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5期

编辑的前沿阵地

作者:安 民




  目前,在各行各业里,大家都在谈专业化生产,出版行业也不例外。编辑成为行家里手,正是出版专业化的必要条件和保障之一。这就要求编辑必须站到行业前沿去。更准确地说,编辑必须站到专业的前沿或专业普及前沿、表达和形式的前沿、出版和市场的前沿,以及沟通的前沿。能否站到这几个前沿,是决定编辑能否成为一流编辑的关键。
  
  专业的前沿
  
  专业前沿或专业普及前沿,也就是学科前沿或学科普及前沿。这对学文科的编辑还好说一点儿,对学理科的,特别是学工科的编辑,难度较大。但这并不能妨碍对编辑提出要求。比如,对编辑所学的专业而言,我们可以要求他十分熟悉那个专业里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编辑必须掌握他所学专业的学术前沿的实际情况,比如,学科的领头人有哪些,他们各自研究的是什么问题,研究到了什么程度,以及对每一项研究,必须做出较为准确的价值和取舍判断。不然,编辑就得由着作者说,受作者牵制。
  做不到这点,编辑就是专业上的瞎子和聋子。一些专业编辑做不精专业图书,原因正在于此。一些专业化的出版社之所以做不好专业图书,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缺乏能够把握学科前沿的编辑。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专业图书的成功,偶然的成分居多,而失败则往往是无可避免的。
  一般而言,如果编辑把握不了专业前沿或学科普及的前沿,往往很难约到好稿子。因为他将失去与作者对话的基础,同时,也容易失去行业判断力。这两点都是致命的。你与作者站不到一个层次上,对话就很难进入高级状态。于是,在作者面前,编辑将失去主动。这时容易发生两种情况:一是好稿子很难到达这些编辑手中;二是一些二流作者以次充好,编辑无法判断。
  有些特别在行的作者,当他们出现职能越位,抓住了学科前沿的问题,并将一些编辑应该考虑到的问题解决后,也会写出不少到位的书稿,一些虚心学习的、会沟通的编辑也有可能联系到他们。但这样的编辑,往往会出现一个大家不太容易注意到的情况,那就是所约的书稿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表达和形式的前沿
  
  编辑要站在表达的前沿,可能属于高要求。人们讲得更多的是,编辑的文字功夫。但我认为,仅仅是文字功夫还远远不够,表达的前沿与文字功夫相比,有太大的区别。
  文字功夫只是一种功底,能够用语言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虑表达出来就行了。而站在表达的前沿,要解决的则是准确、精辟地表达,艺术地表达的问题。这如同一个人平常的说话与广播里的说评书,前者是足够表达,后者则是精彩地表达。
  所以,编辑最好要有文学爱好甚至一段写作时光,或者要有大量的文学阅读,熟悉各种文艺思潮和文学流派、潮流的表达形式,专业编辑更要熟悉各专业著作经典的表达形式。它们制约着编辑出版图书表达所达到的高度,制约着图书的阅读快感。
  从图书市场的发展趋势看,好的图书,它的表达同样会很精彩。因此,阅读快感制约着图书的可传播性,制约着图书的传播范围,这一点,在未来将会得到更充分地体现。
  相比较而言,编辑站在形式的前沿,受到更多出版社的重视。这主要是因为图书的形式包括版式往往是编辑的份内工作,也是各出版社对编辑的要求。在这一点上,创新是很重要的。
  
