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秘密特工

作者:[英国]斯特拉·里明顿 著 马道珍 陶 竹 译




  他停了一会儿,苦苦地思索着,眉头紧锁,神情专注。“今天收工前,我想和你们开个会,你、戴夫,还有朱迪思·斯普拉特。”他想了一秒钟,又加了一句,“我想莉兹·卡莱尔也应该到场。”
  达特默斯似乎有些吃惊。“我原以为她正在执行另一个任务。”
  “是的,”韦瑟比简短地说,“但在戴夫之前,‘杏仁软糖’由她负责联络;她也许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观点。”
  他叹了口气,拽拽衬衫的两只袖口,直到它们都只露出外套半英寸。接着他又检查了一下领带结,站起身来。“我想到处走走。”得知“杏仁软糖”的死讯后,韦瑟比知道特工管理员们的情绪一定很郁闷,而他的支持很重要。
  “还有一个问题是,”他边往门口走边说,“我们丧失了书店那帮人的线索。”
  “我知道。”达特默斯镇定地说,起身离开。这一次,韦瑟比感觉他的镇定自若没有多少意义。
  
  十七
  
  莉兹在见过欧菲兰之后不久就从贝尔法斯特给佩吉·金索文打了个电话,第二天上午八点三十分,佩吉已经坐在了从维多利亚开往牛津的长途汽车上。
  今天她终于能进行个人档案的调查工作了。这是她的专长,尽管她很高兴莉兹让她参与一些访谈。从莉兹那里佩吉学到了很多。
  她对莉兹如何针对访谈对象调整方法印象深刻。对待有些对象要像榨橘子汁一样;有些要连哄带骗;还有一些则要积极鼓励。甚至那些开始时就像蛤蜊一样嘴巴紧闭的人过了三四十分钟后居然也被撬开了嘴巴。
  但今天,佩吉要做的是一件完全不同的事。接到莉兹的电话后,她开始搜寻利亚姆·欧菲兰的资料,掘出了仅有的事实。当汽车经过威康比高原驶往切尔特恩斯陡坡的时候,她把查到的资料又在心中回顾了一遍。
  他1964年生于利物浦,母亲是爱尔兰人,父亲是英格兰人;利亚姆十岁时父亲离开家,利亚姆和母亲回到爱尔兰,桑迪科夫,都柏林的郊区;他获得都柏林大学学院的奖学金,他学业优秀——历史学第一名且特别优秀,还获得了“德·瓦勒拉奖”美裔爱尔兰政治领袖(1882—1975),参与了1916年的都柏林复活节起义,1918年到1926年任新芬党主席,随后连任三届爱尔兰自由邦首相,并于1959—1973年担任爱尔兰共和国的首位总统。(不管那是什么,佩吉心中暗想,我都要把它弄清楚)。
  他的博士论文《巴内尔和英国的秩序》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他在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获得初级研究员职位,两年后辞职,接受贝尔法斯特皇后大学爱尔兰研究所终身职位。未婚。
  那只是个骨架,现在佩吉希望她的牛津之行能给骨头上添些肉。汽车从海丁顿山呼啸而下,到了普雷恩环行路口交通越来越拥挤,车速也慢了下来,随后,汽车穿过米格兰大桥,停在皇后街对面,佩吉在这里下了车。今天有点雾蒙蒙的,天上笼罩着一层薄薄的云,但是比较暖和。穿过高街,佩吉停下脚步,脱掉雨衣。她真想喝杯咖啡,但她今天要完成的任务非常繁重,而且她还想当天晚上赶回伦敦。
  她的阅览证仍然有效,因此她直接去了新博德利图书馆。这是一栋用黄石砌成的方形建筑,看上去有些古怪。这栋楼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紧邻布莱克韦尔书店的拐角。
  截止下午一点,她已经翻阅了《牛津学报》、《今日牛津》以及《牛津杂志》五年的内容,查找任何有关欧菲兰的资料,但她那双训练有素的眼睛什么也没发现。
