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何来遍地“作家”?

作者:喻向午




  今年夏天,我有幸在“新中国军事题材电影高峰论坛”做了一次发言。第二天,几家媒体对这个活动做了报道:“有电影界专家、学者及作家等9人在此次论坛上做了精彩的演讲。”我将其他8人的名字和背景资料一一研读,发现我最有可能成为记者所称的“作家”。这个发现使我着实吓了一跳,因为十几年来我虽在作协系统工作,却只是一家文学期刊的编辑,我一直以编辑之名谨慎处世,小心做事,从未敢自称“作家”。
  回到办公室整理名片,我发现如今有作家头衔的人还真不少,这其中确有我曾约过稿的作者,许多人的作品水平很高;还有些名片主人只是一面之缘,连泛泛之交都算不上,多是饭局中收到的,他们的作品我大多没有看过,就不能乱说了。不过这年头,“作家”是越来越多了,其中有美女、黄口小儿和各类官员,甚至还有裸奔爱好者、暴露癖患者、名利之徒等等。放眼望去,这个拥有“作家”头衔的浩大群体,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实在难辨真伪,更别说普通读者了。
  什么人才算“作家”?这个问题已经越来越不简单了。某地一位交通局局长,喜欢写点文章,在报纸杂志上也发表过零星作品,还曾自费出过一本书。今年春天,局长因为经济案件受审,一家媒体发的消息标题就是《作家局长今受审》。局长是上边任命的,“作家”的称谓是怎么来的?看来只有这家媒体自己知道了。
  确实,媒体是中国制造“作家”最主要的“厂商”。前几年,有个6岁儿童,平日里好写写画画,一家少儿出版社看到了商机,为他出了本书(也不知道销路如何)。就有媒体说这是一本小说,说那儿童是全球最小的作家。无奈向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中国总部提起申请,需要先交5000块钱(看来当全世界最小的作家,也需要成本),后来不知道结果如何。倘若申报很容易,而且不收费,指不定哪天就有人包装出一个比他还小的幼童“作家”来。再看看报纸,比这个小“作家”大一点的“少年作家”比比皆是,数量惊人。在我们身边,家长为了孩子能够得到大学特招的名额,或者在大学的自主招生中占得先机,在正规出版社买个书号,替孩子出版作文集,已经屡见不鲜。有的还搬动名家在卷首作序,经媒体张嘴一说,这孩子就登堂入室成“作家”了。少年“作家”历朝历代都有,但没有哪个朝代赛得过当下如此这般的人才辈出。
  除了传统媒体,网络上也频频出作家。两天没上网,再打开电脑,就又出现了一群。以前,没有网络,想发表点东西很难。现在不一样了,小孩入学率很高,基本上没有人没上过小学的,也就是说,7岁以上的孩子,你想找个不识字的都难;18岁以上的年轻人,是大学生的也很多了。这些人使起电脑来几乎是无师自通。他们把自己的日记拿到网上去发表,有的还喜欢讲讲自己的早恋故事,讲讲身边的奇闻逸事。越大胆越离奇,点击率越高,就越可能成为“网络作家”。其实,这只不过是网民生活方式的一种,在网络上相互恭维吹捧,称称“作家”也无妨。就怕惊动了媒体,肯定又要搅和进来。
  所谓的“少年作家”和“网络作家”,本身就是一个心虚的、没有底气的称谓。作家就是作家,加个“少年”二字,就显得很可疑,媒体拿“少年作家”的年龄做炒点(“作家”年龄越小媒体越来劲),出版机构拿“少年作家”的幼稚做卖点,其以折腾动静来获利的动机不言自明。至于“网络作家”,在网络上,不管什么内容,质量如何,洋洋洒洒,凑个上万上十万字都没人干涉。但走下网络,写的东西一碰到出版社、杂志社便哑火,编辑看一眼就扔到纸篓去了,这也真是没有办法的事。
  能写些东西,而且故事又讲得好,应该算是个“作家”了吧?也未必然。2005年,我去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参加一个笔会,知道有个名叫刘德培的老人1983年被湖北省群艺馆和湖北省民间文艺研究会授予“民间故事家”称号,他的故事作品入选了大学文科教材。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表彰“中国十大民间故事家”,老人名列榜首,还被评价为“国宝”。上海文艺出版社早在1989年就出版了老人48万字的作品集《新笑府》,1999年再版。老人2000年仙逝,享年88岁。照说,刘德培比那些“网络作家”、“少年作家”更像个“作家”吧?但到死刘德培老人也没有觉得自己是个“作家”,也从来没有加入作家协会,或者要求别人称呼他为“作家”。还有一些艺人,他们说书,有时也自编脚本。倘若你称呼那些天桥艺人为作家,指不定他会横眉冷对:你什么意思?糟改我没文化是吧?
  
