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谁更接近今天?

作者:李 更 胡发云




  李更:习惯上,我总是采访陌生人的,因为目的性很强,越不了解越敢提问,和熟悉的朋友对话,知道得太多,反而不知道先从哪里开始。
  胡发云:信马由缰吧。直奔主题也行。
  李更:关于胡发云,可以开头的地方实在太多,从哪里开始都可能是篇好文章。
  胡发云:没那么丰富吧?你就找一个你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开始。
  李更:还是从《如焉》开始吧。
  胡发云:可以。一部小说,出笼两年多以后,如果还有可以说道的地方,是一个作家的大幸。
  李更:小说问世两年多了,我买了两本,一本在我珠海的家里,一本在我武汉的家里。
  胡发云:这样的读者,这样的朋友,要致敬。
  李更:我很少买朋友的书,因为可以直接收到朋友的签名本,但是这本书我要表示我的敬意,因为在目前的中国,很少能够读到这样的小说。
  胡发云:我要为说出这样话的读者和朋友高兴。当初写这部小说的时候,就没有考虑发表的问题,尽管它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当代》杂志同时约的。果然,发给他们之后,因为非文学因素不能发表。直到2006年,因为种种阴差阳错的机遇,刊物发了,书也出了,一时间沸沸扬扬,还引起思想界和文学界的一场论战,包括《中国新闻周刊》、《中国青年报》、《中华读书报》等也给予了意想不到的肯定性评价。没想到,不久之后还是被禁了。从2005年夏天,不意间被一个朋友拿去贴在网上开始,直到今天,还一直有人在看它、在说它,是让一个写作者欣慰的事。在一些论坛,博客,私人邮件里,常常可以看到各种说它的文字,有的数千、上万字,写得很真诚也很有见地,我想这些写作者也没想到发表,特别是被禁之后更无可能发表,和那些拿钱换的评论或钦定的评论不一样。
  李更:《如焉》在网上的连载,搞了一个非常像言情小说的名字,我刚刚开始看的时候,以为胡发云搞了本故事会,玩俗的了。
  胡发云:那是新浪搞的一个障眼法,他们怕这部小说被人盯上,弄了一个恶俗名字:如焉@sars·come——寡居少妇的情感困惑。这样当然是保护了它一段时间,但是也让这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名字通过网络散布得满天下都是。直到今天,那些厌恶此类小说的人一看名字就不去点它了。后来,他们读书栏目的主管见了我,说对不起,弄了个这么烂的名字,其实我是《如焉》的忠实粉丝。
  李更:十几年以前,我在琢磨中外文学历史的创作情况时,发现了一种规律,以40岁为分水岭,大部分作家都是在40岁以前拿出了自己的成名作、代表作甚至是顶峰之作,当然也有例外,比如《飘》的作者却是40岁以后拿出来的。现在我可以说,胡发云也是个例外。
  胡发云:以前人寿命短,青壮年时,急着赶着哭着喊着要趁年轻赶快出名或尽早发财。所以早早地将一点生命热情和聪明才智用完,有时候还不得不做一些缺德的事。结果,年轻的日子没来得及过好,老之将至,又没有可做的事了。我将之称为“烟花型”作家,轰地一下,五光十色,然后就完了。其实这也不是一种好人生。
  李更:不知道这是个生理学的问题还是社会学的问题。
  胡发云:不是生理学的问题,也不是社会学的问题,是一个如何活的问题。就像我在一篇《邂逅死亡》的散文中说到的:原来很看重、很计较的一些东西,觉得可以不必那么看重那么计较,原来忽略的小视的一些东西,又新看出它们的意义它们的珍贵。原来顾忌或畏缩的,也觉得没有太多必要了,死已死过了,别的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如果这世上真有两界,一个物质的,一个灵魂的,那这两界是绝然不同的,你在物的世界里拼尽全生挣得的,骗得的,抢得的东西,在那灵界之中毫无用途在那里你连自己的肉身都得放弃。如果本没有两界,你一旦离去,更是一无所有。倒是你在此界中好好生活。善待自己,善待旁人,尽力做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万一真有一个彼界,过去之后,那个地方大约会更看重灵魂的价值。
  我的这种感悟,和一些贪官污吏死到临头的时候说的一些话,有相似之处。还有一点,就是中国社会,中国历史特别诡谲,云遮雾罩,似是而非,又有许多禁忌,没有一定的历练,没有充分的资讯材料,没有不绝的探求,匆匆写了什么东西,常常会上当。中国的作家,包括我自己在内,都干过这一类蠢事,有人写了一辈子,回过头去看,发现只是一堆笑话。
  李更:我一直认为,再好的作品,如果没有一定的可读性,就不可能有更加广泛的传播,一本思辨性很强的小说,却有如此的可读性,甚至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话题,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元素?你是怎么想到写这样一部作品的?我觉得小说里面到处都有作者的影子。
  胡发云:没细想,这只是我的一种常态。在这之前的一些中篇和其他作品里,我就是这么在写了。一部作品红不红,其实有许多偶然因素。现在《如焉》出来了,许多人回过头去找我原来的一些作品看,《老海失踪》啊,《死于合唱》啊……一系列中篇,都是我内心想写的,没有王顾左右而言它。你硬要问《如焉》里面有什么元素,我想最主要的应该是率性吧,一个作家,连话都不敢说,又如何能够写好?