  官方出版物就这些了。她知道在一些不起眼的昙花一现的出版物上往往能有最有趣的发现。因此她请求查阅档案馆存放的一份学生报纸——《谢尔井》牛津大学一报刊名,由牛津大学学者出版社出版,自1920年起在学年间发行,1997年出现了网络版。其内容丰富,几乎覆盖了大学内的所有学术、非学术的事件。,这份报纸学期中每两周出一期,登载的都是一些非官方的内容。没过多久,一点四十分,她在1991年4月4日那一期的倒数第二页上看到了栏目名称为“讲座”的一个列表。这些都是课程之外的讲座,有些题目很严肃(“谢尔丹尼剧院,安东尼娅·弗莱瑟著名传记女作家。:漫谈苏格兰的玛丽女王”),有些题目比较轻松(“新学院牛津大学的一所学院,成立于1379年。学生活动室,朋克音乐和我:一部个人历史”)。
  列表中段有一个副标题,“战斗的演讲”,下面列了一些安排在老消防站剧院举行的周系列讲座。每人四英镑,讲座后提供葡萄酒和啤酒,参加人员不限。将要举行的三场讲座分别是:“矿工的斗争”,讲座人是工党议员;“性和性别歧视”,讲座人是《男人的肋骨》英国最著名的女性杂志之一,1972年6月创刊。杂志的前编辑;“题目待定”,讲座人是利亚姆·欧菲兰,圣安东尼学院讲师、作家。
  标题好得很,佩吉没好气地想,找到欧菲兰名字后的一丁点得意在“题目待定”面前消失殆尽。也许那根本就不重要。考虑到他的简历,这个演讲无疑是关于巴内尔的。但这还是让她有点懊恼:她不喜欢信息空缺,尤其是在她自己的调查中。
  她对管理员解释了她所面临的难题。那位女管理员很热心,戴着眼镜,穿一件黑色T恤,年纪看上去和佩吉相仿。“你说你查了《谢尔井》,你查《牛津学报》了吗?”
  “学报里没有相关内容。”
  “《牛津杂志》呢?”
  “也没有。”
  那位年轻女士耸耸肩。“恐怕我也没有什么好的建议了。你瞧,如果这不是官方安排的讲座,我想不出你还能到哪儿去找。他们也许张贴过海报,但海报我们是不存档的。”
  佩吉谢过这位女士,起身要走。“当然还有《日常活动》,”这位女士又想到了一点。“但它并不是出版物。我怀疑不会有人保存那些过期的东西——至少不会保留那么久远的。”
  佩吉回想起来了:这张报纸版面相当大,只有一版,每天一期,上面什么都有,从房间出租到自行车买卖。音乐会、赛艇、诗会——事无巨细都可以登在这张三英尺大的纸上。“它们还在文博路上吗?”
  “我想是的。还是那幢怪模怪样的房子。”
  两点差五分。佩吉站在图书馆外,想着到底是先去“国王武器”饭馆位于学院一条街尽头,在谢尔丹尼剧院和新图书馆之间。吃点午餐休息一下,还是立刻动身去北牛津,那段路很长,或许还劳而无功。
  职责,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莉兹的话起了作用。她想起了莉兹从贝尔法斯特打来的电话:“我们必须对欧菲兰进行进一步调查。任何东西都会有帮助。”莉兹说。“任何东西”这几个字在她耳畔回响。在春季的阳光下,她沿着武德斯托克路飞快地朝前赶,身上汗津津的。二十分钟后,佩吉走进了一幢用黄色和橙色砖砌成的维多利亚式大楼地下室。
  她踏进了一个天花板低矮的大房间,中间放着两张松木餐桌,桌子上乱糟糟地铺满了纸张、没有清洗的咖啡杯、零零散散的餐具。靠墙的一台激光打印机正往外吐着纸张,撒得满地都是,边上没有人管理。
  “有人吗?”佩吉试探地问,没人答应,她提高嗓门又问了一遍。
  过了一会儿,一扇门打开了,出来一个高个子年轻人,他的头几乎顶到了天花板。他看了一眼佩吉,操着一口美国腔说:“别担心,时间还早得很,五点钟才截止呢。”
  佩吉解释说她不是来登广告的,然后告诉了他她要找的东西。
  “嗯,”他说,“你要找多久以前的?如果是去年秋天的,说不定我还可以到处翻翻找一份出来。”
  佩吉咽了口唾沫。“事实是,十五年前的。”
  那个美国人大声笑了出来。“抱歉,”他说,一只胳膊挥来挥去示意着那个乱七八糟的地方。“不可能。每个地方都塞满了,没地方搁。我们只有两个房间。”他补充道。
  “我知道,”佩吉说,对自己没有先吃午饭的决定深感后悔。“我想你们恐怕没有电子版。”
  他不由自主地摇摇头,但突然停了下来,张大嘴,做了一个又有新发现的手势。“等一下。创办这个地方的那位老兄是个计算机迷。他告诉我他早在1979年就购买了他的第一部电脑。它可能是这所大学的第一台文字处理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