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4期

定州首次发现唐代船形墓葬

作者:定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




  【关键词】河北;定州;唐代;船形墓葬
  【摘要】2007年4~5月,定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为配合城市基建工程,对定州市中兴路天成花园建设工地进行了文物勘探,抢救发掘了唐代墓葬7座,出土了陶器、瓷器、银器等随葬品,其墓葬形制均为史料上记载的船形墓葬,无疑对研究定州市一带古墓葬分布以及探讨当时的墓葬制度、埋藏习俗提供了实物资料。
  
  2007年4~5月,定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为配合城市基建工程,对定州市中兴路北侧天成花园建设工地进行了文物勘探,并对发现的7座唐代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现简报如下。
  
  
  一、 地理位置
  
  天成花园位于定州市中兴东路北侧,南临中兴东路,西与回民中学相连,东距新华中学80米(图一)。墓葬位于天成花园北部,地势较平坦,此次抢救发掘墓葬7座,编号为M1~M7(图二)。
  
  二、 墓葬形制
  
  墓葬全部为砖室结构,距地表深0.35~0.85米左右。墓壁两侧均顺砌一层平砖,上砌一层卧立砖,三层以上为顺砌平铺筑成弧形,似船舱形状,直至封顶。墓砖一面饰绳纹,一面素面,砖长35厘米,宽17厘米,厚5~6厘米。
  M1 位于发掘区的南部,东北与M2相距43米,方向172度 。墓室南北长2米,南端宽0.48米,中宽0.72米,北端宽0.2米,高0.85米。室内葬女性尸骨一具,仰身直肢。随葬品有红陶双耳罐、铁剪、黑釉瓷盂、铁熨斗、银钗(图三、四)。
  M2 位于发掘区的东部,东与M3 相距1.5米,方向190度。墓室南北长2.42米,南端宽0.96米,中宽1.08米,北宽0.38米,高0.35米。墓室内葬女性尸骨一具,仰身直肢。随葬品有陶罐、瓷执壶、陶盖、铁剪、蚌壳、铜钗(图五、六)。
  M3 位于发掘区的东部,西北与M4 相距8米, 方向193度,墓室南北长2.1米,南端宽0.5米,中宽0.84米,北端宽0.35米,高0.35米。墓内葬男性尸骨一具,仰身直肢。随葬品仅发现一残陶罐。
  M4位于发掘区的东部,东与M5相距 3米,方向189度。墓室南北长2.03米,南端宽0.7米,中宽0.82米,北端宽0.34米,高0.35米。墓内骨架腐朽严重,无法辨认性别。随葬品有陶盖、蚌壳、铜钗(图七)。
  M5位于发掘区的东部,西北与M6相距 25米,方向204度。墓室南北长2.08米,南端宽0.5米,北端宽0.2米,高0.45米。墓室内葬女性尸骨一具,仰身直肢。随葬品有瓷罐、铜镜、蚌壳、骨梳、残陶罐(图八)。
  
  M6位于发掘区的东北部,东北与M7相距13米,方向195度。南端设墓门,墓道长0.7米,宽0.55米。墓室南北长2.66米,南端宽0.95米,中宽1.08米,北端宽0.46米。封门砖两块,交错叠压,尸骨上方有一平砖铺地。墓室内葬男性尸骨一具,仰身直肢。随葬品有瓷碗和铜钱一枚(图九)。
  M7位于发掘区的东北部, 方向198度。墓室南北长2.15米,南端宽0.28米,中宽0.98米,北端宽0.3米,高0.45米。墓室内葬女性尸骨一具,仰身直肢。随葬品有瓷碗、陶罐、铜镜(图一○)。
  
  三、随葬器物
  
  墓内共出土随葬品24件,其中有陶、瓷、银、铜、铁、蚌、骨等器物。
  1、陶器
  双耳罐1件(M1∶1)。泥质红陶,圆唇,短颈,圆肩,深腹,肩附双耳,平底。口径15.5厘米,底径11厘米,高21.5厘米(图一一,1)。
  陶罐3件。均为泥质红陶,其中2件残损,1件完整。标本M7∶2,圆唇,短颈,圆肩,有印纹两周,深腹,平底。口径14.3厘米,底径12.5厘米,高23厘米(图一一,2)。
  陶盖2件,均完整。标本M2∶3,直径16厘米,高6.5厘米(图一一,3)。
  2、瓷器
  瓷盂1件(M1∶3)。敛口,圆唇,扁圆腹,平底,腹外施黑釉不到底。口径7.5厘米,底径5.5厘米,高8厘米(图一一,4)。
  瓷罐1件(M5∶1)。小唇沿,短颈,丰肩,圆腹下部内敛,平底足,内壁满釉,外壁施白釉至下腹。口径6.5厘米,底径6厘米,高6.5厘米(图一一,5)。
  瓷碗2件。形制相同,均为白釉,大口圆唇,浅腹,平底足,内壁满釉,外腹半釉。标本M6∶1,口径12.8厘米,底径6.3厘米,高4.5厘米(图一一,6)。
  
  执壶1件(M2∶2)。唇口微外侈,短颈,弧肩,一侧肩部有管状短流,另一侧肩部有双泥条,平底。外施黄釉至下腹部。胎体细腻,施一层薄白色化妆土。口径6.8厘米,底径6厘米,高19厘米(图一二,1)。
  3、铁器
  铁剪2件。形制相同,均为弹压通式,环曲柄,前端为三角形,单刃剪锋。标本M1∶2,长约35厘米(图一二,2)。
  铁熨斗1件(M1∶4)。长柄圆斗,斗为平底敞口。口径16.8厘米,底径12.5厘米,高4.5厘米,柄长22厘米,宽3.5厘米(图一二,3)。
  4、铜器
  铜镜2件。均残,青铜质。标本M5∶2,八出葵花形,圆钮,纹饰腐蚀严重,直径13.5厘米,厚0.5厘米(图一二,4)。标本M7∶3,圆形,残损严重,直径16.5厘米,厚0.5厘米。
  铜钗2件。均为双齿圆柱形,已残断,顶面呈椭圆形。标本M4∶3,残长14.5厘米。
  铜钱1枚(M6∶2)。为开元通宝,制作规整。直径2.5厘米(图一二,5)。
  5、其它
  银钗1件(M1∶5)。双齿圆柱形,顶面呈椭圆形。长12厘米。
  蚌壳3件,均为自然蚌壳,不规则椭圆形。标本M2∶5,长8厘米。
  骨梳1件(M5∶4)。长7厘米,宽3.7厘米(图一二,6)。
  
  四、结语
  
  汉代定州为中山国国都,所发现的古墓葬也以汉墓居多,唐墓过去多为零星发现,且数量甚少,基本无规律可循。这次发现的7座墓葬形制均是船形,在定州市尚属首次发现,十分难得。据记载,船形墓葬始于魏晋时期,盛行于唐,衰退于北宋。据说人死后灵魂会升入天堂,水是通往天堂之路,所以把古墓砌筑成船形,使墓主人的灵魂通向天堂。
  
  墓葬分布除M1外,其余6座墓均间隔较近,排列有序,应为一家族墓地。随葬品均以陶瓷器或其它生活用品为主,基本上反映了当时一般平民的丧葬习俗,为研究定州市辖区内古墓葬的分布范围、规律以及探讨当时的墓葬制度、埋藏习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执笔:狄云兰、赵欣
  绘图:高云坡
  〔责任编辑:张金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