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2期

隆化县漠海沟烽燧试掘简报

作者:隆化县文物管理所




  【关键词】隆化县;汉代;烽燧;发掘
  【摘要】通过考古调查,在隆化县境内共发现汉代烽燧79座,延续长度达210公里。本文报告了1997年对漠海沟烽燧的清理发掘情况,并就烽燧的构建和使用时间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谈了几点认识。
  
  自1980年以来,隆化县文物管理所曾先后多次对本县境内的汉代烽燧进行考古调查,共发现汉代烽燧79座,其分布皆以鲍家营战国至汉代城址为中心,沿古代交通要道分别向东、南、西、北延伸,形成了有干有支、前后相互关联的古代联络网。为进一步了解和研究烽燧的性质、构筑方法及相关问题,1997年4月14~18日,承德市文物园林局会同隆化县文物管理所,对业已被破坏的漠海沟烽燧进行了清理试掘,现将试掘情况报告如下。
  
  一、烽燧的位置、现状及发掘过程
  
  漠海沟烽燧位于隆化镇北5公里的黄土台地上,东距漠海沟自然村400米,西北200米处的太和梁顶有一座烽燧与之并立,西700米有伊逊河自北南流,周围为耕地(图一)。
  
  烽燧为不规则圆形,残存高度约6米,顶部为圆形平面,直径3.5米(图二)。在其南侧靠近顶部处有一个长3.4米、宽2.2米、深0.85米的扰坑,当地村民曾在此取土,使烽燧受到较大破坏,如不及时清理发掘,还将继续受到破坏。据村民介绍,取土时曾出土过铁剑、铁镞、铁锅及陶器等,现已无处查寻。
  
  清理发掘过程:
  1、在烽燧的南面底部,距地表0.3米处发现东西向(东偏南5度)石墙一道,用大河卵石砌筑。经清理,石墙残长3.6米,宽0.5米。在西段又有南北向石墙与之相联,残长1.2米,宽0.5米,拐角处被破坏。残墙高度0.7米,下见生土。分析石墙当为烽燧附属建筑的房屋墙基。
  2、在烽燧南部自上而下开2米宽的探沟一条,对烽燧进行了解剖。从断面发现烽燧为黄土夯筑,夯层厚6~9厘米,每平方米夯窝88个,夯窝深1厘米,窝径2~7厘米。从夯窝的形状分析,可能为圆木夯筑(图三)。烽燧夯层土质坚硬,较纯净,部分夯层内杂有零星的夏家店上层文化陶片,有的夯层有厚约1厘米的土黄色水锈硬面。由于多年的自然和人为破坏,烽燧边缘未见筑板捆绑穿孔的痕迹。
  
  3、在烽燧南部距石墙3米远处开2×1米的探沟一条,距地表1米见生土。断面分两层,第一层为耕土层,厚0.15~0.5米,发现有汉代遗物混杂;第二层为文化层,厚0.7米左右。发现不规则圆形灰坑一个,二层上开口,深1.1米,灰坑内发现鹿头骨、陶片、铁器残块。
  4、为进一步探明烽燧形制,在烽燧东南部开3×3米的探方一个,现以探方东壁为例,将地层情况分述如下:
  第一层为耕土层,厚0.15~0.2米,灰褐色土质,有汉代遗物夹杂,出土鱼骨盆残片、夹砂红陶耳、陶片、柳叶形铁镞等。
  第二、三层为夯土层,黄土夯制,夯制方法与烽燧相同。二层厚0.09米,三层厚0.1米。土质比较纯净,很少有夹杂物。
  第四层为汉代文化层,黄褐色土,土质较松软。在探方的西北部位发现灰坑一个,灶台两个。其一为石质灶台,并有火烧痕迹;另一个为土质灶台,近椭圆形,径0.8~0.9米。此层内夹杂有红烧土块、木炭屑、板瓦残片、细绳纹灰陶罐残片等(图四)。
  
  第五层用探铲以0.3米的间距钻探,探知烽燧四周为不规则圆形,东、南侧坡长且比较缓,西、北两侧坡短,坡度较陡。底部周长约64米。
  
  二、出土和采集遗物
  
  1、出土陶片
  陶器口沿残片夹砂红陶片,敛口,圆唇,宽平沿微外折(图五,1)。夹砂灰陶片,敞口,方唇,外折沿(图五,2)。泥质灰陶片,敛口,圆唇,沿外折(图五,3)。陶片,口微外侈,圆唇,外折沿,器表饰瓦纹(图五,4)。
  
  陶器残片夹云母红陶罐片,敛口圆唇,外折沿,削肩,腹微鼓,外壁下部饰纹,火候较高(图五,5)。泥质灰陶片,薄壁,下部饰细绳纹(图五,6)。
  板瓦残片夹砂灰陶瓦片,外表上部饰瓦纹,下部饰粗绳纹,厚1.2厘米,火候较高(图五,7)。瓦片,外表饰细瓦纹,厚0.2厘米,烧制火候较高(图五,8)。瓦片,外饰粗瓦纹,厚1.8厘米(图五,9)。
  夹砂陶耳粗红褐陶,外侧有两处凹槽(图五,10)。
  夹砂红陶纺轮圆形,径5厘米,红陶夹云母(图五,11)。
  泥质灰陶甑箅残片 上面均匀排列数个1.3×0.4厘米的透孔(图五,12)。
  2、出土铜器
  三棱圆梃铜镞无锈蚀,锋利,残长3厘米(图六)。
  
  3、出土铁器
  直刃铁刀断为两截,残长10厘米,宽7厘米(图七)。
  
  柳叶形铁镞残长5厘米,宽2厘米,锈蚀严重。
  半圆形铁块、长方形铁块数件。
  在烽燧周围及附近采集的遗物主要有夹鱼骨及夹云母红褐陶片、泥质灰陶片、陶纺轮、瓦片等。
  
  三、小结
  
  通过对漠海沟烽燧的调查勘探、清理试掘,并结合出土的文物标本分析,有以下几点初步认识:
  1、烽燧的构建和使用时间
  从夹砂红陶纺轮、夹砂红陶罐、夹砂红褐陶耳等看,这类残片制作粗糙,火候较低,为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典型器物。而在烽燧以北约150米的台地上就有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片与此完全相同。采集和出土的大量灰陶残片及板瓦残片均为汉代遗物,灰坑、灶台应为当时戍守士兵生活所使用。据此推测,这座烽燧及其附属建筑为西汉时期所建。
  2、烽燧的历史作用
  据《史记》记载,西汉时期,匈奴逐渐强盛起来,汉朝廷开始采取的是忍让及和亲政策,以换取边界安宁,但“匈奴日已骄,岁入边,杀掠人民畜产甚多,云中、辽东最甚,至代郡万人。汉患之”。汉武帝时,一方面以大将征伐匈奴,曾先后派李广、卫青、霍去病出师北征,皆获大胜;另一方面通过向边境移民、修长城、筑城堡、建烽燧、派兵屯守等措施,加强边防。在隆化县境内已发现的79座汉代烽燧,延续长度达210公里,以鲍家营古城址为中心,分成几路与古城相联接,是汉代重要的军事防御和通讯设施。这些烽燧在当时对巩固北部边防、阻止匈奴侵扰曾起过重要的作用。
  
  参加清理发掘的人员有:承德市文物局石砚枢、田淑华、张守义,隆化县文物管理所姜振利、王晓强、周奉东。
  绘图:周奉东、王晓强
  摄影:张守义、赵伟
  执笔:姜振利
  〔责任编辑:许潞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