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期

怎样的新好莱坞?

作者:王 方




  
  这里要说的新好莱坞,指的是二战以后的好莱坞,跟从前或是现今比起来,它都显得更新奇并更混乱。那时候,商业电视已陆续横扫美国各地城区,美国人逐渐以电视替代电影,使之成为了大众传媒的主要叙事性娱乐方式。然而,电影业在传媒市场的转变过程中不仅复生而且繁荣起来。几家主要摄制公司依然胜券在握:派拉蒙、米高梅、华纳等等。
  好莱坞自五十年代早期开始,在预算、产值和市场战略阶段就已日益膨胀起来。而战后好莱坞的准则却是:有计划地策划轰动效应。到了七十年代中期,这种巨片的“轰动症候”进入了高速运转的状态,尤其是付费有线电视和家庭录影带也在这同时出现。这可能也标示着电影制片厂最终与那些支离破碎的娱乐业达成了妥协。随后,这些娱乐机器生产出来的是流水线上的产品:音乐电视和原声大碟,电视系列剧和录影带,电脑游戏和主题乐园,电影小说版和连环画册。
  事实上,可以把战后的电影工业划分为三个十年时期——从1946年到1955年,从1956年到1965年,从1966年到1975年。这些时期从电影工业内部各种发展中被区分开来,尤其是以下四个:
  ·向独立电影制作的转移
  ·制片厂的角色转变
  ·商业电视的出现
  ·美国人生活方式和媒介消费模式的转变
  
  像1956年的《十诫》,1965年的《音乐之声》和1975年的《大白鲨》,就是这些时期的关键标志。它们重新解释了自然、视觉系统和大型巨片的潜在利益。
  当然,我们最终关注的还是:1975之后的新好莱坞机器与经济、美学与技术各种力量之间复杂的互相影响。我们将始终把重点放在战后电影业发展的高费用、高技术、高赌注的电影生产上,正是它驱动着全球整个的多媒体市场。
  无论如何,这些轰动的巨片恰如新好莱坞本身,并且这也是任何对当代美国电影进行分析的必须的起点。
  
   转变中的好莱坞
  
  1946年两部最大的作品就是独立制片的产品:《黄金岁月》和《太阳下的决斗》。两者的最大贡献在于,为新好莱坞巨片制定了某种样板模式:顶尖明星+超级预算+洋洋洒洒的故事。然而,这种战争片的高潮随着经济的衰退在1947年极为突兀地消失了。
  与此同时,摆在家庭电影面前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电视。
  1955年,各大公司终于冒险涉足电视领域。米高梅、华纳和福克斯公司继迪斯尼等其他公司之后,也开始于1955年秋季拍摄他们自己的系列影片。制片厂纷纷意识到垄断电视系列剧的巨大利益。到1960年,所有黄金时间的系列剧都是好莱坞用胶片拍成的。
  接着,两部巨片诞生了:1956年的《十诫》,国内租片收入四千三百万美元;1965年的《音乐之声》,租片收入七千九百九十万美金。
  
  随着“婴儿潮”一代成长为电影主要消费群,“汽车影院”成了热门,汽车电影的题材日益看好低预算的少年片和广告片。“艺术电影”和外国电影活动也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兴起。这表明了“电影文化”一代的产生。
  六十年代后好莱坞美学和经济方向发生转变。一个全球性的“风格导演小分队”成长起来,像伯格曼(Bergman)、费里尼(Fellini)、特吕福(Trauffaut)、贝尔特卢奇(Bertolucci)、波兰斯基(Polanski)、库布里克(Kubrick)这些人,在安东尼奥尼(Antonioni)的《放大》和克劳德·勒鲁许(Claude Lelouch)的《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两部影片1966年成功的唤醒下,他们跟好莱坞电影形成了一种半独立关系,他们为欧洲市场拍片并将艺术电影领向主流电影。
  年轻观众们开始热衷于那些艺术片,比如《邦妮与克莱德》、《2001年:漫游太空》和《毕业生》。
  但随着1966年好莱坞传统影片的崩溃和1968年新分级制度的出现,电影制造者把兴趣转向更多的政治颠覆、性的直露和图解化的暴力材料。
  这一时期的闪光点是广播电视网收购巨片的热潮,也令六十年代末的经济衰退有所好转。比如,ABC在1971年夏季花了五百万买下《阿拉伯的劳伦斯》紧接着,三大广播电视网都开始生产他们自己的电视影片。
  影业霉运逆转的首要标志是影片《教父》,这部1972年派拉蒙公司的产品收回了八千六百万美元。
  《教父》是那种最稀有的影片,集批判性与商业性于一身并充满了吸引力,艺术电影鉴赏家、不满的青年和主流电影观众群都成了它的观众。
  
