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2期

文学的欢乐节目

作者:叶延滨




  不知你注意到没有,文学界的热点最近发生了感官性的变化。直截了当地说吧,早些年的热点是“批判性”的争鸣,是围剿式的战斗与斗士的痛苦。其后的热点是“论争性”的论辩,是自以为是的渲泻和文学史高地的争夺。近些年,文学的热点,呈现“狂欢性”的热闹欢乐,这是文学从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从文学界小圈子沙龙里的文学高地,转移了部分主力到商品经济第一线。同时,商业介入文学,也使其认可自己的商业价值的体现——时尚化。时尚化文学在过去的一年,有那些欢乐节目呢?
  欢乐之一,各式各样的年选,选出各式各样的作品,为一年的文学创作做出各种不同样式的团年饭。在这各种各样的选本中,最有时尚特色的是各类“排行榜”。除了公开标出的“一个人的排行榜”,还有各种没有标识,确实又十分另类的个人选本。个人选本自古有之,不必少见多怪。强调个人又突出排行榜,就十分欢乐了!我们知道,排行榜方式是商业运作中,对大众趣味的确认;也就是说,以销售量(大众认可)作为优劣的排列顺序,换言之,排行榜是大众的,并非个人的。以个人喜爱遮蔽大众和取代大众,这的确是一种欢乐游戏。
  欢乐之二,媒体直接进行文学评选活动。过去的文学评选多是在文学界自己的专家和业内人士中进行。近年来,媒体作为商业运行的主要媒介,也逐渐介入各种各样的文艺活动中,演艺圈首先与媒体结盟,所有的演艺人士,对媒体又爱又恨。作为一个重要信号,《南方都市报》以高额奖金介入一年一度的文学评选。尽管,文学圈并不都认可这家媒体进行的评选活动,却有《中华文学选刊》跟进,组织一些媒体人士进行的年度评选“文学先生”“文学女士”活动。据报载,其主要策划者十分直率,明明白白告诉大家:是娱乐性的!
  欢乐之三,文学界爆出一些最可疑的事件,而且大多是有头无尾没有结果的事件,比方说最畅销的小说是某某,比方说最高的影视改编费是某某先生某某女士近期还没有出版的某某作品,比方说某某的小说刚一上市就有多少种盗版版本!
  欢乐之四,最忙碌的是爱打官司的作家,一是爱把别的作家告上法庭的作家,二是容易被别的作家告上法庭的作家,这两类作家都会成为当年的欢乐英雄候选人;选入《年度文学事件》或“年度最有争议的作家”。
  欢乐之五,最出位的出场方式,过去一年美女作家不再吸引眼球了,闹了一位“美男作家”。我想准不是这位作家的本意。因为强调地说女人是美女,是夸她。因为强调地说男人是美男,是在骂他。因为男人出卖朋友出卖良心都还照在这个世上混得下去,但一说男人出卖色相,就没得戏了。这不知道谁在谋害这位年轻人,够阴的了。
  欢乐之六,网络文学自由发挥,越另类越有眼球,最另类的一位女士直接把自己的性爱日记上网。日记的属性是个人隐私,一旦公布就有创作的成份。木子美把自己婚外性伴侣也公布上网,一度成了最当红的网络写手。这场欢乐游戏中更有强手,据《文艺报》载,一家性用品公司将这位女士的姓名注册为安全套商标,后来大概想到没有人敢用这种牌号,于是转让给一家老鼠药厂当鼠药商标。
  欢乐之七,最精彩的论文是论自己。最近读到几篇论文,在纵论文坛各路英雄时,最重要一段和最主要的论述是论自己的理论给文学界提供了何等重要的贡献。前些日子,有人说批评界有个“互相抚摸”的小圈子,现在看来还是“自摸”的麻将高手。其实,这也说明,写文章者确也是批评界值得一提的人,受到冷落,偶尔自摸,也是新时尚,不足为奇。
  欢乐之八,最酷的“秀”,退出作家协会。最近有几位作家朋友对作家协会有意见,退出作家协会,一时间成为媒体风云人物,使他们的退会成为一次“时尚秀”。我想这不是这几位作家的初衷,都是媒体炒作出来的节目。一炒作,这些作家成了过去一年文学欢乐节目的嘉宾。同时,也显出作家协会分量,潜台词是:“敢给作家协会叫板,牛!”有人说,这是变相给作家协会捧场,没有人证实。
  ……
  文学的欢乐节目作为时尚还不止这些,同时也还会继续出现新的欢乐时尚。欢乐时尚就是时尚,不可简单地追捧,也不必以好坏划分。我建议大家以欢乐的心情去看待这些时尚,然后该干什么,仍去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