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3期

平泉县石羊石虎古墓群调查

作者:王 烨




  【关键词】平泉县;辽代;石羊石虎墓群;石像生
  【摘要】平泉县石羊石虎古墓群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该墓群的地理位置、保存现状、地面遗存物及征集、采集的文物标本等情况做了记述,同时对其历史年代和族属等进行了初步考证。
  
  契丹族与库莫奚族同源,为鲜卑族宇文部的一支。从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正式废除可汗称号,改用汉制,接受“天皇帝”称号,建元神册,至1125年天祚帝为金军俘虏,契丹族在中国北方建立的辽朝计历9帝218年,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平泉县辽时属京畿之地,县境内先后发现了数座大型辽代墓葬,位于光秃山(辽时称马盂山)脚下的石羊石虎古墓群为其中之一,1982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将对该墓群的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
  
  石羊石虎古墓群位于平泉县城以北45公里处的柳溪乡石虎村,在全县最高峰光秃山(海拔1738米)脚下(图一)。该地为西高东低的浅山区,是老哈河的发源地(辽时称土河),山上是莽莽的林海,林立的怪石,山下是潺潺的山泉和溪水,1993年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辽河源国家级原始森林公园”。
  墓群位于小西梁山下石虎村东的黄砂坡地上,东西长约50米,南北宽约35米,总面积约为1750平方米。墓群三面环山,地势西高东低,前有一条自西北向东南流淌的老哈河,南面紧邻民宅,北部和东部紧依小西梁山,因该山顶峰有三块似炷香的怪石,故又被称作三炉香山。
  
  二、墓群现状
  
  
  该墓群未做过发掘,地下情况不详,地面仅可见一座馒头状封土,位于小西梁山脚下的坡地上,现为农用耕地,坡地东有季节性河沟沿石虎村边流入老哈河。封土前为长50米、宽35米的黄砂土平地,其上分布有数组石像生,包括石虎5只,石羊4只,石猴2只(其中一只缺头),石翁仲2尊(均残缺头部)。据调查,此处原有石像生30多件,后因山洪爆发,河砂将墓地淤平,大部分石像生被埋于地下,有的可能已被洪水冲走,现地表仅存这13件(图二)。据当地村民介绍,上世纪60年代此地还有一个大石香炉,后被人做石槽用了。
  1975年10月,石虎村村民在墓区挖电线杆坑时,在距地表1米多深的地方发现了用黄土灌缝的砖墙,当时拆出长条砖三四十块,后被乡干部发现及时进行了制止,并将坑掩埋好。挖出的砖被村民拿回盖房用,现村民于喜才家里屋门墩下还有两件半块的青砖。1994年春,于喜才在墓区内耕种时,发现了一件残剩一角的石质建筑构件,后由平泉县博物馆征集入藏。现石虎村路旁还存有一件莲花纹石础。上世纪70年代曾在该村征集到一件铁斧,据村民说,这是该村在建饲养场时挖出来的,当时共挖出了十几件遗物,有铁斧、刀、铁镞等,现仅存这件铁斧,其余均已不知去向。
  
