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从民间小调到世界经典

作者:王家干




  《鲜花调》是一首流行于中国汉族地区的民间小调,因它的第一句和第二句词曲完全一样,所以又称为《双叠翠》。这个小调在国内见诸文字记载已近二百年,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由贮香主人编纂的《小慧集》十二卷中就有一首用工尺谱记录的《鲜花调》,它和在江苏六合、仪征、江都一带流传的《鲜花调》有许多相似之处。
  我国幅员辽阔,民歌小调《鲜花调》在流传过程中受各地人文习俗和方言语调等多方面的影响,衍化出许多样式的版本,除江苏外,较有影响的还有河北版、辽宁版、广东版、四川版、湖南版……即使在江苏,除何仿1942年在六合搜得的那种外,也还有扬州版、苏州版……《鲜花调》已经渗透到民间歌舞及戏曲中,如云南的“花灯”、江浙的“马灯”、江苏的扬剧、扬州清曲、四川清音、湖南花鼓戏等。
  《鲜花调》版本虽五花八门,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即其开头第一句全是“好一朵茉莉花”。在中国诗歌艺术的传统中,常以第一句作为这首作品的题名。因此,《鲜花调》又被称为《好一朵茉莉花》。
  南京六合金牛山地区流传的《鲜花调》原本是三段词: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奴有心采一朵戴,生怕来年不发芽。
  好一朵金银花,好一朵金银花,金银花开好比勾儿芽,奴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儿要将奴骂。
  好一朵玫瑰花,好一朵玫瑰花,玫瑰花开碗呀碗口大,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刺儿把手扎。
  
  民歌中最常用的手法是咏物寓人、借景抒情。这歌词中的“茉莉花”、“金银花”、“玫瑰花”不仅仅是说花,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众所周知,茉莉花花朵小,金银花花似勾、玫瑰花有刺会伤人;这就勾画出年纪小、魅力大、个性强三种典型女性的形象。显而易见,这首《鲜花调》是一首表现男欢女爱的情歌。何仿先生根据《鲜花调》加工整理出来的江苏民歌版《茉莉花》也是三段词: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儿骂。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话。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
  
  改编后的三段词舍弃了金银花和玫瑰花,集中力量只写一种茉莉花,一咏三叹,反复强调“好一朵茉莉花”。而且剔除了原歌词中不太健康的成分,把所有的“奴”字全改为“我”字,把“满园花草”改成了“满园花开”。“花草”与“花开”只是一字之差,看似区别不大,实则大有内涵:“花草”会使人有“沾花惹草”的联想。“花开”则有群芳竞妍百花齐放的喜悦!第二段词中还强调了茉莉花的特色——白,“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白者,纯洁无瑕也。明说花“白”,暗指姑娘清纯可爱,她的爱花、惜花、怜花、护花,何等美丽而又真挚的少女情怀啊!想采,而又始终不曾采。欲擒故纵,想进先退。和原来的《鲜花调》相比较,《茉莉花》的主题有了脱胎换骨的改造!
  《茉莉花》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1957年在全军文艺调演的舞台上首演。随即受到了人民群众和国家领导人的喜爱和肯定,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特别欣赏它。1959年他亲自审定由前线歌舞团带着这首歌,以中国青年代表团艺术团的名义参加在奥地利维也纳举办的“第七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在《茉莉花》的歌声中,各国青年感受到了新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文明、礼貌。随后《茉莉花》又香飘莫斯科、布达佩斯、华沙、地拉那等国际城市。1965年随周恩来总理唱到万隆、雅加达、金边。各种肤色的人无不喜欢它优美清新的旋律和耐人寻味的意境。1982年,由程桂兰用吴侬软语演唱的《茉莉花》再一次被中国唱片社出版发行,江苏民歌《茉莉花》雅俗共赏,香飘四海五洲。
  原生态《鲜花调》的音域从低音la到高音duo只十度。加工整理后的《茉莉花》从低音suo到高音mi,拓展了三个音,共十三度,因而使歌曲的表现力大大丰富。尤其是第三段结尾处“又怕来年不发芽”的翻高八度拖腔处理,把歌曲的情绪推向了高潮,然后又戛然而止。有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奇妙感觉,顿使观众心潮澎湃而热烈鼓掌致谢!
  由《鲜花调》衍变成为《茉莉花》的还有一个版本。一位曾任驻华公使秘书的英
  国人在清·乾隆年间于广州听人演唱时记录过一种《鲜花调》,后来他在公元1804年(清·嘉庆九年)出版的《中国旅行记》一书中收录了这首中国民间小调。这本书在世界上影响很大,英、美、德、丹麦的音乐家都把这个《鲜花调》以《茉莉花》为名收入他们的歌曲集中。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创作歌剧《图兰朵》的时候,也引用了这首中国民歌:“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开头两句完全一样,依然是《双叠翠》的旋律。和原生态的《鲜花调》相比,音域下移了一点,从低音suo到高音duo共十一度,旋律仍然是中国特色,但歌曲内容完全洋化了。中国江苏民歌《茉莉花》三段词是东方民族想采而始终未采的心态,而洋版本《茉莉花》则是毫无顾忌,说采就采,到手后一点也不珍惜,还自说自话“让我来将你摘下,送给别人家”。国情不同,感觉相异,前者含蓄,后者直露,国人与洋人性格迥然不同,差别泾渭分明。
  1982年,中国江苏民歌《茉莉花》被收进亚太地区音乐教材,成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向世界各国人民推荐的优秀歌曲。
  1997年6月30日香港回归及1999年12月澳门回归交接仪式上,中方乐队所奏的三首乐曲中都有一首曲目是《茉莉花》。现在,世界上无论哪个地方,只要有中国领导人在场,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外,奏得最多的中国乐曲便是这首江苏民歌《茉莉花》,故而它有“第二国歌”之美称。
  国家主席胡锦涛今年出访时,当肯尼亚内罗毕孔子学院的学生演唱《茉莉花》时,尽管那是《图兰朵》的洋版本,但其源头仍然是江苏的《鲜花调》,所以胡主席当场即兴演讲“你们刚才唱的《茉莉花》是我家乡的民歌……”
  由《鲜花调》而《茉莉花》,从民间小调到世界经典,《茉莉花》加工整理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但是加工整理的“手术”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大手笔精雕细琢,才能磨出传世的精品佳作;而且还需要目光敏锐的伯乐及时相中,使之推出,从而流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