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3期

永济桥初探

作者:黄涿生




  【关键词】涿州;永济桥;历史沿革;建筑结构;形制演变
  【摘要】横跨于拒马河上的涿州永济桥是一座主桥与引桥相结合,具有独特建筑风格的桥。本文在对该桥探查、试掘的基础上,结合史志和碑记文献,对永济桥的历史沿革、建筑结构及其形制与功能的演变做了初步探讨。
  
  永济桥位于涿州城北1.5公里,南北横跨于拒马河之上,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重建。该桥历史上为十八省通衢之必经,古御道之冲要,也是京南形胜之所在。其规模宏大,形制优美,成为涿州八景之一,素有“拒马长虹”之美誉。清乾隆帝题联称其“十八省通衢冠盖如云斗大一州供亿苦;两千年旧郡河梁落日车停片刻感怀多”。当代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题此桥为“中国第一长石拱桥”。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历史沿革
  
  据《日下旧闻考》及清同治版《涿州志》载:“永济桥在州北郭外跨巨马河上,……张居正为碑记其事,略云:‘涿州北有河二。自西山诸泉来者曰胡良河,距城七里;自紫荆关外铁崖巢入者曰巨马河,距城二里。每伏秋水发,汹涌暴至,行旅走避不及,岁漂溺常数百人。圣母慈圣皇太后念之。会州民有奏乞建桥者,圣母自以宫中供奉金募工,一夫不役于民,一钱不取于官也。司礼监太监冯保举内官监太监刘济,工部尚书朱衡举郎中易可久、贺幼殊督工,乃以(万历)二年正月兴工,五阅月而告成事。’”
  万历十五年(1587年),因洪水汹涌,“雨潦横决”,堤损桥毁,“圣母仍出宫中供奉金,命内官监太监张进、工部都水司员外郎宁化龙、屯田司员外郎易登瀛董其役。以万历十六年正月经始,逾年而桥成”。
  天启六年(1626年),因洪水肆虐,石桥倾圮,又进行了大修。
  至崇祯后,因“北方之水流无定,桥建而河徙”,“河徙而南,水不由桥行。每遇水汛,汛溢设舟以济,秋冬水落始填筑木桥”。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直隶总督方观承请奉圣旨,于旧桥南别建九孔新桥,“延筑石堤下设涵洞二十有二,旧桥颓废者改砌为堤,下为涵洞一十有八,阅月工竣。堤共长二百丈有奇,御书赐名‘永济桥’。并于桥南之东侧葺一亭,恭立御书永济桥碑;又于桥北之西侧葺一亭,恭镌‘御制重修涿州石桥记’。桥之北牌楼一,额铭‘九霄雨露’、‘天衢日近’;桥之南牌楼一,额铭‘万国梯航’、‘皇涧风清’。桥之又北旧有茶亭,至是新之。再北东为维摩院,西为关帝庙。桥之又南为楼二,东曰‘延清’,西曰‘揽翠’,延清楼之东为龙神庙。可想当时,登楼远瞩,层峦叠嶂,霞起云兴,秋水春波,萦烟浴日。接千村之花柳,聚四面之楼台。旧志称‘八景之胜未能过此’。”
  又据《涿州续志》、《涿县志》载:道光三年(1823年)大雨,河水冲缺桥之北段。
  道光四年(1824年),知州包芬详请重修并南北二关堤坝。
  道光十五年(1835年),知州赵庭椿详请修理永济桥金刚墙雁翅帚坝引河。
  咸丰七年(1857年),知州张和捐修永济桥暨南北牌楼、茶亭。
  同治十年(1871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动用赈灾剩余银两,修补永济桥及堤上亭楼。当年秋天大水,次年山洪暴发,“波涛漫桥而过,震撼激荡土石,各堤塌圮倾陷,……以工代赈,补修栏杆、板柱、分水、扶石,南北桥头雁翅及碑亭、石坝台……”。
  民国六年(1917年)大水成患,永济桥南、北牌楼均被冲毁。
  自民国六年以后,永济桥再无修葺记载。在此后的岁月里,其附属的牌楼、碑亭、寺观等建筑相继失修塌毁,不复存在,且大部分桥体也被泥沙湮埋,只见九孔石桥(图一)。
  