  当马里奥·普佐(Mario Puzo)的小说改编本还在校样时,没人想到这会是一部稳操胜券的电影。导演弗兰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作为一名重债缠身的电影学校的毕业生,远不及他作为一名编剧来得成功,而影星马龙·白兰度(Malon Brando)在十多年内未演过一部电影。
  小说畅销、出版时正值影片在拍摄过程中,于是,公众对此产生了兴趣,像那些布景的问题、经费不断扩张的问题以及来自美籍意大利人的抗议问题。所以,到了影片上映时,《教父》俨然已成为“重大事件”。受众热烈地探讨着“科波拉模式”,并使其上升为黑帮类片和家庭传奇剧相混合的固定样板。
  就像许多七十年代影片一样,《教父》具有极强的怀旧气质,唤醒了潜在的男性气质与从前的家长制度,并且推出了三位担任主演的男明星:艾尔·帕奇诺(Al Pacino),詹姆斯·凯恩(James Cann)和罗伯特·杜瓦尔(Robert Duvall)。
  紧随其后,三部真正代表影业转变的影片出现了。
  一部是《美国风情》,这是1973年夏季令人惊奇的影片,由科波拉的门生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编导。那是一部将电视与摇滚乐商业化地紧密联接的电影。另外两部更大的制作在1973年末上映,它们是《骗中骗》和《招魂师》。
  《骗中骗》是又一部怀旧影片,是一个三十年代黑帮 /兄弟 /犯罪的混合体。而《招魂师》又将恐怖类影片推到了新的极端,那是一部真正可怕的电影,可以说,也许它就是新好莱坞快要出现的切实标志。
  
   《大白鲨》和新好莱坞
  
  如果说有任何一部影片可以标志新好莱坞来临的话,这必然就是《大白鲨》,这部由斯皮尔伯格(Spielberg)导演的恐怖片,重新安排了好莱坞的潜在利益。它有力地结束了好莱坞五年的衰退期,同时引来了一个高耗资、高技术、高速度恐怖片的新纪元。《大白鲨》正像《爱情故事》、《教父》、《招魂师》和当时另外几部影片一样,是凭借其当时的畅销小说而达到预售目标的。
  《大白鲨》的最初预算三百五十万美元,以当时标准而言是昂贵的(1975年的平均费用是二百五十万美元)。由于计算方法问题和斯皮尔伯格永在扩张的幻想和自信,预算便不断在升级;事实上仅是一条专业的鲨鱼就需要三百万美元。生产商决定将那些问题直接压在宣传上,并在后期阶段为电影做广告。
  报界推出的形象宣传是一条大白鲨跃出海面冲向一名无辜游水者的海报,而电台与电视广告开发出了日后极出名的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的“大白鲨主题”节目。这煽动性的海报艺术和威廉姆斯令人震撼的节目,为电影的宣传工作建立了新的标准。
  《大白鲨》在其最初三十八天就已经激起了两千五百万张票售空的高潮。但是撇开推销与宣传,《大白鲨》仍是一部具有足够吸引力的影片;那就是电影业中的一个永久真理,无论市场如何努力,只有观众的真实反映和上佳口碑才能将一部影片推向天才影片的地位。
  技术上,《大白鲨》是一部很专业的“追击电影”,观众仿佛坐上了一辆情感翻涌的航船,起先在等待白鲨中度过,然后是大白鲨的切实追击。叙述者以精确而有效的步伐,将每一场戏构筑到一个高潮之顶,然后紧张消散,接着重新构筑到直至那个爆炸性的终场。表演、摄影工作和剪辑都是这个结果到来的关键,正如威廉姆斯的作曲一样。这事实上是威廉姆斯个人突破的作品,此后,他又为一系列巨片谱了曲,包括《星球大战》、《第三类接触》、《夺宝奇兵》和《外星人》等,他的音乐绝对是影片情感冲撞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像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这类巨星导演的成功,也表明了艺术电影和作家导演在好莱坞的式微。
  新好莱坞七十年代中期出现的另一个关键是:电影和电视的关系。
  首当其冲的电视广告,叫人不可相信的是,直到那时它还没成为电影销售的重要手段。而一部1971年独立制作的低成本影片《比利·杰克》,由于受到了大量电视广告的支持,从而取得了三千二百五十万租片收入,这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从此,电视广告被视作电影市场的一个重要战略。
  