  出版和市场的前沿
  
  出版的前沿,要求编辑熟悉本专业的出版现状和竞争格局,包括各竞争对手的情况,他们的操作思路和方向选择,对整个专业出版做出合理的判断。这是编辑进行某一专业图书操作的基础。
  任何一个专业,它的出版走势必定是从空白期、萌芽期走向高速成长期,其后是成熟期和衰退期。这是专业出版的规律。
  在空白期,某类专业的图书很少,市场上难得一见,比如上世纪70年代末的教辅。而在萌芽期,市场开始孕育,品种开始较多地出现,但市场整体较小,比如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教辅市场,品种不怎么多,印量不错,但整体市场不太大。在成长期,品种大量涌现,市场高速成长,年增长速度很高,市场总额急剧扩张,比如上世纪90年代后的教辅市场,铺天盖地,多数出版社和书商都出教辅,不仅国有书店,而且集体、个体书店都以卖教辅为主。龙门书局、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一批教辅大社,都是在这一轮高速成长中壮大起来的。成熟期,是指市场增长有限且较为稳定的时期。像现在的教辅、计算机图书市场,都是如此。衰退期则是市场逐渐缩小,一批批的参与者纷纷被淘汰,多数人都无利可图,比如挂历市场。
  明了本专业图书的发展状况,就可以采取不同的对策。面对一个衰退期的专业图书市场,编辑如果要进入的话,就要特别谨慎。如果是处于萌芽期、成长期的图书市场,进入则要果断,而且要上规模,抓质量,创品牌,要为后来的进入者设门槛。
  站在市场的前沿,要求编辑了解市场需求、版本情况和图书的市场容量。市场需求,分为潜在市场需求和显在市场需求(亦即真实的市场需求),这方面是可量化的。比如,如果市场上有1万个读者需求某类图书,而最终真实购买的为4000本,那么显在的市场需求为4000本,占40%,潜在的市场需求为6000本,占60%。竞争版本情况,即了解同类参与竞争的图书版本的情况:市场上有多少种可替代品,它们有什么特点,从什么角度写的,写得如何,编得如何,出得如何,作者实力如何,它们的优缺点是什么,等等。如果有种专业图书,它的市场总量为10万本,潜在市场需求为6万本,真实的市场需求为4万本,而且已被2种图书瓜分了。那么,我们再做这一类图书,一般估计能做两三万本,这是竞争过别人的情况做出4万本则是做得相当好的了。如果书做得到位,已经买了同类书的读者也买你的书,那么收获会大些,但最多也只能做10万本。
  这里面的10万本就是市场容量,即这本书最多能够销到多少,它实际上是显在和潜在的市场需求之和。而决定读者是否会购买的,是该书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刺激起读者的购买欲望,它决定着购买率,比如第一个例子中的40%。而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同一种图书有多个版本替代,因此,这个购买率往往是被多个版本瓜分的。如上面第一个例子中的4000本,如果有3个版本瓜分的话,假设最好的一个版本卖了2500本,第二个卖了1000本,第三个卖了500本,则这三本书的读者购买率分别是25%、10%、5%。这些数据有助于编辑判断图书的未来市场走势,做到心中有数。
  而对一些潜在市场非常大的图书而言,5%的购买率,就可以做到相当大。很多畅销书的读者购买率未必能够达到5%。中国现在有超过1亿的网民,如果一本书能够将读者购买率做到5%,那就是印数超过500万的超级畅销书了。
  研究市场是编辑必练的内功,市场感与书感,以及写作的语感,是编辑直觉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时代需要出版专家,但更需要懂市场的专家型编辑。
  
  沟通的前沿
  
  沟通前沿是等而下之的要求,它从两方面要求编辑:一是成为作者的朋友;二是将自己的观点,通过沟通渗透到作品中,从某些方面说服作者,使作品渗入编辑的思路、见解,从而对作品做出独特的、无可替代的贡献。在出版社,这一进程往往出现在策划和策划介入之中,但实际上,只有部分编辑才能够做到这一点。
  作者的优点和强势是专业,这一点多数编辑无法企及,但在专业普及方面,作者往往并不具备优势。除了一些小说、散文、诗歌作家外,多数作者并不具有表达优势;除了一些美术类作者外,多数作者对图书的形式感没有把握。从出版和市场的角度来看,作者对诸如读者的阅读取向、阅读心理、阅读口味等,还有市场如何细分、不同版本之间如何产生竞争优势等方面的分析和判断往往不具备优势。这些都需要编辑来弥补。
  再好的作者,也有他们的缺点,而对作者遗留在作品中的不足,需要编辑发挥自己的优势尽量加以消除。这样的作品,才能趋向完美。
  (作者单位:湖北长江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