  
  二、建筑结构
  
  2004年,涿州市文物保管所对永济桥进行了初步探查和试掘,摸清了该桥的基本建筑结构。
  永济桥由三部分组成,即主桥(九孔石桥)和南、北堤形引桥(碑文所称石堤),全长约627.65米(图二)。
  
  主桥为单路九孔石拱桥,总长151.15米,桥面宽10.7米,由分水石至桥面最高点6.3米。桥立面为九孔联拱式,桥体呈中高两端坡状。九孔各相隔5米为桥墩,其迎水面作锐角形分水,顺水面作方形。分水两层压面石下尖角处为铸铁方柱体,嵌于分水石内,其一角迎水。桥之中孔最大,两侧依次递减。中孔跨8.8米,高4.7米,由19块券面石组成,龙门石雕刻戏水兽。中孔两侧各为对称的四孔:次孔,跨7.8米,高4.2米,由17块券面石组成,龙门石亦做戏水兽;再次孔,跨7.1米,高3.9米,由17块券面石组成;三次孔,跨5.5米,高3.7米,由15块券面石组成;梢孔,跨5米,高2.8米,由13块券面石组成。孔券石以上0.4米为仰天石,厚0.5米,出檐0.2米。再往上为地袱、栏杆,地袱石宽0.9米,厚0.3米。栏杆由望柱、栏板组成,望柱正方形俯莲头,高1.36米,宽0.31米;栏板浮雕荷叶净瓶纹饰,长1.3~2.1米不等,高0.79米,厚0.22米。桥两端为石砌八面形墩台,墩台顺桥方向长23.6米,宽21.1米,两侧面各宽出桥面5.2米。墩台一面联接主桥为雁翅,一面联接引桥为雁翅。
  南引桥为条石顺砌,全长约271.5米(其中试掘251.5米,探查20米)。共发现拱形大小涵洞25个,分为三组:由主桥南墩台向南的第一组涵洞为15个,均由5块券石组成,券跨1.75米,高1.4米,为小型涵洞;相隔11.8米为第二组涵洞3个,每券由11块券石组成,跨3.6米,高2.6米,为大型涵洞;又隔10.8米为第三组涵洞7个,属小型涵洞,与第一组涵洞的尺寸相同,而分水石较前两组分水石抬高1米,即涵洞整体向上抬高1米(图三)。
  
  北引桥亦为条石顺砌,全长约205米(其中试掘105米,探查100米)。其西侧面由主桥北墩台往北56米皆为石砌立面,未发现涵洞。再相联为御碑亭平台遗址,与其相联的为涵洞4个,与南引桥相比应属小型涵洞,形制、尺寸也相同(按碑文记载往北应还有14个涵洞)。
  
  三、探查的相关内容
  
  1、永济桥的主桥、引桥皆为长方形块石砌筑,材质分花岗岩、青白石、汉白玉三种,其中花岗岩占总量的80%,青白石占15%,汉白玉占5%。主桥与引桥桥体均用花岗岩砌筑,块石有长2.55米、厚0.48米,长1.5米、厚0.38米,长0.9米、厚0.5米等不同规格。青白石、汉白玉用于栏杆、券石、地袱等部位。
  2、经对主桥及引桥现在的柏油路面局部揭示证明,主、引桥面皆为长方石错缝铺制。
  3、现主桥栏杆两端及雁翅部分已残缺,两侧现存82根望柱,84块栏板。在引桥两侧试掘的淤积中出土了大量望柱和栏板构件,证明引桥的两侧原来亦有栏杆,但损坏后历年的修葺未再恢复,故现存的引桥无栏杆。
  4、现主桥桥体均为水泥抹缝,地袱两端残缺部分用水泥补缺,桥南第一孔东面顶部缺失的三块券石用水泥修补。探查时发现在主桥北数第四孔的券壁上留有水泥抹刻的题记:“196620开始城关连队3班修。”据此可知,在1966年曾对此桥进行过一次修整。
  
  5、在主桥西侧(即迎水面)中孔之左竖立有“镇桥梁”一根,为方柱体铸铁,长6.8米(水面以上),每面宽0.22米,顶部置环形钮(图四)。其上铸有“大清乾隆二十五年岁次庚辰三月太子太保直隶总督方观承奉旨重□”等字,句尾缺字应为“建”字(图五)。大清乾隆二十五年岁次庚辰即1760年,也就是建九孔新桥之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