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4期

“新雅”里的文人

作者:朱金晨




  无论是春日还是秋天,只要有暇,常常会邀上几个诗朋文友,刻意去上海南京路上的新雅饭店小坐几个时辰。
  中国各地的饭店,这些年来走南奔北的,我也见识了不少,但能像新雅饭店有着悠久历史,有着文化品味的屈指可数,能与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那么多大牌作家有着不解之缘,留下文坛佳话的,唯独新雅一家了。
  我去新雅,与友人小酌,自然是冲着这浓浓的文化气息而去的,能让你品出味道、体会韵味的是这里独具的人文文化,那种只能让人感觉,而一时又无法言传的,非得有几十年文化沉淀才能散发的浓郁气息。
  一般人肯定是很难想象的,一个酒家,既没有装饰考究的欧式咖啡座里用小磨咖啡特意冲制出来的那种异国情调,也没有古色古香所谓正宗的中国茶文化,上世纪二三十年却竟然会留住那么多大文人的足迹与他们的轶闻趣事。
  在鲁迅于一九二八年三月二十八日这天记下的日记里这样,写道:上午同方仁往别发洋行买《RUBAJYAT》一书,五元。往北新书店交小峰信并稿。在新雅茶室饮苟茗,吃面……在鲁迅的日记里,还有好几处提到上新雅与友人小聚的笔墨,其中一则记载了他曾应当时任大江书铺总编辑陈望道之邀,到新雅去赴宴的情况。可见那时的新雅名声很大,早已成了文人雅集之所。
  巴金也曾谈到他与萧珊之恋时,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我们是1936年第一次见面的。那时萧珊写信给我,说有些事情要找我谈一谈,约我在新雅饭店见面。怕我不认识,会闹出笑话,便在信里附了张照片给我……”
  那天上午,巴金先到了“新雅”,他在二楼选了间对着楼梯的厢房,叫了菜,过了一会儿,照片上那个有着一双明亮大眼,梳着童花头的女学生出现了。她一眼认出了巴金,快活地笑着,像见了熟人似地走了过去:“李先生,你好早啊!”
  说来也很有意思,连风流才子郁达夫与王映霞的初次订交,现代诗人戴望舒和穆时英的胞妹双双隐入爱河,人约黄昏后,都不约而同地将“新雅”作为约会晤面的地点。
  在新雅呈现的这样文化景观确实是一般人不可想象的,如果知晓新雅历史也就不足为怪了。那时候上海的大饭店还是不少的,文人们情钟于此,因为这里堪称为上海最早的文艺沙龙。最早开设在北四川路上的新雅,据说规模也不大,仅是一间单开间的两层楼建筑的广东茶室。说是茶室,又不全是茶室,创建人南洋归侨蔡建卿在经营中吸受了西方咖啡馆的某些做法,不仅经营清茶还兼售咖啡,加之布局颇有新意,服务十分周到,虽说这茶室中西兼有,不伦不类,但它的独具匠心地别开生面,尤其是让客人产生一种亲和力,久而久之就吸引了文坛上许多爱坐茶馆,却又不满上海滩上旧式茶馆的一些人士,如大名鼎鼎的邵洵美、冯雪峰、张若谷、林语堂、叶灵凤、施蛰存等。这里逐渐成为上海文化界人士相聚之处,而又由于新雅茶室也常在这些文人的笔下出现,时见报刊,便愈发出名、蜚声沪上。
