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5期
试论中山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作者:白晓燕 李建丽
中山复国不久,赵便先后两次进攻中山。公元前377年,赵“与中山战于房子”,第二年,“赵伐中山,又战于中人”。在成功抵御赵国的入侵后,“赵成侯六年(公元前369年),中山筑长城”[13],这也让人看到桓公复国后巩固疆域、加强防备的振兴景象。成王时,中山国势更强,又倚强齐,与赵相互抗衡,发生了震惊赵国的“引水围”事件。邑(今河北高邑县境内)原为中山属地,被赵国强占。公元前332年齐、魏共同伐赵时,中山军队趁机决槐水围邑,迫使赵军龟缩在城之中,直至齐、魏撤军,中山军队才离开这里。这次事件成为30余年后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消灭中山国的导火索。
公元前327年前后,中山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君王——王登上了历史舞台。此后十余年间,中山国富兵强,先是参与“五国相王”,后又伐燕取得大胜,“错处六国之间,纵横捭阖,交相控引,争衡天下”[14],进入最为鼎盛的历史时期。
公元前325年,秦国称王。秦经过商鞅变法后,国势、兵力已远远强于山东六国,开始向东扩张,占领了魏国的大片土地。魏极力讨好齐国,指望齐国派兵救援,齐却一直按兵不动。秦的扩张政策不仅使魏国惊慌不已,也引起韩、赵的恐惧。于是,公元前323年,由魏国犀首(即公孙衍)发起倡议,联合韩、赵、燕、中山几国共同“相王”(即称王),以抵御秦、齐、楚等大国的侵略。在称王的诸侯国中,只有中山是“千乘之国”,其余四国都是“万乘之国”,足以证明中山的政治、经济地位及影响与中原诸国相当,且在和平时期与燕、赵等国联系紧密,有许多政治上的往来。对此,《战国策·中山策》上有一些相关的记载。但中山称王时受到齐国的极力阻挠,“闭关不通中山之使”,虽最终“与燕赵为王”[15],但也埋下了与齐国之间怨恨的种子。
公元前314年,燕国内乱,齐国打着平燕内乱的旗号攻进燕国。中山国见有机可乘,就背弃了与燕共同称王的同盟,派相邦司马“亲率三军之众,以征不义之邦”[16],夺取燕国城池数十,占领其疆土方圆数百里,同时还掠取了燕国许多财物。
中山此次伐燕固然与其军队骁勇善战、实力强大有关,倚恃强齐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齐伐燕后,无意退兵,引起了以赵为首的其他诸侯国的不满,共谋伐齐救燕,燕人也奋起反抗。齐在各国军事压力下不得已把军队撤出,赵武灵王把燕公子职从韩召来,派乐池送到燕去,立为王,这就是燕昭王。这次战争使燕、赵两国更紧密地站到了一起,而中山虽获利颇丰,却因背信弃义不容于列国,并与燕、赵二国结下世仇,无怪乎王在位时即告诫后嗣:“邻邦难亲,仇人在旁。呜呼念之哉!子子孙孙,永定保之,毋并厥邦。”[17]
王死后,继任的由于内政外交政策的不当,使中山国国力逐渐衰落,出现了“战士怠于行阵”、“农夫惰于田”[18]的国贫民散状况。这与赵武灵王发奋图强,实行胡服骑射,矢志要“报中山之怨”[19]形成鲜明的对照。尤其赵国对在其“腹心”的中山国久有吞并之心,于是乘中山国弱之机,自公元前307年起,连续向中山发动了七次进攻,到公元前296年,联合齐、燕最终灭掉中山,达到了吞并中山的目的。公元前295年,中山的傀儡国王尚被赵迁往陕西肤施,“千乘”强国中山国的历史至此被划上了永久的休止符。
纵观中山国自建国起,直至终被赵国所灭这200多年中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可谓是在斗争中求发展,体现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不屈不挠的顽强生命力。尤其到战国时期,虽然只是“地方五百里”的“千乘之国”,却在各诸侯国的纵横纷争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它的外交立场往往影响到各大国间的实力平衡关系,正如清代王先谦所言:“战国所以盛衰,中山若隐为之枢辖。”[20]
————————
[1][2][3]《左传·昭公》十二年、十三年、二十二年。
[4][5]《左传·哀公》三年。
[6]李建丽、姚苑真:《战国中山国史话》,地质出版社,1997年。
[7]《竹书纪年》。
[8]《吕氏春秋·慎大篇》。
[9]《说苑·辨物》。
[10][13][19]《史记·赵世家》。
[11]《战国策·中山策·补》。
[12]中山侯铜钺铭文,见《墓——战国中山国国王之墓》,文物出版社,1995年。
[14][20]王先谦:《鲜虞中山国事表·疆域图说》。
[15]《战国策·中山策》。
[16][17]中山王鼎铭文,见《墓——战国中山国国王之墓》,文物出版社,1995年。
[18]《韩非子》难二、外储说左上。
〔责任编辑:许潞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