  第二个关键发展发生在FCC1972年对有线电视的报告以及1975年SACOM1(通信卫星1号)的发射,这有效地结束了三大网对商业电视的长期钳制。有线缴费的服务在1972年后慢慢开始。而1975年HBO登上通信卫星后,迅即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电影频道”和辅助电影市场的一个关键玩家。
  由于1975年索尼公司 BETAMAX 录像带的采用,让好莱坞与电视的关系产生了一个更为彻底的变化,并掀起了“家庭录影带革命”。而松下公司1977年采用了“录像家庭系统”(VHS),再度激起了家庭录影带市场的一次战役。那些日本产的家庭录像带里充斥着美国电影和那些轰动巨片。
  当《星球大战》成为票房冠军的时候,这种情节高于角色的特征也标志出对经典好莱坞电影的背离,包括《教父》甚至《大白鲨》。这并不是说《星球大战》没有完整的叙事功能,而是指它的那种方式可能是电影叙述者环境的转变。我们在电影中看到日益增加的情节推进、身体运动和高速度,以及对特技效果的更大依赖。
  像《大白鲨》一样,卢卡斯的空间史诗是一个叙述技巧与电影技术的杰作。它突出了威廉姆斯的音乐主题,卢卡斯本人对音乐和听觉效果的重视也受到广泛赞扬。事实上,当影片被主要奥斯卡奖项提名排斥门外时(最佳影片、导演和剧本),它赢得了最佳剪辑、艺术指导、服装设计、视觉效果和作曲,直至一个最佳声音效果剪辑的特别成就奖。虽然《星球大战》是第二十一部采用杜比(DOLBY)降噪声带放的影片,但它却是第一部引诱影院主安装DOLBY降噪声音系统的影片。
  《星球大战》也让卢卡斯跟斯皮尔伯格一样成为了“好莱坞新浪潮”的创始人。他们两人决定合作,正如传说中那样,在1977年5月夏威夷度假时他们做了决定。卢卡斯正在孕育一部关于人类冒险学家的电影系列剧;斯皮尔伯格爱上了这个主意,他鼓动卢卡斯投入创作并拿出第一部分脚本来,然后让他来执导。
  当然,后来的成果就是《夺宝奇兵》,这部1981年的巨片促成了《印地安那琼斯》几十亿美元的收入,并巩固了两个电影制作者在新好莱坞的卓越地位。尤其是斯皮尔伯格的《外星人》和卢卡斯的《星球大战》续集,都重写了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的票房记录。随着他们的第三部合作影片《印地安那琼斯》在1989年的上映,可以说,电影史上的十部巨片中的八部均在租片收入上超过一亿。其中7部出现在《大白鲨》上映后的十年中,这 “撼动电影世界的十年”,同时还被叫做“超级巨片的现代纪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