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4期

黄骅古贝壳堤

作者:任海燕




  【关键词】黄骅;古贝壳堤;自然遗产
  【摘要】黄骅古贝壳堤位于河北省黄骅市沿海,由6条堤组成,为“世界三大古贝壳堤”之一,其发育规模、时间跨度和包涵的地质古环境信息为世界所罕见,在国际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简要介绍了其现状及保护情况。
  
  黄骅古贝壳堤位于河北省黄骅市沿海,总面积为117万平方米,其中核心区面积10万平方米,位于张巨河村以南,后唐堡村以北,为重点保护区域;缓冲区面积35万平方米,实验区面积72万平方米,由6条贝壳堤组成。这6条贝壳堤均与现代海岸线平行,代表不同时代的海岸位置,根据离海远近,自西向东依次命名为1~6号。
  1号沈庄—东孙村贝壳堤,位于黄骅市东南侧,北起沈庄,向南过孙村南延约1.5公里;2号苗庄—同居贝壳堤,位于黄骅市东南约3公里处;3号许官—武帝台—沙井子贝壳堤,从中捷农场三分场境内通过,北起天津巨葛庄,南抵黄骅的许官,多呈埋藏状态;4号脊岭泊刘洪博贝壳堤,位于黄骅关家堡以西的脊岭泊西侧,绵延长达3公里多;5号歧口—狼坨子贝壳堤,分布在黄骅现代海岸高潮线,呈东南—西北走向;6号歧口—赵家堡低潮贝壳堤,位于歧口高头村至赵家堡向海2.2公里的低潮滩。
  
  贝壳堤是由生活在潮间带的贝类死亡后的硬壳经波浪搬运,在高潮线附近堆积形成的。它是海岸变迁和海平面变化的真实记录,可为研究古海洋变迁、环境变化趋势提供天然底本,对于海洋科学研究及预测今后的环境变化趋势,为各级政府制定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黄骅曾是古黄河的入海口,黄河所携带的丰富营养使这里成为贝类的理想栖息地。随着黄河入海口的变迁,大量的贝类在大海的作用下破碎乃至变成粉末,被冲积成独特的贝壳堤坝。据考察,最西面离岸最远的1号堤形成至今已有6150年,最东面的6号堤至今仍在潮起被淹、潮落出露的低潮滩上,形成至今只有1030年,两者相距30公里,年龄相差5120年。这6条贝壳堤说明,6150年以来黄骅海岸线始终处于剧烈的变化之中。
  古贝壳堤还有护岸作用和一定的经济价值。这些由贝壳、无孔虫、介形虫、藻类为主要成分的古贝壳堤可以防止风暴潮造成的海水内侵,还可以阻隔盐碱渗透,保护堤内的农田。其中6号堤北起天津,南接海兴,长约60公里,曾是一道不可多得的天然海挡。它高约2~3米,东西宽约1500米,上面长满了酸枣树,还出产沙参、麻黄、枣仁、土元等多种名贵药材。由于植被繁茂,这里也成了狐狸、獾、野兔的乐园。堤上沙层疏松,有利于雨水蓄积,随便挖一个坑就会有水源源不断地渗出。这道贝壳堤不仅替渔村挡住了大潮,而且也是渔民的天然航标,在遥远的海上,渔民们远远地看到这条绿堤,就如同看到了温暖的家园。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当地沿海群众对古贝壳堤内在的科学价值不了解,作为成本低廉、开采容易的天然饲料添加剂和建筑材料,贝壳堤被大量采挖,甚至造田,致使黄骅市境内的6条古贝壳堤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地面部分大多已不复存在,仅存后唐堡至张巨河之间近千米的部分堤段。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李保田说,上世纪80年代古贝壳堤的宽度还有70多米,现在仅剩下30多米,长度也在减少,所以对这一自然遗产进行切实有效的保护迫在眉睫。
  1995年,全国人大代表陈超英等在全国人大八届三次会议上提出了加强黄骅古贝壳堤保护的建议提案。1998年9月23日,古贝壳堤列入河北省自然保护区名单,以地面残存的古贝壳堤为核心区,并规划了35万平方米的缓冲区和若干实验区。近年来,河北省及黄骅市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以加强对古贝壳堤的保护力度。黄骅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强古贝壳堤管理的通告》,严令禁止擅自在古贝壳堤保护区内挖沙、取土及可能造成古贝壳堤现状损害的任何活动。同时,黄骅市有关部门和沿海乡镇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向沿海群众普及有关科学知识,使大家了解保护古贝壳堤的重大意义。黄骅市政府还在古贝壳堤旁垒起防护墙,设立临界碑,竖起铁栏杆,并派专人看护,使乱采滥挖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古贝壳堤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图一)。
  黄骅古贝壳堤与美国圣路易斯安娜州古贝壳堤和南美洲苏里南古贝壳堤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贝壳堤”。它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贝壳堤,属海洋地质自然遗迹,是渤海西岸7000多年来成陆过程的重要产物,据科学考证,其发育规模、时间跨度和包涵的地质古环境信息为世界所罕见,在国际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古贝壳堤是不可再生的大自然的杰作,让它完好保存并继续流传下去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义务。
  〔责任编辑:成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