  还有些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经常在媒体上出现,后来混成了个名人,还出了一本或几本书,却怎么看也说不上是个“作家”。出了一两本内容注水的书,热衷于频频在媒体上搔首弄姿的人有可能是个明星,却不是“作家”。这样的“作家”很多,只要你留意,报纸的娱乐版面过几天就会冒出一个来。前些时,在全国多家媒体上狠狠地露了一次脸的重庆富婆和被“包养”的湖南男“作家”,一唱一和,配合融洽,像一对搭档多年的国标舞选手,却乐坏了娱记们。据一些媒体披露,这个被包养的男“作家”很主动,为这事,几次都是他打电话到报社。而与此同时,那位重庆富婆也在出版社鼓捣出了一本书。就这样,一男一女俩“作家”好一阵折腾,书卖得如何不知道,但名声出去了。
  我身边有一个很清高的作家,谈到同行是否优秀,就一句话:拿东西来!这句话切中要害,很致命。我们也要对那些所谓“作家”说:别扯那些跟文学无关的淡,是“作家”吗?拿东西来!
  在中国古代,你说你是个“作家”,还有个门槛,要饱读诗书,要才华出众,要出自士大夫阶层,最起码也得是个秀才吧?现在可不同,牙没长齐,字没认全,能写出一溜字,就有人说他是“作家”了。见了女性就是“美女”,见了男性就说是“帅哥”,见了写字的人,就说是“作家”,一旦动真格的,拿东西来,就露怯了,这种“廉价”的作家,实在令人为他们汗颜。
  媒体的推波助澜起了很恶劣的作用。他们的报道越来越像在没有院墙的操场上放露天电影,不需要把关,不需要验明正身,以求“娱乐”读者为宗旨。而且,媒体越来越喜欢拿这种娱乐心态对待一些庄重的、严肃的话题,比如历史,比如传统文化,比如文学。今年上半年,一家网络媒体举办了“当代读者最喜爱的100位华语作家”评选。他们像选超女一样给古往今来的中国作家排座次。结果时下一些文坛“宝贝”竟排到了苏轼、李清照、老舍、朱自清、徐志摩等文化名人之上。其实他们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在圈内是应该分开的,就像不能把红烧肉和凉拌番茄放到一起比较哪个更有营养价值一样。大部分年轻网民很少接触苏轼、李清照、老舍、朱自清、徐志摩的作品,就这么一勺烩,媒体没有责任吗?媒体这么反复搅和,“作家”的定义乱七八糟,文学的“江湖”怎么可能不乱套呢?!
  世上真有那么多“作家”吗?仅以某省作协为例,现有在册会员1800余人,但真正有实力和处在写作状态中的不多。目前省作家协会文学院有专业作家5人,省会的文联文学院有专业作家10人,加起来全省有专业作家15人。今年4月下旬,有22人成为该协会新一届合同制作家,此外,该省还有数目不详(估计不到50人)的实力作家,他们有大学教授、出版机构的编辑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职员等,写作基本上是他们的第二职业。
  那么,什么人才算是一个“作家”呢?1949年,福克纳在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称,一个作家,“充塞他的创作室空间的,应当仅仅是人类心灵深处从远古以来就存在的真实情感,这古老而至今遍在的心灵的真理就是:爱、荣誉、同情、尊严、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如若没有了这些永恒的真实与真理,任何故事都将无非朝露,瞬息即逝。”他还说,“人是不朽的,这并不是说在生物界唯有他才能留下不绝如缕的声音,而是因为人有灵魂——那使人类能够怜悯、能够牺牲、能够耐劳的灵魂。诗人和作家的责任就在于写出这些,这些人类独有的真理性、真情感、真精神。诗人和作家所能恩赐于人类的,就是借着提升人的心灵来鼓舞和提醒人们记住勇气、荣誉、希望、尊严、同情、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这应该是很多作家的文学尺度。一个作家,靠笔说话,靠作品说话,靠智慧和精神的光芒说话,一切非此种途径的表达方式都是可疑的,甚至是动机不纯的。
  现在,“作家”这个称谓慢慢被作践得不成样子了。此称谓常常以娱乐、世俗的方式出现,甚至以恶毒的面目出现,败坏了大众对“作家”对文学崇高的良好印象。而越来越多的所谓“作品”流入读者手中,只会矮化文学的形象,只会让“作家”这个称谓和群体陷入信任危机。
  文学就是文学,娱乐就是娱乐。我们要及时把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甄别出来,别让他们继续通过浑水摸鱼而谋得好处。你是一个在文学写作上有所成就人吗?那么,时代会以文学的名义授予你“作家”的称谓。但记住,只能以文学的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