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喧嚣下的宁静:米莱和她的斯蒂普尔山庄

作者:张秀丽




  1923年在美国历史上是个多事之秋,然而对于31岁的埃德娜·圣·文森特·米莱(Edna St.Vincent Millay,1892—1950)来说,却是意义深远的一年。这一年,普利策诗歌奖有史以来首次花落女人家,年轻的文森特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女诗人。从此,她在文坛声名鹊起。在浩瀚的美国文学史上,她写下了不寻常的一笔。她短暂的一生犹如一支蜡烛,狂放不羁地燃烧、燃烧,挥洒着青春赋予的激情,释放着天才赐予的华章。然而,她终究只是女子,天生孱弱,心思郁结,再加上狂放不羁的生活方式,早早便了断此生。她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爱情诗人,同时还是位出色的剧作家。作为人类精神的发言人,她站在时代前列,宣告它的喧闹,它的本真。她借语言本身的光辉,超越自我,也给一代人以启示。今天,当我们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诗人故居——斯蒂普尔山庄时,这里的每一个随意而又精心的细节都使我们驻足、惊愕、震撼,仿佛刹那间被游弋于山庄的神秘力量击中了!清幽雅静的环境,远离尘嚣的地理位置,还有那处处透出的闲适与简单,不知孕育了诗人多少诗意与情怀!随丈夫迁居于此的米莱独具匠心,将斯蒂普尔山庄改造成一个适于隐居的世外桃源。时至今日,这里依然是一片让作家和艺术家不思蜀的乐土。
  
