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3期

刘胜墓出土的铜冷却器应为铜拈灯

作者:李清晨 曹 雪




  【关键词】满城汉墓;铜冷却器;铜灯;医疗器械
  【摘要】满城汉墓刘胜墓后室棺椁旁出土一套有四个组件的铜器,其组合关系明确,工艺设计精巧,但其功用、定名仍存在分歧,本文经多方考察分析,认为其应为铜拈灯,而非医疗用冷却器。
  
  
  满城汉墓发现于1968年,是西汉前期第一代中山王靖王——刘胜和他妻子窦绾的墓。刘胜墓中出土了一套包含四个组件的器物(图一,器物编号1∶5084),工艺精巧,做工精致,出土时配套关系明确,《满城汉墓发掘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将其定名为“灯,Ⅲ型”[1]。1989年,孙机在《汉代物质文化图说》(以下简称《图说》)一书中将其定为医疗用 “冷却器”[2]。河北省博物馆《金缕玉衣的故乡——满城汉墓陈列》采用了孙机的说法。笔者从多方考察分析,认为应定其为铜拈灯为妥。
  这套器物出土于刘胜墓后室紧靠棺椁的东南一隅,同出有两个铜卮灯,其中编号为1∶5086的器物自铭为“卮锭”(“灯”字的古用法),编号为1∶5087的器物铭文与之近似,“出土时杯内还有残余的烛块,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用红外光谱法剖析鉴定,它属于动物脂类。”[3]另外伴出的还有一个略大的漆盘,一个畚箕,若干铜镞和铁镞(不远处出有弩机)。笔者分析,棺椁附近应为墓主私秘之地,随葬器物应为起居必需之物。若以该套器物为医疗用铜冷却器,从上述考古现场看,器物组合明显孤立。除有一件“医工”铭文的大铜盆发现于刘胜墓后室最南端外,其他与医疗有关的器具皆发现于墓的中室,如金医针4个、银医针5个、水晶砭石2个。“医工”铜盆与该套铜器相距甚远,并无明显组合关系,其邻近器物是两件铜、一块搓石等,这些器物显然与沐浴有关,而“医工”铜盆底部有明显的补丁,很可能是医疗用品淘汰下来用作洗浴用具的。
  再分析一下该器物各组件的功用。《报告》称,这套器物“具有灯、承盘、小勺三器,……出土时,(三器)即在一起,小勺置于灯盖内,承盘覆盖其上。”[4]其实灯下有三蹄形足座,上面是扣合在一起可方便取下的盏托,即“灯盖”。《图说》则认为:“满城汉墓还出土由承盘、带浇口与流的三足器、带的平底皿、带流勺共四件组成的一套冷却器。”[5]这里把“灯盖”称为“平底皿”,使之成为四个组件中的主要组件,并解释了其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待冷却的汤液置于平底皿内,搁在三足器上,然后不断用勺盛冷水由浇口注入三足器,而由其管状流将水泄于盘内。如此,则皿中的汤液被冷水循环降温,迅速达到方剂所要求的寒温适的程度。”[6]笔者分析,带嘴和流的三足器是冷却循环装置,小勺舀水,盘接水,平底皿盛放液体或半液体的内容物,这些应该不成问题。但问题的焦点是,平底皿中盛放的是药液还是燃脂?如果是药液,应该是经过平底皿冷却降温后饮用或再倾入别的容器,从平底皿敞口、与三足器座严密扣合的设计看,这样做并不是很方便。再者,根据器物尺寸可计算出平底皿最多可容纳100毫升液体,若要冷却这点热液,恐怕不必冷水循环,单单倾入、倒出便能做到“寒温适”。即使真的是用于冷却汤药,每次使用也仅几分钟,与这么精心的设计似乎不大对称。如果不是药液,而是灯火的燃脂,是否也需要冷却降温呢?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同在刘胜墓后室还出土了一件三足带罩铜灯,出土时三足器座内还有水痕遗迹。从众多出土器物看,在当时的灯内盛水是常见的现象,这或许出于洁净的考虑,或者出于增湿降温的考虑,或者出于灯体稳定的考虑,或者兼而有之。西汉早期,随着灯具制作工艺的发达和对外交流的广泛,灯火的燃脂也逐渐多样,但也不外乎动物脂类,如羊脂、牛脂、鱼脂等,植物脂类,如麻油等,昆虫脂类,如蜂蜡等,王侯之家夜间照明仍多以优良的动物脂类为主。然而,动物脂肪燃烧难免会有异味,为解决这个难题,当时许多精美的灯具都设计了灯罩、虹吸管,或在灯体内贮水等。
  这套器物有精巧的龙柄勺从灯体的浇口注水,管状流孔开口在三足器座的底部,灯体内的剩水很容易流出,这比上述的三足铜罩灯更为科学。另外,从剖面看,无论平底皿中盛放药液还是燃脂,只有将细小的流孔堵塞,才能让水面浸没“平底皿”,因为根据连通器原理,浇口高,流孔低,如果流孔开放,灯体内的水面很难超过流孔的高度,也就达不到冷却降温的目的,而堵塞流孔是很容易做到的事。另外,剩水流入底盘,也可挥发,缓和燃脂的气味。这样看来,平底皿其实就是灯盏,灯盏工作时常能浸没于水中,铜是热的良导体,能及时将多余的热量传导出去,使灯盏不至于太热,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油脂的挥发,其合理性是不言而喻的。
  这套器物上没有铭文。无独有偶,前面提到的三足铜罩灯造型别致,当属铜器中的精品,却也没有铭文。略加考察可以发现,铜灯的铭文多刻在灯盏外壁上,而这套器物的灯盏叠合于三足器内,日常使用时经常浸没于水中,可能是不便于刻铭。此外,这套灯盏内没有钎,或叫火主,这也并非绝无仅有,满城汉墓发现的众多铜灯和陶灯中,灯盏平底有无火主的大约各半,无火主并不妨碍灯芯在灯盏中央燃烧。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这套铜器应该是灯无疑,而其中的三足器有,灯盏也有,两通过凹槽可以叠合,以方便使用,因此可以断定,这套灯具应属于拈灯或行灯。
  
  [1][3][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管处编:《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0年。
  [2][5][6]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89年。
  〔责任编辑:成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