  文人们兴会新雅店家,与其说是享受中西饮食文化,还不如说更是为了享受“新雅”提供的独有的情调与氛围。在上海的餐饮史上,蔡建卿也是个不可多得的生意人,很有自己的一套生意经。他为了保证烹调质量,数次不辞辛苦赴广州,请来高厨坐镇厨房,对菜谱上的菜名,也一改广帮讲究艳丽词句的旧习,做到名实相符,并附译英文以方便外侨,其实想之周全,用心之良苦,已领先不少同业。菜馆的其它用具也都十分讲究,购置的银台面、银茶壶、银夹子,都是当时市面上最高档的,而且,即使小到定制一只茶几、座椅都须经过蔡本人的反复推敲与精心揣摩。每当店里来了贵客外宾,他都要亲自奉上一道名菜,还让厨师长上台打抬呼,最后还要赠送对方一副印有“新雅”字样的作为珍藏品的筷子。在三十年代,新雅在蔡建卿的策划下,还曾一度亮出一个“怪招”,那就是以“欢迎参观厨房”来吸引了不少顾客,一时震撼了上海的餐饮业。他的这些招数,自然更赢得了文人的心。可见,这位蔡老板能将“新雅”从北四川路后来扩展到南京路,事业越做越大,不是偶然的。
  讲究服务,讲究环境,但饭店最终还是要以自己的名牌菜肴来招徕广大顾客的。新雅的看家菜不少,早巳脍炙人口。我在新雅招待友人,为他们点菜时,非得点一盘不见水、不见油、不见芡、镬气飘逸的“清炒河虾仁”。这可是这里的看家菜,浅白桃红,晶莹剔透,只只如龙眼一样,及至慢嚼细品,鲜滑爽口,回味无穷。新雅清炒河虾仁素有“远东第一炒”的荚誉,且不说名厨的精心烹调,仅选料就十分严谨,河虾远来自苏北建源,每年端午上市的,每500克50只左右的青柴虾。据说,在蔡建卿时代,清炒虾仁的虾源是和上海的自来水公司订有长年合同的,在吸水上池的巨管中吸进的河虾每天都归新雅所有,再从中择优而选……可惜这项合同后来随着江水的污染而自动中止了。什么时候,江水能够一如上世纪三十年代那样变清呢?吃不吃虾对于我辈来说倒是无所谓的,水变清了,建设一个生态城市才能使得上海与世界接轨。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一盆清炒虾仁足已体现新雅人的经营理念,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将优良的传统一代一代相袭下来,这已是不成文的规矩了。炒虾仁的原料一定得是河虾,而且每500克是50只,又非是苏北当地的青柴虾不可;难怪不少文人会在文章中写到此菜。在食客群中,文人是最挑剔不过的了,能够赢得他们的首肯不是易事。当然,更多的当今的丈人前来新雅问座,还是如我这般带着二种“怀旧”情愫而来的。
  那天,我去新雅采访,办公室李珏小姐接待了我,并送了一本他们编印的《食在新雅》一书。在书中,我见到了不少熟悉的同仁、丈友,更是平增了许多亲切。其中有位胡根喜,就是写《老上海》的那位,是我多年的老友。刘绪源,文汇报特稿部主任,与我在一起共过事,还有彭新琪女士等,皆是我的联系多年的作者。他们与新雅也有交往。我没有想到过,尤其是何满子先生,更是我平生敬仰的一个文坛上的“高人”,他从不要求去加入作协,至今不填入会表格,用他的话来说,我本来就是一个作家。他平生所写的文章,大多皆为“快意人生”。如今,他也来凑这场“热闹”,可见新雅的吸引力实在之大。何先生的“话题围绕着新雅”,也因为新雅这家饭店会引起他在人生中不少回顾,有的回顾甚至是刻骨铭心的。在这里,环顾左右,仍有不少岁月留下的痕迹,可当年同在这里或是笑谈人生,或是把酒话别的那些斯人早已不在,能不欷献,能不感叹,旧地重游又能不动情吗?
