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2期

“张春桥挨打”之我见

作者:刘 金




  先释题:“我见”,不是我看见,而是我的见解。
  读了王科的《张春桥挨打及其他》(《文学自由谈》2003年5期),我忍不住也想说点自己的看法。
  我以为,一件旧事,好像一本古书。经过多年流传,会产生几个不同的版本。弄到后来,究竟哪个版本是真,哪个版本是假,也很难说得清了。而王科先生,在否定了陈鲁民“绘声绘色的描写怒打张春桥一事”之后,自己也具体地描写了萧军“约定在徐家汇河的南面的菜地里与马吉蜂比武”的过程。我却觉得,王科的描写,并不比陈鲁民的更可信。甚至,更不可信。因为,过去传说的,一直是张春桥要和萧军在鲁迅墓前决斗,而不是萧军和马吉蜂在徐家汇河(按:上海似无徐家汇河)比武(按:不是决斗,而是比武,亦奇)。
  这里,请允许我把话头稍稍扯远一点。
  “四人帮”恶贯满盈后的第三年春,上海开一个批判张春桥的大会,有关部门约我在大会上发个言。我连忙跑去和李俊民前辈商量。我希望他能提供一些批张的材料,搞一个联合发言,由我整理成文,请他到会上去讲。他不赞成联合发言。却把他所知的有关张春桥的情况,全都讲给我听了。且慢,这里还得先介绍一下李俊老的情况。李俊老,原名李守章。他是大革命时期的共产党员。大革命失败后,他来到上海。以上海为立足点,去南通老家农村,做发动农民的工作。不久,以农民运动为题材,写了四个短篇,题为《跋涉的人们》,由北新书局出版了。次年,鲁迅作《我们要批评家》一文,列举了他认为“总还是优秀之作”的柔石的《二月》等七部作品,而《跋涉的人们》名列第一。
  话扯远了,赶快回到本题来吧。
  李俊老说:“张春桥这个人,我是早就有所了解的。早年,我在济南,他也在济南。当时,济南有个叫‘华蒂社’的小团体。我知道,这是国民党‘中统’特务的一个外围组织。可是张春桥却同它搞在一起。这个问题,不知后来他向党组织讲清楚没有,左联时期,张春桥在上海,不知怎么一来,成了‘左翼批评家’了。1935年8月,由鲁迅作序并收进《奴隶丛书》的萧军的小说《八月的乡村》出版了。鲁迅在序言中给了高度的评价。不料,躲在上海租界里舞文弄墨的张春桥,却化名狄克,写了一篇题为《我们要执行自我批评》的文章。说是:‘有人说,田军不该早早地从东北回来’。因为,小说‘里面有些还不真实……田军还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小说‘技巧上,内容上,都有许多问题在,为什么没有人指出呢?’”
  李俊老说:“鲁迅先生看到张春桥这篇文章很生气,立即写了《三月的租界》一文痛斥之。张春桥读到鲁迅这篇文章大概很光火,但他又有什么办法?看来只好隐忍不言了。隐忍之余,却迁怒于萧军。”
  李俊老说:《三月的租界》作于4月16日,发表于五月号的《夜莺》。10月19日,鲁迅不幸去世。鲁迅安葬不久,张春桥就通知萧军:约定日期,在鲁迅墓前同他决斗。萧军如约前往,而且提前到达。一会儿,张春桥来了。他看见鲁迅墓前站着个关东大汉,是萧军。他大概是怯斗了,掉头就走。所以这次由张春桥挑起的决斗并没有斗成。
  后来,不知何故,这个批张大会没有开成。但李俊老关于张春桥的一席话,却深印在我脑子里,至今记忆犹新。
  1986年10月,绍兴市隆重纪念鲁迅逝世五十周年,邀请了京沪两地许多当年与鲁迅有交往的人参加。其中就有萧军。一天午后,我走出宿处,抬头看见天井那边,萧军正从阶沿走下来,急忙过去打招呼。他随和地笑笑,指指天井里的一张石桌和几个石凳,说:“就在这里坐坐吧。”他和我在石桌前相对坐下。我迫不及待地说:“在读初中时,我读了您的《八月的乡村》。写得真动人啊!”说了这一句,我忽然想起李俊老说过的张春桥要和萧军在鲁迅墓前决斗的事。忙说:“李俊民——就是鲁迅在《我们要批评家》一文中列举的七本“总还是优秀之作”的头一本《跋涉的人们》的作者李守章。他曾对我说过:鲁迅逝世后,张春桥约你到鲁迅墓前决斗。但一见您高大的身影,他就自知不敌,溜走了。有这回事吗?”萧军略一沉吟,说:“我不记得有这回事。”萧军的回答出我意外。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怎么叫“不记得有这回事”呢?如果真如王科在《张春桥挨打及其他》文中所说,那次所谓决斗完全是“以讹传讹”。“萧军先生从未认同过”。那么,1986年在绍兴招待所天井里,萧军也完全可以对我实话实说:有这回事,不过不是张春桥约我在鲁迅墓前决斗,是我约马吉蜂在徐家汇南面的菜地里比武,张春桥则是陪马吉蜂来的。而不必推托说:“不记得有这回事”?再者,按李俊老的说法,是张春桥记恨鲁迅的《三月的租界》,迁怒于萧军(田军)鲁迅逝世后,约萧军到鲁迅墓前决斗以泄愤。这是可以理解的。而萧军,仅仅因马吉蜂讥讽他“封建迷信”,就“找上门去”,要和马吉蜂到菜地里“比武”,就奇哉怪也,不可思议了。
  因此我以为,比较起来,还是李俊民前辈所说,比陈鲁民和王科所说更合乎情理,更可信一些。眼下阅读许多文章,常见的“传言”批驳“传言”的现象。这样做,不必费力考证史实,省事固然省事,但令人总起疑心,又于事何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