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6期

论剑华山一条路

作者:董 健




  金秋季节,著名的金庸先生,在众多金迷的前呼后拥之下,以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气势,“登”华山而“论”剑,好不风光!单是这“金秋”、“金庸”、“金迷”三“金”为“鑫”,就颇有象征意味。鑫者,银子丰盈也。不知金庸及金迷们有否进项,反正连被邀而至却又被临时拒之门外的南京大学王彬彬教授,是分到了一笔不须出场的“出场费”的。当然,主其事者必为此有一大笔付出。这流水般花出的钱,不知是上边拨款还是民间赞助?我在前文中把“登”字加了引号,因为金庸德高望重,并不以“足”登山,而是坐在以“足”登山的“苦力”所肩抬的滑竿上上山的。我在“论剑”的“论”字上也加了引号,因为从他们论的内容来看,实在是贫乏、浅薄,令人失望之至。
  但我也有一点收获,是又一次领会了“作秀者必虚伪”的道理。过去,不少人说金庸善作秀,我将信将疑;有人说他虚伪,我则不信。我和他老人家有一面之缘,他给我的印象是谦和、热情、诚恳。那是两年前,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在一个场合遇到了金大侠。金说,很多政府、企业单位都邀请他去演讲,他不想去,倒是很想到南京大学去看看。这样,他就来了。校长办公室通知我说:“金庸是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你作为我校的文学院院长,今晚应请他吃饭,然后陪他与学生见面。”这给我出了一个大难题。我尽管喜欢读大侠的小说,而且认为他的武侠小说是在他们那个“圈子”里最好的,是一种很好的文化消遣品,但他与真正的文学、与大学的教育似乎没有多大的正面关系。那时我刚刚接受了《金陵晚报》记者的采访,我的观点已经发表。我特别指出,我们南京大学,从上世纪20年代的东南大学、20—40年代的中央大学,直到1949年以来的南京大学,一直保持着严谨的学风与学问之道,我们从来没有、今后也不会聘请金庸这样的武侠小说家任我们的教授,更不可能聘之为文学院院长了。有我这番言论在先,我怎么与金大侠见面呢?我觉得有些尴尬,请辞再三。但校方出于“对等”的原则,坚持要我出面。这样,我们就一起吃了一顿晚饭,饭后我陪他到大礼堂向学生演讲。
  见面时,金庸的谦和之态立即打消了我的尴尬。他说:“南京大学是学术重镇,仰慕已久;诸位先生是大学问家,敬佩……”说得我心里热乎乎的,甚至对前几天在报纸上说他的那些话,有些愧疚。言谈间,我也感到,他似乎早巳知道了我那些言论,所以他一再“淡化”他作为武侠小说家的色彩,而强调他是“历史学家”、“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他递上名片,说:“请不要叫我金庸,我是查良镛,我是研究国际关系史的教授。”晚上的演讲,同学们希望他讲讲武侠小说,他坚辞再三,而他要讲的题目却是:《南京的历史与政治》。结果,他的演讲还不到一半,听众就起哄、鼓倒掌了。一位历史系同学告诉我:“这报告的学术水平连我们系的副教授也达不到。”台下一片叫声:“我们请你讲小说!”金庸急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我担心出乱子,叫主持人请同学以向大侠提问的方式,稳定大会秩序。于是金大侠在提问中度过了难关。没有一个人提问什么“南京的历史与政治”,人们提出的仍然是关于武侠小说的,还有是关于他的爱情生活的,等等。只有这时,我们的金大侠才恢复了侃侃而谈、游刃有余的“作秀”。看客们看作秀,也大多得到了满足感。有的向他表示敬意,有的围着他叫他签字。
  怎么说“善作秀者必虚伪”呢?我多年研究戏剧,戏剧讲的是“假定性”,以“假”见“真”。舞台上演的都是假的,人们也知道是假的,但“假”之中表现了“真”——好戏都有极深刻、极真实的精神内涵、生活体验、历史教训。但在现实生活中,就不同了,那逻辑恰恰倒了过来。你如果善于做戏、表演也就是作秀的话,人们就只能看出你的虚假来。生活中是不能当演员的,连古人都知道“礼者,伪也”。有些人看似正人君子,表演得很好,一联系实际,他的虚伪就现出原形了。就说这次“华山论剑”吧,主其事者本想容纳各种不同意见,以提高学术的涵量,所以特地邀请了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彬彬参与其事。但王教授赶到后,被告知不让他参加,但一切待遇不变。据说是有人打了招呼:“不希望有不同意见出现”。谁打的招呼呢?活动组织者本来就是想有不同意见,才邀请了王。难道是有关领导为了“尊重”金大侠而下禁令?难道是金庸本人“不希望有不同意见”?都不便猜测。我只记得上一次在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节目中,王彬彬对金庸那些“大不敬”而实际上颇为深刻的评论,尽管使那些金迷们恼羞成怒,但却得到了不少有新思想、新观念,也就是有理性和启蒙意识、批判意识的人的赞同。尤其是王教授的《文坛三户》一书,对金庸与金迷现象更有学术层面上的分析。这些金大侠当然心知肚明,不愿意有人到场来干扰他作秀的快感,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仍希望这不是出自金大侠的“指示”,如若这样 ,岂不连起码的“侠气”也一扫而光了。
  最令我吃惊的是,在这次活动结束之时,金大侠居然高风亮节地说:“这次活动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没有听到不同意见。”我的天!鲁迅说,当他把事情尽量想象得更坏一些时,往往事情坏的程度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想。中国的有些文化现象和“文化人”,不剥掉三层皮,不放到理性的硷水里煮三遍,你是看不清真面孔的。“华山论剑”是金钱与精力的浪费,但我感谢它给我上了一课。
  常言道,自古华山一条路。登华山论剑,不确定因素多多。弄不好,是很容易出洋相的。祝金大侠长寿!祝王彬彬健康!我希望能有人组织一次金王对话,许多人一定是热心观众。
  2003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