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6期

廊坊市和平丽景小区辽代墓群

作者:廊坊市文物管理处




  【关键词】廊坊市;辽代墓群;简报
  【摘 要】 2004年6月,廊坊市文物管理处为配合廊坊市区和平丽景小区建设工程施工,对发现的4座古代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墓葬虽遭破坏,仍出土了一些瓷器、陶器等。通过对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的初步对比分析,认为这是一处辽代家族墓群。
  2004年6月22日,廊坊市区和平丽景小区建设施工中发现墓葬,廊坊市文物管理处接到报告后,即派专业人员赴现场进行抢救性清理。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地理位置与墓葬形制
  
  和平丽景小区位于廊坊市区东北部,和平路与北外环路交叉口西南侧。墓葬北约60米为北外环路,东约50米为和平路(图一)。共发现墓葬4座,均为圆形单室砖墓,基本呈东南—西北向分布,编号为M1—M4。
  M1 为圆形砖室墓,墓壁绝大部分被破坏。墓室东西2.2米,南北2.5米,残高约1.6米。墓底无铺地砖,墓门开在南面,宽0.65米,单层丁砌封门砖。墓室北部设有棺床,未见葬具。墓室用长34.5厘米、宽18厘米、厚5.5厘米的条纹砖砌筑。
  残存随葬品已被民工取出,其位置已无法复原。出土随葬品有白瓷印花大碗、平底盘、黑陶双耳釜、黑釉灯盏各1件,白瓷碗3件,另有泥质灰陶罐、铁铛等器物残片。
  M2 位于M1东南约3米。圆形砖室墓,墓壁绝大部分早年被破坏。墓室直径约2.3~2.4米,残高约1.6米。墓底无铺地砖,墓门开在南面,宽0.58米,单层丁砌封门砖。墓室北部设有棺床,未见葬具。墓室用长34.5厘米、宽18厘米、厚5.5厘米的条纹砖砌筑。
  出土随葬品有缸胎青釉双系罐、白瓷碗、缸胎青釉罐各1件。
  M3 位于M2东南约1米,圆形砖室墓。墓顶无存,墓室直径2.3~2.4米,残高1.65米,无铺地砖。墓门南向,砖砌券顶,高1.2米,宽0.6米。墓壁砌法二层平顺砌一层丁砌,墓室砌有简单的四朵仿木斗拱,均一斗三升,仅东南部一朵保存较完整。残存墓顶砌法为单砖平顺砌,分析为穹隆顶。墓室砌筑用砖与M2相同。墓室内为包含残乱墓砖的黑褐色粘胶土,推测早年遭彻底破坏,扰土中仅见白瓷碗残片。
  M4距M2南约6米。墓向北偏东165°。墓室平面呈北大南小的圆尖形,墓顶无存,墓室东西1.96米,南北2.1米。券顶墓门开在南面,宽0.3米,高1.4米,单层丁砌封门砖。墓壁砌法为二层平顺砌一层丁砌,高1.05米。墓室砌有仿木结构斗拱四朵,均一斗三升,立柱涂成红色。墓门东北墓壁以砖砌出灯台,灯柱的边缘呈锯齿状,涂以红色,高92厘米。东墓壁棺床南砌有仿木小窗,高38厘米,宽50厘米,顶呈壶门形,边框呈锯齿状,涂以红色。棺床设在墓室的北部,单砖平顺砌9层,棺床面仅中部铺砖,东西长1.6米,南北宽0.9米,高0.5米。未见葬具。墓顶为单砖平顺砌,分析为穹隆顶。墓室内淤土,上部为褐色胶土,下部为黄白色沙土,未见扰动痕迹。
  
