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2期

巴塔耶与他有关色情的理论

作者:谈瀛洲




  一、
  
  法国评论家、思想家、小说家和编辑乔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生于1897年,卒于1962年。他在一生中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图书馆员是他终身的职业,但他的作品却不像他的职业所提示的那样冷静、刻板,处处流露出身经两次大战的欧洲人所感受到的动荡、暴力和痛苦。他的主要作品,包括理论著作《内在体验》(L'expérience intérieure,1943)、《冥想的方法》(Méthode de méditation,1947)、《受诅咒的部分》(La part maudite,1949)、《文学和邪恶》(La Littérature et le mal,1957)和《色情》(L'érotisme,1957)。还有小说《眼睛的故事》(L'Histoire de l'oeil,1928)、《蓝天》(Le bleu du ciel)和《艾德沃妲夫人》(Madame Edwarda,1937)等。
  巴塔耶在法国中部城市里姆斯(Reims)长大。他的父亲因患梅毒,在他出生时即已双目失明,在他三岁时便已全身麻痹。在他十四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因梅毒侵蚀到脊髓的极度疼痛,而无休止地发出痛苦的尖叫声,最后精神失常。他的母亲在这种折磨下,曾两次企图上吊与投河自杀。这些可怕的、悲剧性的事件,肯定在他年轻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1915年11月,因德军已迫近里姆斯,巴塔耶和他的母亲被疏散。他们被迫抛弃了他的父亲,后者最后死于1916年。
  巴塔耶的父亲不信教,死前拒绝让神父给他做最后的告解仪式。在家国的巨变中,为了替自己创伤的心灵寻求安慰,巴塔耶暂时成了天主教的信徒。1917年他加入了圣心神学院,打算成为一名神父或修士。但三年之后,他又失去了对天主教的信仰。在巴塔耶身上,一直有深刻的宗教感。尽管他最后不能信仰任何现成的宗教体系,但对宗教安慰、神圣体验的追求,一直贯穿于他的理论和虚构作品中。
  巴塔耶在1913年高中未毕业,就中途辍学。童年和少年时他都是个懒散的学生,后来突然勤奋了起来,考入了著名的巴黎文献学院,在那里他被训练成为一名专门管理中世纪文献的图书管理员。
  1922年,他周游了西班牙南部。他第一次看到了充满暴力和血腥场面的斗牛,并可能目睹了一场可怕的事故,在这场事故中,一头公牛的角撞碎了斗牛士的脑壳,挑出了他的眼睛。这一事件,有可能是他写作《眼睛的故事》的部分灵感来源。也是在西班牙,他开始憧憬去远方旅行,比如俄国和西藏。他开始热心地学习俄语和藏语,不久就放弃,但他终身保持着对西藏文化等不同于欧洲文化的遥远文明的兴趣。他后来的著作,比如《受诅咒的部分》,就体现了他的这种兴趣,因为对他来说,每种文化都代表着对人生问题的不同解答。
  1922年末,巴塔耶在巴黎国家图书馆谋得一席职位,同时开始研究哲学,尤其是尼采的作品。在自修哲学的同时,他常常光顾巴黎的妓院,以了解巴黎堕落的夜生活。色情一直是他的主要学术兴趣之一,在他身上色情的感受和宗教的感受联系了起来。在他研究色情的著作中,对性禁忌的越界,成了获得宗教的、神圣的、超越的感受的一种途径。
  这时,巴塔耶开始了与巴黎超现实主义者的来往。但他和当时超现实主义运动的领袖布勒东(André Breton)互相反感。1929年,超现实主义运动分裂,巴塔耶把与布勒东意见不合的人都团结在自己周围,并创办了《纪实》(Document)杂志,在上面发表和实践自己的艺术主张。布勒东认为巴塔耶有意跟他唱对台戏,在《超现实主义的第二篇宣言》中称巴塔耶为“庸俗的唯物主义者”和“排泄哲学家”,巴塔耶则反唇相讥,称之为“阉割了的雄狮”和“满口空话的宗教信徒”。
  1928年,他用假名“奥奇爵士”(Lord Auch)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色情小说《眼睛的故事》。这时他常常去听人类学家马塞尔·毛斯(Marcel Mauss)的讲座。这些讲座开阔了他的视野。在他的著作中,尤其是《受诅咒的部分》,他常常会引用人类学的材料,来证明他的观点。
  战争爆发后,巴塔耶转而研究宗教内省,写出了关于神秘主义体验的著作《内在体验》和《罪人》,还有色情小说《艾德沃妲夫人》。1942年,因肺结核复发,他离开了国家图书馆,去法国乡下疗养,同时继续他的《受诅咒的部分》等著作的写作。在《受诅咒的部分》里,他提出了一种“一般的经济学”,打通了经济学和社会学、心理学乃至神学的界限。
  1957年他出版了《文学与邪恶》和《色情》这两部书,后者也许是他最精彩的理论著作。
  他在1962年7月8日去世。
  