  一
  
  米莱1892年2月22日出生于缅因州罗克兰。母亲是位钢琴家和业余演员,从小便培养女儿们对音乐和艺术的兴趣。米莱9岁时,父母离异,从此母亲带着米莱和另两个小女儿诺玛、凯瑟琳四处奔波,生活甚是清苦。米莱早年便展露出非凡才华。五岁开始写诗,并在一家很有影响力的儿童刊物上发表了许多优秀诗篇。1912年,米莱的诗《复活》(Renaissance)在一次比赛中荣获第四名,并刊载在一本专门介绍青年诗人的诗刊中,她从此受到诗坛广泛关注,并有幸获得瓦瑟女子学院的奖学金。大学期间,她的才华得以充分施展,在诗歌、戏剧、音乐等方面出类拔萃。作为新解放女性的代表,她狂放不羁地追求个性和自由。毕业后,米莱迁往格林威治村。这是一个小说家、政治家、戏剧家、思想家等文人聚集的地方。廉价的房租,自由的恋爱以及独有的文化氛围使这里成为作家和艺术家们的天堂,爱伦·坡、奥尼尔、卡明斯等都曾在此生活过。在这个自由的环境里,米莱将她的天赋发挥到极致。她冲破传统牢笼,无所顾忌地抽烟、喝酒,过着波希米亚式的狂放不羁的生活,与男人和女人关系都异常亲密。她公开自己的生活,承认自己是双性恋,大胆表达性爱和女性之间的爱情。但最重要的是,她在创作。这种生活方式给予了她极大的创作激情,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她的许多有影响力的作品都是在这一时期创作出来的,其中很多都是爱情诗,表达了新女性的心声。米莱关心社会,曾用假名南希·博伊德在《名利场》上发表一系列讽刺杂文。她的诗多采用十四行诗体,但喷薄而出的活力和光芒璀璨夺目,发人深思。然而自从成名后,慕名者纷至沓来,出版商更是聒噪不停。她不得不奔波于朗诵会,辗转于各国各地,同时还得在不同的爱情中挣扎。正如她的一个朋友说的那样,她心已碎,这弥漫的浩劫已使她憔悴。她的身体状况本来就很差,面对这一切,她更是感到失望。她决定抛开工作,放松自己,去拜访在哈得孙河畔克罗顿的朋友们。即使如此,还是有熟悉的不熟悉的朋友,朋友的朋友前来造访。尤金·简·博伊塞万(Eugen Jan Boissevain)就是其中一位。他属于后者,朋友的朋友。来自荷兰的他,高大英俊,就住在附近。米莱之前路过曼哈顿时曾见过他一两面,而这次不经意的见面竟成就了一段姻缘。这次聚会上,几乎所有人都在谈论一部最近风靡百老汇的戏剧。正当大家争论得火热时,有人提议做一个游戏:把这部戏剧的内部结构打乱,遵照其原有情节,用另外一种新的方式来即席表演。米莱小时候就对戏剧有浓厚兴趣,自己创作了一些,也曾亲自登台参加过戏剧表演。可以说她是位天生的表演家。两年前她创作的独幕剧《三段式咏叹调》(Aria da Capo)在普罗温斯敦剧院上映,轰动一时。此外,由她撰写歌词的D.泰勒著名歌剧《国王的心腹》,于1927年在大都会剧场首演,曾获得美国歌剧史上空前的成功。对于这个有创意的想法,米莱拍手称快。凑巧的是,米莱和尤金分配到的角色恰是一对生活在城里的夫妻。剧中的他们天真无邪,却落入一群邪恶的乡巴佬魔掌中,受尽欺骗和凌辱,最后被无情地摧毁。两人都很投入,在第三幕结尾时,他们相爱了。几个月后他们闪电结婚。尽管此前有不少求婚者对米莱穷追不合,大献殷勤,其中不乏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她还是毅然嫁给了这位咖啡进口商人,或许他就是那个可以使她内心淡定的男人吧。在遇到尤金之前,米莱已经厌倦了生活的喧嚣与疲惫,她渴望宁静,期待着灵魂的归宿。在一首诗里,米莱这样写道:
  我并不清楚我心里的东西,/对脑海里的念头也不清楚,/可是我就一心要起身——/脚步向哪儿这我可不在乎。
  我但愿能走上一天又一宵,/黎明时来到个荒凉的地方,/那儿连路的影子都看不到,/也见不到屋顶和人的眼光。
  尤金读懂了这个女人,看到了她狂放不羁背后的脆弱,决定放弃自己的事业和追求去全身心爱她,收拾起她混乱的生活残局,充当起她早年缺失的父亲角色,承担起丈夫应有和不应有的责任。在米莱的一生中,尤金是个举足轻重的男人。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是尤金一直不离不弃地支撑米莱,呵护她、照顾她,使她还算平稳地走完了后半生。很难想象没有尤金的米莱是什么样子,又会走什么样的路。而在那时,尤金知道,米莱最需要的是一个家,一个安定温暖的地方。斯蒂普尔山庄正是在这时候走进了他们的生活。
  
  二
  
  1925年,在《纽约时报》上,尤金和米莱发现了位于奥斯特利茨镇的一个废弃牛奶场在低价出售。夫妇俩一来到这个地方,即刻震撼于这里的荒芜和静谧。此地坐落在伯克希尔丘陵山脚下,远离纽约闹市区,树木葱茏、鸟鸣山涧,一片祥和安宁,对于身心疲惫的米莱来说,这里正是她梦想的乐土,是她心中不断追寻的家园,他们当即决定买下它。最初,这里只有一幢房屋和一个牲口棚,周围森林环绕,连绵起伏的山丘俯瞰广阔的莱巴嫩峡谷。那时,满地盛开着一种叫做绒毛绣线菊的野花,它紫色的小尖顶高高擎起,傲然挺立。诗人见此景,感触颇深,遂将自己的这块新领地命名为斯蒂普尔山庄(steeple意为尖顶,top有向上,在高处的意味),有脱俗之心,亦有归隐之意。我们今日所见的斯蒂普尔山庄早已不是最初那个荒凉的牛奶场了。经过夫妇二人数月的修缮和改建,整个山庄焕然一新。每天,他们都在辛苦忙碌竖起烟囱,装上抽水马桶,搭起车库,烧起炉子等等。由于地处偏僻,无法供电,他们只好买来发电机,确保日常生活之需。抽水马桶是有了,可是没有水,修管道的工人又忙着割草、晒草、喂马去了,无暇顾及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