  随葬品均发现于棺床下,有白瓷碗2件、白瓷小碗1件、泥质灰陶罐1件及泥质灰陶盆碎片等(图二) 。
  
  二、出土遗物
  
  出土遗物有瓷器、陶器、铁器等。
  白瓷印花大碗 1件。M1∶l,残。敞口,圆唇,弧壁,浅腹,矮圈足。胎色泛白,胎质较为细腻,施白色化妆土,内壁施满釉,外壁施半釉,器内及外壁均模印缠枝牡丹纹。内底有11个不规则支钉痕。口径29厘米,足径11.8厘米,高6.4厘米(图三,4)。
  白瓷碗7件。M1∶3,残;敞口,圆唇,弧腹,矮圈足;胎质较细,胎色泛黄,内壁施白色化妆土,满釉,腹下部及圈足露胎无釉,内底有4个不规则支钉痕;口径16.6厘米,足径5.2厘米,高5厘米(图三,5)。 M1∶6,敞口,圆唇,斜弧腹,圈足外侈;施白色化妆土,内壁满釉,釉层较薄,不甚均匀,釉面黯淡,外壁不规则半釉,局部有垂流现象;口径19.2厘米,足径7.2厘米,高4.4厘米(图三 ,9)。 M1∶7,残;敞口,斜弧腹,矮圈足;内外壁满釉,釉色不甚均匀;口径10厘米,足径3厘米,高2.7厘米(图四,3)。M2∶2,敞口,方唇,斜直腹,矮圈足;内壁挂满釉,釉面不甚纯净,有黑色条纹和褐色斑点,外壁挂少半釉,足无釉,内底有8个不规则支钉痕;口径22厘米,足径7.6厘米,高5.8厘米(图三,2)。M4∶1,残;敞口,圆唇,弧腹,矮圈足;胎质较细,胎色泛黄,内壁施白色化妆土,满釉,外壁无化妆土,不规则半釉,足无釉,内底有4个不规则支钉痕;口径16.4厘米,底径5厘米,高5.5厘米(图三,7)。M4∶2,残;敞口,方唇,斜直腹,矮圈足;胎色泛灰,施白色化妆土,内壁满釉,外壁不规则半釉,足无釉,内底有7个圆形支钉痕;口径20.8厘米,足径7.6厘米,高5.6厘米(图三,8)。M4∶4,残;敞口,斜弧腹,矮圈足,内外壁满釉,釉色不甚均匀;口径9.6厘米,足径2.8厘米,高2.8厘米(图四,2)。
  
  白瓷盘 1件。M1∶4,残。敞口,斜腹,大平底,无足。内外壁满釉,釉面薄而莹白,无支垫痕。口径16厘米,底径10厘米,高2厘米(图四,1)。
  黑釉灯盏 l件。M1∶2,缸胎,敞口,方唇,斜弧腹,平底。器内施黑色釉,釉层不均匀,釉色深浅不一,器外露胎无釉,口部有窑粘。口径11.2厘米,底径4.8厘米,高3.4厘米(图三,6)。
  黑陶双耳釜 1件。M1∶5,残。敛口,平沿,口沿上附对称桥形耳,斜直腹,近底圆折,圜底。口径23.6厘米,底径21厘米,高11.6厘米(图四,4)。
  缸胎青釉双系罐1件。M2∶1,侈口,束短颈,折肩。腹微鼓,腹以下向内斜收,平底外侈。口沿与肩上部附双系。通体施青色釉,釉色泛黄,釉层不甚均匀,局部有垂釉现象。口径6厘米,底径4.8厘米,高10.4厘米。(图三,3)。
  泥质灰陶双系罐1件。M4∶3,残。直口,平沿,束短颈,溜肩,鼓腹,平底,肩上部附双系。口径15.8厘米,底径10.4厘米,高26.4厘米(图三,1)。
  
  铁器仅发现铁铛l件,已无法复原。
  
  三,结语
  
  廊坊市和平丽景小区4座墓葬均未发现有可资断代的文字资料,墓的形制与安次区翟各庄辽墓[1]、廊坊市安次区西永丰村辽墓[2]相似。出土的白瓷印花大碗,器物较大,胎质较为细腻,外壁及内底均模印缠枝牡丹纹,这类器物在廊坊地区较为少见,根据其胎质、釉色、工艺等方面推断应为定窑产品。黑釉灯盏、泥质灰陶双系罐、缸胎青釉双系罐、白瓷碗等与北京郊区辽墓[3]、北京先农坛辽墓[4]及河北三河[5]、廊坊安次区翟各庄辽墓[6]出土的同类器物相似。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特征分析,该墓群应为一处辽代家族墓地。
  此次辽代墓葬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辽代廊坊的经济、文化、手工业生产等方面的发展状况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执 笔:李明琴
  
  [1][6]廊坊市文物管理处等:《廊坊安次区翟各庄、南尖塔辽墓》,《文物春秋》1996年4期。
  [2]廊坊市文物管理处等:《廊坊市安次区西永丰村辽代壁画墓》,《文物春秋》2001年4期。
  [3]苏天钧:《北京郊区辽墓发掘简报》,《考古》1959年2期。
  [4]《北京先农坛辽墓》,《文物》1977年3期。
  [5]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河北三河辽金元时代墓葬出土遗物》,《考古》1993年12期。
  〔责任编辑:张金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