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4期

正定府文庙戟门

作者:梁小丽 聂松鹿




  【关键词】正定府;文庙;戟门;建筑年代
  【摘要】正定府文庙于1982年被正定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时代为明代。本文作者通过实地勘察并查阅相关资料,认为其戟门的建筑年代为元代,纠正了这一偏差。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定府文庙位于正定县城内常山东路路南,1982年被正定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时代为明代。近年来,关于其戟门的始建年代问题引起了诸多文物爱好者的关注,我们通过实地勘察并查阅相关资料,认为戟门建筑年代为元代。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正定府文庙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正定府文庙的位置及历史沿革
  
  据清光绪《正定县志》载,正定府文庙在府治东金粟冈,宋以前建置不可考,熙宁三年(1070年)龙图阁学士知府事吴中复创修,元三年(1088年)蔡京守成德军时始迁而大之;金明昌元年(1190年)吴王宗宪撤徙改建,视旧有加,又增其两庑及廊为16间;元至顺二年(1331年),府尹张忙兀台增修,规制乃备;元末毁于兵,明洪武、正统、成化、弘治、正德、嘉靖、万历、天启,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咸丰、同治年间皆有修葺。
  经调查,建国初期正定府文庙主要建筑保存尚好,其平面布局分三路:中路为牌坊、棂星门、泮桥、名宦祠、乡贤祠、戟门、东庑、西庑、大成殿、崇圣祠、六忠祠;东路为学宫,前为魁星楼,后为学堂及教学楼;西路为明伦堂等。“文革”时期大成殿等建筑被拆毁,现仅存戟门5间和东、西配房各3间。
  
  二、戟门形制及结构特点
  
  戟门坐北面南,为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单檐悬山青瓦盖顶式建筑(图一),通面阔19.05米,通进深8.72米(柱中至中),自台明上皮至脊上皮举高9.13米,面积171平方米(柱中至中),是文庙内的主要建筑之一。梁架结构为六架椽屋分心用三柱的构造形式。后檐柱部分为梭柱,弧度一致,制作精细,其东北角柱头稍高于相邻的各间。前檐为圆直柱,无明显卷刹、侧脚和升起。檐柱高437厘米,根径46厘米,径与高之比为1∶9.5,是早期建筑惯用的制作手法。柱上搭头木与普柏枋并用,断面呈“T”字形。普柏枋广18厘米,厚28厘米,搭头木广56厘米,厚18厘米,这种用材比例关系在明清建筑中基本不用。其东西两山均超越柱头,并作曲线形装饰,其中普柏枋头刻元代建筑中屡见不鲜的海棠瓣,搭头木头雕不太规矩的霸王拳。
  
  戟门大木构架较为简洁,顶部置平梁,平梁上中立蜀柱,两侧施叉手,梁下高高矗立上下贯通的中柱。柱的南、北两侧施三椽。间仅用短柱,不见驼峰之类的支垫构件,更不用托脚,但与柱之间的搭接部位却选用了左右贯通的曲线形雀替,从而大大增强了柱与之间节点的横向联结。这种上蜀柱、叉手并用,下不施托脚的多变做法,似乎介于早(宋)晚(清)期之间,同时脊上不施扶脊木,下不用枋,也是在明清官式建筑的常规作法中找不到实例的。
  戟门前后檐下均施斗拱。斗拱是我国古代大式建筑中独有的结构和装饰性合二为一的构件,一般按位置可分为柱头铺作、转角铺作和补间铺作三种。戟门由于悬山式屋顶的特殊需要,仅运用了柱头和补间铺作两种。其中柱头铺作为四铺作单下昂,昂上以小斗相隔托令拱,拱上置三椽。三椽出头不作早期(宋)的大耍头,也不作晚期(清)的桃尖,而是同两山的博风头一样雕阴阳鱼之类的装饰性纹饰。这种纹饰是否体现了当时儒、道思想的相互渗透,有待进一步的探讨。补间铺作分布疏朗,明间三朵,次、稍间各二朵,材宽9厘米,其式样也为四铺作单下昂(真昂)。外拽昂下出华头子,昂上置令拱,中出耍头,上承通长的替木(随檩枋)。里拽栌斗中出华拱一跳,拱上以靴楔为支垫构件承托昂的后尾。其尾斜上高高翘起,与下金檩之下的襻间枋相互搭接。同时铺作内栌、散斗度明显,拱件分瓣也甚为清晰。
  
  三、戟门建筑时代的认定
  
  首先从构件制作手法和用材比例上看,戟门后檐梭柱的出现,柱高与柱径1∶9.5的比例关系,无疑是早期建筑的惯用形制。另外,平梁上蜀柱与叉手并用,普柏枋与搭头木断面呈“T”字形的制作形式,以及梁枋、博风头等的雕刻和制作,尤其是檐下铺作的分布和真昂的合理运用等,都一一体现着元代建筑的特有手法。
  早在上世纪30年代,戟门就引起了国内两位著名建筑专家的关注。1933年,梁思成先生在考察正定古建筑后所作的《正定调查纪略》中写道:“前殿……现在的省立七中图书馆——却是真正元代原构,小小的五间,深两间,悬山顶,真的单下昂,和别致的梁头,都足令人注意。”[1]1935年,刘敦桢先生的《河北古建筑调查笔记》中也谈及:“次至府文庙,……承校长于君导观泮水桥及戟门(思成兄称前殿),此门……就外檐拱昂式样观之,似元代建筑。”[2]
  按清光绪《正定县志》载: (府文庙) “元末毁于兵。洪武四年知府郭勉重修构堂于殿北,置杏坛于堂南。正统间巡按御史郑邕、提学御史王琳,景泰间通判周彦宇各加修葺,知府李善置祭器。天顺三年,推官吴增修明伦堂,添建斋卢号舍;五年,巡按御史鲁秩增建尊经阁及梯云步月楼于阁之左右。成化四年,知府邢简重修大成殿及两庑神厨戟门……。”据上述记载分析,现存的戟门在600多年前的元代已经存在。这个观点的成立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一)自元末至成化四年前,历经百年岁月,府文庙虽有上述几次修建活动,但未提及修建戟门的有关事宜。(二)戟门是文庙的出入口,是儒学建筑的标志性建筑,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如真的毁于元末兵变,那么元后的修缮活动戟门应是首位,而不是只修“杏坛”、“构堂”、“祭器”及“斋卢号舍”之类的附属建筑,增添一些一般性设施。(三)明成化四年为“重修”而不是“重建”。设想戟门如果始建于元代,那么到成化四年至少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一般土木建筑的屋顶瓦件及木构件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也在情理之中,故进行重修则是合情合理的。由此推知,元末的兵劫并未使府文庙的建筑全部毁灭,尚有殿、堂存在,或许戟门就是幸存建筑之一,后经各代维修,得以保存至今。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戟门是古城正定现存的唯一一座元代建筑,是研究元代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聂连顺老师的悉心指教,在此谨表谢意!
  
  [1]梁思成:《正定调查记略》,载《梁思成文集》(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年。
  [2]刘敦桢:《河北古建筑调查笔记》,载《刘敦桢文集》(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
  〔责任编辑:成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