  李更:读你的作品,会莫名其妙地想到《多雪的冬天》、《癌病房》、《日瓦戈医生》、《古拉格群岛》,特别是米兰·昆德拉的作品。
  胡发云:你说的这些作品,都是我喜欢的。有的还是在“文革”那种特定年代里读到的。为什么会喜欢,因为这些作品和写它们的作家,和我们非常相似。前苏联,东欧,他们简直就是我们的镜像。但是我们一直没有他们那样的勇气,尊严,高贵和承担精神。
  李更:和他们不同的是,你的作品更多的是温情而不是批判,连牢骚,这些知识分子经常有的情绪也不多。
  胡发云:他们也有温情的,也有自我审视自我批判。他们的人道主义传统,宗教传统,让他们也有一种深厚的悲悯色彩,就是对那些作恶者,也将他们视为不幸者。
  李更:有人说,现在的老三届已经垂垂老矣,他们的俄罗斯情结太重,他们经常活在思想里而不愿意活在现实中。
  胡发云:老三届人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他们只是有一些共同的生活经历罢了,他们各自在其中的角色是不一样的,心路历程也不一样。所以你说的“俄罗斯情结”,我看更多的是“前苏联情结”。或者是这两者很诡异的混合体。老三届一代所接收到的“俄罗斯精神”,被屏蔽掉了许多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就像我们接收到的“五四”精神一样。真正在十八、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那一批俄罗斯知识分子身上生长出来的俄罗斯精神,恰恰是我们非常陌生也非常缺乏的。老三届一代的俄苏情结,更多的来源于他们的一些意识形态文化,保尔啊,卓娅啊,列宁在十月啊,青年近卫军啊,还有大量的苏联红色歌曲……这些东西和俄罗斯精神常常相去甚远。去年夏天我又去了一趟俄罗斯,这一类东西差不多都已经被他们抛弃了,有的还受到质疑,批判,做了许多翻案文章。年轻人更是对那一切恍若隔世。回来之后,我给《中国青年报》写了一版文章,有一些介绍。我们自身经历的几乎全部历史,可能有我们的不幸,但也肯定是我们的财富。比我们稍稍年轻一点的,常常在被篡改被遮蔽的教科书中长大,几乎永远不可能体悟到那种历史的真相和复杂性了。但是真正读懂这些并且写出来,又是另一回事了。
  李更:你的系列中篇小说和《如焉》的问世,让我感觉老三届的写作又活了。和其他年龄段的写作者比较起来,“谁更接近今天”,这是一个命题。
  胡发云:我不代表老三届。老三届写作是否又活了,很难说。至于你问谁更接近今天,首先要看如何理解“今天”这个词儿,是现世的,物质的,肉身的“今天”,还是时间的,精神的,终极价值的“今天”?如果是前者,我离今天很远,没洗过桑拿没按过摩,没打过保龄球高尔夫,也没有小车别墅,远离闹市蜗居一隅……在这个意义上,如今的权力者和富贵者甚至那些70后、80后的青年男女更接近今天。但是真正接近今天,应该是对“今天”的不断追寻和深切理解,而不是仅仅知道穿什么品牌,有哪些歌星。那些有意忘却历史的过来人,那些对历史无知的年轻人,往往是可疑的从一种浑浊的历史中走过来,又进入一段喧嚣的时代,可以说我们的内心都不干净了。没有一种自审的精神,你便不可能去面对历史的真相。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