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6期
邯郸市东庄遗址试掘简报
作者: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
四、结语
这次发掘的东庄遗址位于邯郸大北城城址的东部,东距大北城东墙约400多米。尽管发掘面积小,但对于研究大北城的使用和兴衰具有较重要的价值。
此次发掘中的J1、J2、J3有明确的打破关系,并出土了一定数量的陶片,有瓮、罐、盆残片和较多的豆、钵、碗残片。豆在三个水井中都有较多的残段。盖豆多浅腹,碗形豆制作粗糙,数量都较少。浅盘豆数量较大,其特点是个体小,制作粗,豆盘浅,多在1厘米左右,豆座直径以7厘米的为多,可见陶豆已进入衰退阶段。同出的钵、碗数量较多,大小不一,形式多样。在碗的底部或腹部印有“邯亭”戳印,这种带印记的陶器残片在J2和J3内都有出土,而在J1内仅发现一片,这种现象有可能说明了在J1时,“邯亭”戳印还未流行,在J2、J3时已很盛行。“邯亭”戳印的出现,一般认为开始于战国晚期,流行于秦统一以后,延续至西汉[1]。另外,在J3内出土了一枚残铜币,严重锈蚀的字迹似为“半两”,与洛阳烧沟汉墓出土的Ⅲ型半两钱大小相同[2],可能是文帝时铸行的四铢半两,那么J3由水井废弃为灰坑的年代当在文帝之后。被J3打破的J2废弃为灰坑的年代应略早些,但仍属汉代无疑,而被J2打破的J1的年代可能还要早一些。上述时代的分析,只是就由水井废弃为灰坑内的遗物而言,而它们作为水井使用的时代应早些。比如J2底部出土的Ⅰ式高领罐,圆鼓腹,腹部饰绳纹,显示出较早的特征。
这次发现的陶量,从器形看与战国时期的陶量相似[3]。其中的一件经容水测量约为2300毫升,与战国时期赵长陵禾容量每一升2306毫升相近[4],因此,这次发现的陶量时代可能早至战国时期。
此次发现的陶器上的戳印文字,有“邯郸亭”、“邯亭”、“邯”三种。“邯郸亭”为长方形,“邯亭”、“邯”为圆形。从字体风格看,各不相同,“邯郸亭”与“邯亭”均为小篆体,“邯亭”为典型的秦篆,而“邯郸亭”有战国文字的风格,这可能反映了“亭”这一管理制陶业的机构在邯郸的兴衰。“邯郸亭”当是其开始阶段,“邯亭”是“邯郸亭”的省略,应是处在流行时期,“邯”字应是“邯亭”的省略,且字体为楷书,表现出较晚的特征。或“邯”字戳印的出现,表明“亭”这一机构职能的衰退和消亡。就时代而言,“邯郸亭”的使用时期可能在秦灭赵的公元前228年之后。“邯亭”的出现当在秦统一以后,沿用到西汉时期。“邯”字戳印出现在“邯亭”之后。
关于对戳印文字的时代及陶量的认识,还有待今后的发现与进一步研究。
发掘者:乐庆森、常波
执 笔:乐庆森
[1]俞伟超:《秦汉的“亭”、“市”’陶文》,载《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
[2]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烧沟汉墓》,第215~216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
[3]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组、河南省博物馆登封工作站:《河南登封告城发现战国陶量》,《考古》1980年6期。
[4]马承源:《商鞅方升与战国量制》,《文物》1972年6期。
〔责任编辑:张金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