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哦,波兰(组诗)

作者:赵 恺




  作者简介
  赵恺,祖籍山东,出生重庆,就读于南京晓庄师范后,生活于苏北淮阴至今。
  
  一见钟情
  ——致波兰国徽
  
  从国徽飞落我的肩头,
  一只洁白的鹰。
  仿佛月光栖息于树,
  我们一见钟情。
  见过你,
  热爱你,
  尊敬你,
  那是在中国,
  那是在作为世界屋脊的昆仑山顶。
  饥饿—寒冷—孤独,
  盘旋—跋涉—抗争。
  一翅,
  一翅,
  一翅,
  仿佛船夫划动双桨,
  你在蓝天攀登命运。
  飞向太阳并紧贴太阳,
  让辉煌沿着羽翼滴落光明。
  如果树是鹰巢,
  诗是鹰吗?
  生命和生命,
  一见钟情。
  
  注:《一见钟情》是波兰诗人、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希姆波尔斯卡的作品,这里借用她的题目,是表示对波兰诗人的尊重和友谊。
  
  你的手指是一支军队
  ——致肖邦
  
  你的手指是一支军队,
  在白雪覆盖的键盘上前赴后继。
  不埋葬亲人的土地不算故乡,
  一个民族举着一抷泥土生死搏击。
  高山坐在这里,
  流水坐在这里;
  欢乐坐在这里,
  苦难坐在这里:
  一只耳朵,
  一座回音壁。
  你的臂膀沿着倾听静静举起,
  擦着森林,
  擦着蓝天,
  擦着阳光;
  像在感受,
  像在抚摸,
  像在敲击。
  五根手指结构成五线乐谱,
  手指间流淌《波兰舞曲》。
  五指连心:
  旋律,
  心律。
  
  铁首饰
  
  失节金是铁,
  尊严铁是金。
  白昼穿着丧服,
  为黑夜吊唁。
  
  注:失去独立,波兰妇女把金银首饰捐给军队购买武器,自己却佩带铁首饰,穿着黑衣衫。
  
  团的儿子
  ——写给一尊儿童战士铜像
  
  十岁八岁年纪,
  小学一二年级。
  学外语是:ABCD,
  学母语是:华沙起义。
  半人高的军靴,
  一人高的武器。
  偌大一顶钢盔下面,
  站着一阕摇篮曲。
  小草也穿军靴?
  露珠也持武器?
  钢盔下面,
  一个颠倒混乱的世纪。
  
  让铅笔保卫居里夫人实验?
  让儿歌保卫钢琴诗人作曲?
  哥白尼仰首问天:
  是善围着恶旋转?
  是恶围着善旋转?
  这还是个问题。
  青铜铸就的童年,
  永不老去。
  
  老邮差
  
  每一扇门上都有他的手印,
  每一颗心上都有他的手印。
  失去手印,
  老邮差被囚进犹太区。
  被囚禁的,
  还有他的邮包,
  还有邮包里最后一封没有送出的信。
  这是一封老人寄给妻子的远方来信啊,
  一张邮票上,
  跳着两颗心。
  怀揣邮件偷越封锁线,
  一排子弹打断他的双膝。
  爬过责任,
  爬过良知,
  爬过道义:
  华沙一条街上,
  拖着一条血迹。
  信送到,
  老邮差死了。
  他为他们送过的第一封信上只有三个字:
  我爱你!
  他给他们送去的最后一封信上只有三个字:
  我爱你!
  
  歌声
  
  集中营还集中旋律?
  死亡之墙下生命歌吟。
  女子合唱团是母亲的合唱,
  本应唱给摇篮却唱给刺刀听。
  唱歌流泪,
  听歌也流泪。
  为美而泣,
  不都是人之本性?
  接着髡首,
  接着沐浴,
  接着窒息。
  和旋律一道赴难的,
  还有格林卡,
  还有舒伯特,
  还有听不见射击的贝多芬……
  八吨金发,
  八吨歌声,
  金发和歌声,
  永远缠绕在一起。
  
  注:奥斯维辛集中营经常从囚徒中挑出150人组成女子合唱团,唱完,便把她们悉数处死。如今,集中营博物馆中还堆积着八吨遇难者的头发。
  
  奥斯维辛无需预报天气
  
  永远地凄风,
  永远地苦雨:
  地狱入口无需预报天气。
  太阳走过奥斯维辛,
  如同哈姆莱特紧裹在丧服一般的乌云里:
  莎士比亚彷徨无助:
  生存或是死亡?
  一个永恒的主题。
  一尊颅骨就是一座集中营,
  集中营集中记忆。
  昨天举着人皮灯盏引导明天,
  是出埃及?
  是创世纪?
  时间喝问枯骨:
  如果你是诗人,
  你的思想呢?
  你的舌头呢?
  你的勇气呢?
  如果不是诗人,
  那么诗人呢?
  死亡可以沉默,
  生存无权回避。
  奥斯维辛之后,
  诗歌耻辱缺席。
  刺刀戴着防毒面具,
  走不出四个平方公里。
  永远的北极,
  无需预报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