  大凡来到新雅的文人,皆会像何先生陷入这种怀旧的情绪中,我也不例外。总会油然想起“文革”初期时,应上海的一位诗人陈晏相约,那是我第一次到新雅,陈晏是个老上海,非要请我这个刚“冒尖”的青年诗人吃顿片皮鸭,于是我就欣然前往。那是我第一次来到新雅饭店。谁知到了新雅门口,正遇红卫兵南京路上“大扫四旧”,要砸“新雅”的牌子,弄得我们一行很是扫兴,最终片皮鸭没吃上,还带回了一肚子不愉快。可叹现在陈晏早已仙去了,不然真该好好请他来新雅吃上当年我们无法吃到的片皮鸭。与此同时,我也想着当年。“造反有理”的那些红卫兵,现在在什么地方生活,若有可能也想请他们到新雅来一遭,告诉他们新雅的金字招牌是砸不倒的,她的名牌效应早已铭刻在她七十多年的漫长历史上,而且延伸到人们的心里了。在这世上,有着那么多文化人与她有着说不清、也道不明的千丝万缕的关联,不是创造了奇迹又是什么!诚然,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互通有无的,正如女作家张华所说的那样,新雅给文艺界的人生,留下一份温馨而浪漫的回忆,文化人同样也为“新雅”增添了一份魅力和神秘。
  如果说七十多年前第一位发现“新雅”,并在作家圈子内广为揄扬的那个著名文人林微音,(这位海派男作家,与京派女作家林徽音仅一字之差,且字形十分相似,终于让那位“不敢掠人之美”的京华才女不得不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林徽因”,以免鲁鱼亥豕之误。)当初看中的是茶室的格调、典雅、布局有所创意;那么现在的中外文化名人到此追求的是那种既有高品味的文化情调又充满现代气息的氛围。在这里,传统与古典是那么地和谐,继承与发展从不排斥,浪漫与现实显得亲密无间。
  可以想象出,有“中国摄影泰斗”之称的郎静山1994年10月应邀到沪参加国际影展开幕式期间,以103岁高龄最后一次到新雅旧地重游的那份心情。当年由于他帮忙找到了“虎标万金油”上海永安堂经理来新雅入股,新雅老板为了表示谢意,特将楼上一间餐厅辟为“静山茶座”。从此,那时的每天下午2点至5点“静山茶座”便成为沪上摄影家们聚会的场合。
  也可以想象出著名荚籍华人陈香梅女士如今来到上海,面对富丽堂皇的新雅饭店的现代建筑,脸上所带的那种表情。40年代抗战结束后,她的丈夫、美国飞虎将军陈纳德曾多次从云南、新疆等地为新雅空运火腿、哈密瓜等,一时引来食客无数、门庭若市。
  说来也是怪,我与新雅的渊缘,并没有别人的那么深长,别人是深深的河,我只不过是一条浅浅的小溪,但每来一次,总会在心中翻起汹涌的浪花,想得很多很多,也想得很远很远。有回忆也有展望,有辛辣也有香甜。坐在那般如诗如画的迷蒙的灯光里,你总会想起什么,要说点什么。
  不是吗,“新雅”给我们这座城市添增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让生活在这个现代大都市的我们,为拥有这样的一座大饭店,而感到生活的芳香、岁月的多彩。不知有关方面有无这样的打算,编写一本文人与新雅的故事,这肯定是有卖点也是有看头的好书,这世上哪里去找能给你讲述这么多文化人故事的大饭店……
  据现今还健在的著名作家施蛰存回忆的那个“举止有些怪气”的林微音,东不去,西不走,怎么偏偏会走进新雅,就此开了上海滩文人相约新雅的先河。听说此公在夏天,经常穿一身黑纺绸的短衫裤,在马路上走。有时左胸袋露出一角白手帕,像穿西装一样。有时钮扣洞里挂上一朵淡雅的马兰花……
  读过他的不少文章,写新雅的也有几篇,行文十分简洁、朴实,越读越感到文不如其人了。于是在新雅,在与友人小酌中,离不开有关他的话题,说来道去,见怪不怪了,谁让他是文人中走进新雅的先驱者!因而他的怪气,有时反而让人感到有点可爱了。写新雅与文人,仅是林微音一位,足可写成一本厚厚的书。
  又有一段日子未去新雅用餐了,那里一定又会与时俱进,多了一些文人的故事、文人的传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