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5期

春城寄来的春意

作者:袁 鹰




  早春二月,北京尚在天寒地冻时节,接到张昆华从遥远的春城寄来的清新的春意。信上不只是问好报平安,还说起他的散文和准备出版的集子,说起他同几位文坛前辈的情谊,说到他们近几年都先后远行,涌起一阵缅怀和伤感。抚信遐思,不禁心弛彩云之南,想起一些往事。
  说起来大约还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服务的《人民日报》文艺部,常收到来自昆明部队年轻作者张昆华的诗篇。我们都记得,五十年代初短短几年间,云南的金沙江、澜沧江、佧佤山、西双版纳走出过一批穿军服的青年作家,现在可能会称作“新星”,那时没有这种说法,但是公刘、白桦、彭荆风、公浦……的名字,连同他们出手不凡的小说、诗歌、电影剧本,很快吸引了文坛的注目。人们都归功于当时担任军区政治部文化部部长冯牧的指导和扶植。冯牧后来调来北京,但是余韵犹存,又一茬文学新军作者跟着走出来,昆华便是其中一位,他又是从边防战士成长起来的,更受到青睐。当时也有书信往返,但是印象不深。
  同昆华第一次见面是1975年秋天,邓小平同志复出后,提出要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四十周年,我同正在报社协助工作的沈阳部队青年作者胡世宗一起,去采访云南、贵州境内一段四十年前的长征路。昆华到军区招待所来看望我们,那时他已脱下军装,转业到《云南日报》当文艺编辑。交谈之中,我感到他既有兄弟民族的朴实,也还保持着军人的豪气。
  再见面是十三年以后,我们一起受中国作家协会派遣,飞越喀喇昆仑山去访问友好邻邦巴基斯坦。我们这个小小的代表团,有来自石家庄的三十年代老作家田涛,有来自新疆大学中文系的教授阿不都拉·博格达,还有昆华和我。半个月朝夕相处,倾心漫谈,度过一段难忘的美好时光。一路上,田涛老成持重,阿不都拉有点腼腆,因而在同巴基斯坦朋友闲谈欢叙的轻快场合,就需要能歌善舞的昆华出场独领风骚了。一曲《小河淌水》,能让朋友们如醉如痴;几段民族舞蹈,又博得他们击节赞赏。可惜那里的宴席上都不准备酒水,否则定会开怀痛饮、醉他个东倒西歪。回到北京的第二天,昆华就交给我一篇散文《拉合尔五月鸟语》,很快发表在《人民日报》1988年6月2日副刊上。
  此后,昆华同我的交往就渐渐地多起来。除了每年一次的中国作协全委会上相遇,更多的是书信往还。他写作兴趣广泛。最初是诗,后来就致力于儿童文学和小说。他已出版的二十多部作品中以小说居多。我读过他的《蓝色象鼻湖》、《不愿纹面的女人》、《爱情不是狩猎》、《双眼井之恋》等好几部充满边疆风情的长篇小说。但我更喜欢他的散文。昆华本人近些年来似乎也更钟情于最能渲泄情愫、抒写性灵的散文。1981年以来出版了《洱海花》、《多情的远山》、《梦回云杉坪》和《鸟和云彩相爱》等。他对哺育自己成长的边疆山山水水、村村寨寨、父老乡亲的挚爱,酿就了浓浓的真情,流淌在字里行间,使人心动,使人陶醉,读过很久,还留在齿颊间,印在心田里。我们俩都崇敬的冰心老人,历来主张散文的灵魂是真情实感。我不止一次听她谈那些写小花小草,虚情假意的东西使她厌烦。读昆华的散文,无论抒情叙事绘景怀人,都能听到他灵魂的颤悸,都能感到他真情的涌动。你看到的是一个大地之子敞开的心扉,坦露、率真,一览无遗。
  昆华的散文有自己孜孜不倦的艺术追求。他曾说过总想在散文中追求一种诗意的抒情韵律和小说的叙事气度,以融合这二者的某些特色为自己的文学主张。其实这正是我们民族散文几千年来的浩瀚深厚的传统的组成部分。从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直到现代,源远流长。那些成为经典的作品,正是大都具有这种艺术魅力,才使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百读不厌,回味无穷。记得几年前昆华曾对一位访问他的记者谈到自己创作小说、诗歌和散文时,说过一个比仿:如果诗歌是灵感的天空,小说是命运的大地,散文就是天空和大地之间的长河。这条长河是天空和大地的精气结合而产生的生命与艺术的浪花,流动着情感和美感。这个比仿很精彩也很凝炼,比许多评论家的分析似乎更加准确,更加有说服力。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昆华的第六本散文集《漂泊的家园》。他为我们展示一片新的天地,新的探索,新的追求,新的成熟,他的创作正进入收获的金秋。前些天,在电话里同这位老弟聊了一阵子天,偶然问起他的年龄。他说:“我已经满六十六岁了。”我十分惊讶:“什么?我还一直将你当青年作家呢。”他在电话里哈哈大笑:“四十年前的青年作家。想当初你在《人民日报》最早发我诗的时候,不也才是三十多岁吗?”是啊,华年远去,岁月催人,不觉都在风风雨雨中蓦然步入老年行列。按现在流行的分类标准,他还只能是“年轻的老同志”。而他的心态、他的精气神情依然鲜活旺盛,同“老”字远远沾不上边。他还有既宏伟也迷人的创作计划,要写系列的云南民族文化风情的散文,要继续写云南的山、云南的水、云南的风、云南的云、云南的人,那是永远写不完的。彩云冉冉,碧水潺潺,那支婉转多情的歌里怎么唱来着?‘‘妹象月亮天上走,天上走,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
  (《漂泊的家园》,张昆华著,2004年6月云南人民出版社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