  二、
  
  巴塔耶认为,色情是人类性活动和动物性活动之间的根本区别。人类性活动并不总是色情的,却经常是色情的。也就是说,人类的性活动常常和人类所特有的大脑皮层的活动联系在一起,其存在、对象、地点、时间等常受到各种本身与性无关的联想或判断的影响。使人产生性兴奋的东西是捉摸不定的。它常常产生于大脑一时的幻想。巴塔耶则试图在许多似乎是随意的东西背后找到普遍的规律。他把对乱伦禁忌的研究,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
  在解释关于乱伦的禁忌的起源时,有人提出最早的人类禁止乱伦,是出于优生学的原因,即他们认识到近亲通婚生出的孩子容易患遗传性疾病。但列维-斯特劳斯驳斥了这一说法。他指出,这种优生学的解释在西方到了十六世纪才出现,而最早的人类就有了关于乱伦的禁忌。
  其次,在研究原始部落关于乱伦的禁忌时,列维-斯特劳斯发现,这种禁忌的存在很普遍,但具体的禁止对象却似乎有很大的随意性。比如有的部族禁止堂兄妹之间的通婚,却鼓励姑表兄妹、姨表兄妹之间的婚姻;而有的部落的做法则与之完全相反。还有的部落鼓励姑表兄妹之间的通婚,却禁止姨表兄妹之间的婚姻;而有的部落的做法又正好与之相反。这些亲属关系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讲其亲近程度是完全一样的,却受到鼓励通婚和禁止通婚这样截然不同的对待。这就证明,最早的人类对乱伦的禁止,并非出于优生学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会有关于乱伦的禁忌呢?列维-斯特劳斯认为,这是因为原始的人类有建立起一种相互交换的网络的强烈欲望。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孤立的个人无法抵抗外敌和应付自然的威胁,而这种网络使不同的人群处于相互依存的关系之中,把他们团结了起来。关于乱伦的禁忌,也有建立起这种相互依存的网络的意义。这里存在着一种社会的契约,即男人把自己的女儿或姐妹嫁给别人,而别人也会把自己的女儿或姐妹嫁给他,这样就建立起一个交换的网络。但如果男人娶自己的女儿或姐妹为妻,那么也就没有了这种家庭之间的交流,也就建立不起交换的网络。
  但巴塔耶认为,列维-斯特劳斯的理论也有其局限性。他指出,人是一种否定自然、否定自身的动物。首先,他不是简单地接受天赐的自然(the given world),而是试图改变它。他制造出工具,生产出产品,创造了一个人类的世界。其次他否定来源于动物界的自身,不让自身的动物需求得到自由的满足。同时他还训练自身,让自己学会各种不是与生俱来的技能。因此,可以说自从有了人,就有了劳动和人对自身动物性的否定。
  巴塔耶认为,人类最基本的禁忌,都与否定他的动物性有关。在《圣经》里面,亚当与夏娃在吃了智慧之果后马上就对自己的裸体感到羞耻:这个神话故事说明,人一旦脱离了动物界,就开始了对他的动物性的肉体的否定。这种关于肉体的禁忌,同时也是一种关于性的禁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