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谁的“踪影”消失了?

作者:李 燕




  斯蒂芬·怀特是一位心理学博士,他曾经担任心理医师多年。结合社会生活中曾经真实发生的现实事件,暴露关键人物的心理疾病,凭借对人物心理科学、深入的分析解剖,再加上合理的想像,编织出一个故事,这正是怀特小说一贯的创作方式。几年前,美国出现了这样的一个案例:一个女孩在圣诞节突然失踪,警方经过很长时间的调查都无法找到这个失踪的女孩,也无法解释她失踪的原因。这个案件就是《消失的踪影》的故事原型,而小说本身也许就是怀特本人对这一案件所进行的心理分析和个人猜测。可以说,怀特正是通过“心理悬疑”小说这种形式,对现实社会中产生的种种不正常的、奇怪的甚至是阴暗恐怖的人和事进行自己的解释和心理分析,试图用心理分析暴露和治疗现代人幽暗病态的心理、澄清一些不为人知的事件真相。因此,怀特的心理悬疑小说更具有接近于心理实质以及生活本质的显著特色,拓展了心理悬疑小说的文本空间,最大限度地接近心理小说的极至。从心理学层面来说,小说《消失的踪影》不仅对人性的善恶、纷乱、分裂、偏失进行挖掘,还对人性的信任底线进行挖掘,从而制造心理上的压迫感,同时通过对人性认识的已知部分进行质疑,将读者推向更大的茫然和未知。
  在怀特的第一本小说《绝密信息》中,主人公心理医师艾伦发现自己的一位病人可能是杀人凶手,但碍于职业的特殊性,他又必须对一些信息加以保密,增加了破案的困难,也引发了伦理道德上的难题。从此,怀特就一直让他的主人公艾伦处于恪守职业道德与社会良知、公民义务之间的两难困境。在《消失的踪影》中,艾伦医师同样在恪守职业原则和澄清案件之间摇摆着、困扰着。虽然他也想破解汉娜的死亡之谜,但他并不像另一位同事黛安娜那样有强烈的侦破案件的欲望。在小女孩马洛里的失踪案上,他更是显得态度坚决,不肯介入,以免妻子女儿遭受同样的不幸。虽然后来他还是被一步步身不由己地卷入案件,走向真相,这些真相多数也是他被动接受的。他时时提醒自己遵守作为心理医师的道德准则,坚决不向任何人透露关于病人的任何情况,即使有助于案件的侦破。由于这样的叙事策略,虽然读者跟随艾伦逐步认清到事件的真相、分辨出罪犯的身份,但是艾伦为病人保守秘密的职业道德却对案件的破解构成了很大的障碍,从而增加和延宕了故事的悬念性,这种艺术效果就如同我国传统小说或戏曲中的“误会法”。
  小说的惟一的缺失之处在于结构略显陈旧。为了同时交代黛安娜及其丈夫拉乌尔在拉斯韦加斯展开调查和艾伦的发现这两条线索,采用了传统小说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式的平行叙事结构,从而放缓了故事的叙述节奏。而文中过多的心理学知识也使得读者不得不放慢阅读的步调,仔细揣摩其中的意味,影响了阅读的流畅感。但瑕不掩瑜,小说无疑是一部精彩而优秀的心理悬疑小说,使读者不忍释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