”、“市场经济”,一篇文章,学究气十足,书评的内容与所评的书毫不相干,从这种书评可以看出,书评人根本就没有沉下心来看书,只是翻翻书,看看书名和简介,然后就借题发挥。这两类书评往往都是受人所托,或者是为了赚取一点儿好处费或稿费。这些书评有时也被贴上“独立书评的标签”,但其有什么公正性和独立性可言?
  那么,现在报纸上发表的书评,哪些才是好的书评?钱刚老师曾经说过,“好的书评,读了它以后就不用读原书了”,就是这个意思。当然,对于那些必读书来说,读者读了这样的书评后,是非看原著不可的。比如,《万历十五年》的畅销,就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发表在《读书》上的一篇好书评。
  我认为,目前之所以缺乏好的书评,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独立书评人以及一个沉得下心来读书的环境。在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观念:总以为书评是小文章、小玩意儿,写书评显示不了水平,出不了名气,不像一些专业文章,既体现水平,又可以评职称。其实,在美国等一些图书市场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都有众多的书评组织,美国图书评论协会麾下有大量专职精干的书评人员。另外,书评的问题,与我们目前整个社会的浮躁分不开。在当下的转型期和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很少有人愿意沉下心来研读学问,沉下心来看完一本书,并且写出一篇好的书评。从这种意义上说,书评的问题不只是书评本身的问题,而是与整个社会的问题分不开的。
  当然,专业书评家队伍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面对图书市场炒作日盛的现状,报纸读书版的编辑在为读者选好书、读好书中,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该尽量少用出版社和作者提供的书评稿件,努力开辟独立书评的途径,多向大学教授、作家和公共知识分子约稿,保证书评的公正性和独立性。
  
  改变单一、死板的传播形式
  
  现在,多数报纸的读书专刊形式过于单一、死板。许多报纸读书版刊登的文章,无论是报道还是书评,总是一种形式:一点儿出版介绍、一点儿书的内容,再加上书作者的简介或与作者的一段交往,这样的文章可以满足读者浅阅读的需要。但是,用这种形式介绍一本书,是表面的、肤浅的。
  从实践上看,目前读书版在各大报纸中,读者的阅读率普遍很高,比如,调查表明,《中国青年报·阅读周刊》的读者阅读率达到65%左右,始终排在专副刊的前3名。同样。《光明日报·书评周刊》、《新京报·书评周刊》阅读率也都很高。这说明读者喜欢读书版,需要从读书版中了解出版的最新图书信息。但同时,调查也发现,读书版文章的影响力小,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不深。我认为,这一方面与读书新闻自身的“软文化性”有关,更重要的原因是,目前刊登的稿件形式单一、死板,不能满足读者的文化消费需要。许多报纸的书评版,一个版总是两三篇书评,每篇2500字左右,分布均匀,不冷不热,这种形式是值得质疑的。
  《纽约时报·书评周刊》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纽约时报·书评周刊》自身也经历了两个阶段。在前一阶段,主张将书当做新闻,并从办报的角度选书评书。新闻讲究客观性,于是四平八稳、保持中立、依赖专家的“事实报道”的书评就成为该报的风格。但这种“客观”的“关于书的新闻报道”似乎并不招人喜欢,因为中立性往往成为温吞水一杯无关痛痒,同等重要往往就等于哪一本书都不重要了。最近30年,换了主编后的《书评周刊》对“书也是新闻”作了全新的诠释。他们加强了编辑部的主导性,将书当做新闻来“炒作”(当然不是恶意炒作),对有价值的书和有潜力的作者不惜以重头文章来造势,借此左右知识界的读书风气,影响迅速扩散。因此,它前期强调新闻的“客观性”,后期看重的是新闻影响舆论的品质,但强调走相对大众化的路线是一致的。
  “拿来”有利于“进步”,“书也是新闻”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为此,编辑在选书时,应尽量考虑最新出版的好书,保持较好的时效性和新闻性。多做一些新闻报道、访谈和动态评论。在做到二客观性”的同时,对很有价值的书和书现象,进行造势,增强影响力,力争能在读者、出版界、书店中产生重大影响。千万不能让读书专刊办成知识界不爱看、社会大众又看不懂的废纸。
  (作者单位:中国青年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