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新四军第一冤案

作者:蒋同明 储祥林




  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书记张国焘,在红25军中借肃反排除异己,迫害了曾中生、邝继勋、许继慎等大批优秀指战员。据徐向前回忆,红四方面军有2500多干部在运动中被肃掉;百分之六七十的团以上干部被捕或被杀。高敬亭对张国焘的所作所为也不赞成,1932年12月,他与中共鄂豫皖省委书记沈泽民联名写了《关于反四次围剿及坚持斗争情况给中央的报告》,向中央揭露了张国焘的有关错误及严重后果。3年游击战中,红28军虽遭受重大损失而不溃散,与高敬亭改变了张国焘的错误做法也有很大关系。他大胆起用了不少因肃反留在苦工队的干部,又把苦工队变为2营。被撤去师长职务、正在做苦工的林维先,高敬亭认为他有军事才干,果断地起用为军部参谋、特务营长。
  还有红82师政委方永乐之死,一些书刊上绘声绘色地介绍,说是因高敬亭的肃反,致使他在战场上有意把身子暴露给敌人而牺牲。这种说法,若方永乐在天之灵有知,他绝对不会同意。护儿山战斗前,一些被肃反的人招供方永乐是他们同党,高敬亭一直持怀疑态度。在护儿山这场关系红28军生死存亡的战斗中,高敬亭十分信任地委方永乐重任,先让他指挥82师战斗,关键时刻又让他掩护全军转移,在即将完成任务向后转移时,方不幸被敌人一颗子弹击中。高敬亭当时悲痛欲绝,当年参加战斗的不少人写文章都谈及了此事。说方永乐故意让敌人击中,只能是主观臆断而已。
  党中央、毛泽东对高敬亭问题始终持慎重态度,始终坚持团结为主的方针。鉴于高敬亭与王明、项英、戴季英等存在的种种矛盾,中原局曾向中央提出过处理高敬亭3点意见,也完全符合慎重、团结的精神。1943年周骏鸣在延安党校看戏,毛泽东对他说:“周骏鸣,高敬亭不枪毙,送来延安学习好不好?”反映了毛泽东对高敬亭的怀念和反思。刘少奇也对周骏鸣说:“不让出大别山,不是更好嘛,有这块根据地,跟敌人斗争不是更有力量吗?到路东没有基础。”如果高敬亭和土生土长的4支队不出大别山,那么,解放战争中,就不会出现“中原突围”和刘邓“挺进大别山”了,革命形势发展将会更快更好。同年秋,党中央又电询:我们要送高敬亭来延安学习,你们为什么要杀他?要查清原因报告中央。
  针对新四军在处理高敬亭问题上的严重失误,中央提出了批评。叶挺得知中央曾经有过对高敬亭采取过渡办法的指示后,心情十分沉重和后悔。邓子恢、张云逸是“反高斗争”负责人之一,在一次新四军军部会议上,二人分别总结教训,主动承担责任,并且引以为咎。
  毛泽东于1975年12月14日亲笔批示说:“请军委讨论一次。我意此案处理不当,其责任我怀疑主要是项英。”1977年4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下发了平反通知书。198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合肥接了高敬亭夫人史玉清和女儿高凤英,他对高凤英说:“你有一位好爸爸,要向他学习。”“如果有人认为平反后还应有尾巴,那是错误的。”1989年6月,方毅副总理、万海峰上将、林维先中将,主持召开了高敬亭遇害50周年纪念会。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