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4期
灵寿县青廉村战国青铜器窖藏
作者:杨书明 杨 勇
【摘 要】2006年8月,灵寿县南宅乡青廉村发现一处战国中期青铜器窖藏,出土青铜器14件,包括鼎、豆、壶、甑等,从其器物特征及出土地点分析,这批青铜器当为战国中山国遗物。
2006年8月10日,灵寿县南宅乡青廉村三位农民在本村原小学操场东北角发现一处青铜器窖藏,灵寿县文物管理所闻讯后前往调查,并进行了抢救性清理。
窖藏距现地表约2米,平面呈长方形,长约1.1米,宽约0.8米,深约0.9米。其四周以不规则的石块砌筑,顶部以石条封盖。由于年代久远,窖藏顶部已塌陷,部分器物被破坏。该窖藏共出土青铜器14件,其中完好者4件,大体完好者3件,残损者7件。下面做分别介绍。
1、鼎 共5件。形制基本相同。
Ⅰ型鼎,1件(0245)。子母口,长方形附耳,圆鼓腹,圜底近平,三蹄足(封二,1)。一侧耳及一足略残,扁平盖,上附3个环形纽。盖面上纹饰分3组,中间是由4条夔龙组成的圆环,外围菱形云雷纹2周(图一)。腹上部饰菱形云雷纹及凸弦纹各一周,腹下部饰三角云雷纹及凸弦纹各一周。腹、底、足部有烟炱痕,出土时鼎内尚存蒸煮过的遗物,但因年久已不能辨别是何种食物。通高13厘米,腹径13.5厘米。
Ⅱ型鼎,2件(0239-1、2)。形制、大小相同。其中一件(0239-1)腹部稍残缺(图二)。子母口,长方形附耳,圆鼓腹,圜底,蹄足。鼎腹饰云雷纹和凸弦纹各一周,盖饰变形鸟纹,上附三个环形纽,纽上饰 索纹。通高24.5厘米(封二,2)。
Ⅲ型鼎,2件。形制、大小相同。其中一件(0244-1)腹、足部严重残缺,一耳残(图三),另一件(0249)三足遗失,一侧缺失严重(图四)。子母口,长方形附耳,圆鼓腹,圜底近平,三蹄足。盖上有3个环形纽,纽上饰菱形云雷纹,盖面满饰变形鸟纹(图五)。腹部饰变形鸟纹及凸弦纹各一周。腹径25厘米。
2、盖豆 2件(0238-1、2),形制、大小相同,均保存完好。豆盖呈覆钵形,喇叭形捉手。豆为子母口,圆鼓腹,圜底近平,两侧附兽面环耳一对,高柄圈足。盖、腹分别饰涡纹、云雷纹、 索纹及菱形雷纹各一周,分布顺序相反;足上部饰 索纹和蕉叶纹一周,足下部纹饰同腹部。通高31厘米。器物造型优美,刻纹精致细腻 (封二,3)。
3、壶 共3件,2件完整。
壶Ⅰ(0240) 形体较大,通体素面,圆口高颈,溜肩鼓腹,平底略凹,腹立如蛋形。颈、腹间有两个对称的环耳,一侧近底处附环形竖耳一个。通高40厘米,腹径25厘米(封二,4)。
壶Ⅱ(0241) 形体较小,形制与上述大壶相似,唯近底部无竖耳。通高23厘米,腹径15厘米(封二,5)。
壶Ⅲ(0247) 残破较严重,但仍可看出形制。圆口,颈较高,肩近平,两侧附环形耳一对,耳上饰凸弦纹两道。圆鼓腹,平底,小圆柱形三足。残高12厘米,腹径14.5厘米(图六)。
4、瓠壶 1件(0248)。较完整,经修复。体似瓠,颈斜长,上有鸡形盖。盖上有链与腹部活络相连接。鸡身为盖面,鸡首目、冠、喙突出,身后有尾,由不同规格的斜条凸弦纹组成羽毛。溜肩鼓腹,平底,圈足,底中央铸一凸弦纹,长3厘米。通高32厘米,腹径12.5厘米(封二,6)。
5、甑 1件(0243)。圆口微敛,扁圆形附耳,方唇。圆鼓腹,平底,圈足(图七)。腹中部至口沿均饰夔龙纹,底部有24个长方形孔(图八)。腹、底、足存留大量烟炱。腹部严重残缺。残高23厘米,腹径35厘米,底径18.5厘米。
6、鬲 1件(0250)。圆口,双层口沿,二层外侈呈直壁,尖唇,短颈,溜肩,扁圆腹,圜底近平,蹄足粗壮,足根部饰兽面纹。残缺严重,鬲身仅余三分之一,缺一足。残高23厘米(图九)。
7、豆盖 1件(0242)。盖呈覆钵形,上有大圆捉手,可以却置,下有短柱与盖面相接。捉手已不存,盖一侧残裂。通高8厘米,盖径25厘米(图一○)。
灵寿县地处太行山中麓,春秋后期为鲜虞主要活动区域,战国早、中期属中山国。青廉村距中山灵寿古城遗址仅13公里,当时系中山腹地。从出土青铜器的特征及其出土地点分析,这批青铜器当为战国中山国遗物。它们的出土为研究中山国的历史和文化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成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