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5期

有多少书评为读者负责?

作者:王国华




  不可否认,在今天,报刊杂志的读书版面正在越来越多地对读者的阅读倾向乃至阅读习惯起着引导作用。每天出版的书数量巨大,五花八门,而读者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像原来那样到书店沙里淘金,已经变得近乎奢侈,也正因此,读者对报刊(如今,一些电视台也开办了读书栏目)读书版面的依赖性逐渐增强。但是他们是否能想象得出,这些各种各样的书评、作者访谈、“普通读者”的读后感以及图书销售排行榜,有多少是真正为读者负责的呢?
   这个感受首先来自我从网上看到的一则书评。在这则书评的最后,写着这么一句话:“欢迎全国各报刊书评版编辑转载,请将见报稿邮寄我处,我们会给予相应的报酬。”落款是某市某公司。编辑用了别人的稿子,按规定是要付稿酬的,哪里有用了别人的稿子非但不付酬,反而得到报酬的道理?需要说明的是,这则书评里介绍的是当时十分走红的一套书,而全国很多报刊(包括我们这个城市里的一家报纸)都发表了这则书评。可以想象得出,这个“某公司”,一定是此书的指定推广单位。既是公司,是做生意的,当然无利不起早。背后有什么猫腻,不得而知。事实上,不仅是推广公司,就是作者本人也都在做着同样的事,除非你出书只是为了孤芳自赏。一个在圈内公认的套路是:一本书出来以后,作者组织几个朋友写几篇所谓的“书评”(大部分是吹捧的,如果想把名声扩大一些,也可以找几个人骂一通),然后通过各种关系拿到报刊发表。这是小打小闹,“大闹”则是由书商组织稿件,有计划有规模地炒作。当年,有一本书叫做《学习的革命》,推广者就号称要花一个亿来进行推广。所谓推广,不过就是做软广告和硬广告,这么多钱都进了谁的腰包?反正没有进读者的腰包。相反,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钱自然需要打到书价中去,还是由读者来掏。此后还有多少书是按照这个套路做出来的,我们也不知道。我们惟一可以确认的是,举凡畅销的图书,背后人为操作的痕迹越来越浓。事情常常是这样的:某一天,一个莫名其妙的作者写的莫名其妙的书,其封面忽然一下子出现在全国各地的报刊上,捧煞的和骂煞的书评铺天盖地而来,接着,这本书就走上了各家书店的柜台。你放心,如果你买下这本“畅销书”,一定是连这本书的“推广费”一起付了。
   在书商和作者忙碌的同时,书店也没闲着,那些日销售额巨大的书店不仅是销售终端,更是推广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就像百货商店要给一些品牌家电做广告一样,书店也会为一些所谓的“畅销书”极力鼓吹,他们倒不一定想从书商那里分一杯羹,但是,单单卖书的利润就足可以激励他们下血本进行接续宣传了。大书店都有所谓的“排行榜”,对很多读者起潜移默化的催眠作用:这本书畅销,你不买,你就没品位。书店提供给报刊杂志的排行榜本身就是一种评价,是文字书评的补充。而排行榜是谁制定的,根据什么制定的,公信度有多大,没人去问,没人追究过。
   书商和书店所对准的读书版的主持者,在这个推广流程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他们能否公正客观地为读者负责呢?这跟个人品位有关,跟个人人格亦有干系。而我们见到太多的读书版面充斥着完全个人化的、小圈子化的同时又是无聊无趣的宣传资料。这其中,有的已经成为书商操纵的玩偶,有的则是因私心囿于自己生活圈子里,利用公众媒体谋个人名声或实惠。因此,这样的版面最终能为读者提供多少有用的东西,确实需要打几个问号。
   在这里,我们不能说图书的推广完全是资本的较量,但金钱在图书推广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却是不容质疑的。操作者考虑的是流行因素,是销量,而对读者的影响、教益、对社会的贡献,则无需考虑太多。现在看来,惟一能被信任的,倒是为数众多的民间书评写作者。他们有个人的好恶,品位也高下不齐,但他们是没有被利益污染的一个族群,他们评价一本书,首先是因为自己被触动,捧也好骂也好,基本上是个人真实的感受。他们只对自己的心灵负责,而不唯书商和作者的马首是瞻。即或有偏颇之处,也会因被这原始的质朴而纯洁。更重要的是,民间书评写作者意见纷繁,会相互补校和修正,从而提供给读者相对准确、客观的评价。但可怕的是,已经有书商和作者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在尽量把自己的吹鼓手伪装成民间书评写作者的姿态。商人总是见缝插针、有缝可钻。而到底谁该为纯粹意义上的读者负责,谁愿意负责,谁思考过这个问题?现在看来,还没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