  三、遗物
  
  
  1、石像生
  共13件,均为青灰石质,在封土前方东侧的坡地上大致成东西向五行排列(图三):
  一排:2件,石虎一只,头向北,石猴一只,头向南(因此石猴体量较小,为防被盗,现移存于村民家中)。
  二排:2件,石虎、石羊各一只,均头向南。
  三排:2件,石虎、石羊各一只,均头向北,与二排的两只头向相对。
  四排:4件,石虎、石羊、石猴各一只,石翁仲一尊,位置前后错落不一,除翁仲面向北外,余均向南。
  五排:3件,石虎、石羊各一只,石翁仲一尊,石羊、石虎头向北,石翁仲则是当地群众从耕地中移至此的。
  石虎5只,圆雕,通高182厘米。均为蹲坐式,两前足着地,昂首,嘴微张露齿,两耳直立,双目圆睁直视远方,神态威武,体态健壮。粗大的虎尾从一侧沿后肢伸向四足之内,尾部似在摆动,动感强烈。底座为长方形石板,长102厘米,宽70厘米(封二,1)。5只石虎中有4只完整,1只肩部石质酥裂,后经专业技术人员维修,已粘合。
  石羊4只,均完整,圆雕,全长200厘米,通高120厘米。均为趴卧式,四肢屈于腹下,膝盖与足呈平行状卧于长方形底座上。羊头微昂,双目平视前方,嘴角微闭,头顶两犄角顺双耳弯曲,将两耳压在犄角之下。羊体硕大健壮,肢体肥胖,后臀部饰一羊尾,造型逼真形象,雕刻手法粗犷简洁(封二,2)。
  石猴2只,圆雕。其中一只头部残缺,呈蹲坐式,两前足着地,后肢半蹲,身后一长尾上翘贴于脊部,颇具动感。残高111厘米,底座长66厘米,宽45厘米。另一只为半蹲式,两前肢透雕成圆柱状,双足着地,两后肢作半蹲状,昂首挺胸,双目圆睁直视前方,嘴微张,神态自如,胸较肥厚,尾贴于脊部,似在左右摆动。通高105厘米。
  石翁仲2尊,均圆雕。一尊为全身立像,头部已残缺,有长须自颈下垂至胸前,身着宽袖及踝长袍,腰系绦带,左侧身后系一带结,双手握剑,剑锋朝下抵于两足之间,为武将形象。残高160厘米(封二,3)。另一尊仅余半身,头部亦残缺,胸前有长须,身着宽袖长袍,双手于胸前捧一笏板,腰系绦带,为文官形象。残高78厘米(封二,4)。
  2、其它遗物
  石础1件,完整。青灰石质,扁圆形,直径60厘米,高34厘米。上下均为平面,上部中间有一直径24厘米、深0.8厘米的半圆坑,石础表面饰凸起的莲花纹两周。
  石建筑构件仅残剩一角。灰岩石质,平面呈长方形,断面呈三角形,歇山式,顶饰一宽6厘米、高4厘米的正脊,脊头为一套兽,兽头下为一三角形斜面,中间为一宽5厘米、长30厘米的垂斜脊,脊头饰一套兽,正脊和斜脊边饰一凸起棱边,脊下为宽4厘米似筒板瓦的瓦座,边沿饰椽头的圆面。残长50厘米,宽34厘米。
  铁斧1件。长12.5厘米,宽9厘米,长方形,中间有一长条穿孔,长3厘米,宽1厘米,为安装斧柄所用。斧头刃边残卷。
  青砖3件。在墓地采集1件,为勾纹砖,残长16厘米,宽15厘米,厚5厘米。在石虎村于喜才家发现2件,残长18厘米,宽16厘米,厚5厘米,朝上的一面为平面,朝下的一面因压在门框下难以观察。
  此外,在墓地及墓地边沿的土坎上可见残缺的青色布纹瓦,大小不一,背面均有方格纹。
  
  四、结语
  
  石羊石虎古墓群因未经正式发掘,地下情况不详,根据地面遗存的数组石像生及征集、采集到的标本,再结合本县已发掘的几座辽墓出土的文物和标本分析,石羊石虎古墓群的历史年代应为辽代。
  辽代实行道、府、州、县四级行政建置,今平泉县境属辽之中京道大定府泽州,东北隅(榆树林子镇一带)属榆州,为辽廷的京畿之地。《辽史·地理志》载:“泽州,广济军,下,刺史。本汉土垠县地。太祖俘蔚州民,立寨居之,采炼陷河银冶。隶中京留守司。开泰中置泽州。有松亭关、神山、九宫岭、石子岭、滦河、撒河。属中京。统县二:神山县。神山在西南。滦河县。本汉徐无县地。属永兴宫。”[1]据此可知,泽州是辽时的一个头下军州,系下等刺史州,由耶律阿保机俘蔚州(今张家口蔚县)民,于1022年左右置州,其州治及神山县治均设在今平泉县南五十家子镇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会州城遗址。在该遗址曾出土了神山县印,更加印证了这一点。
  今平泉县柳溪乡一带为辽时的西北境,柳溪乡的光秃山辽代称马盂山,为老哈河的发源地。老哈河辽时称土河,从马盂山发源,横贯县北境,流经53个自然村,在蒙和乌苏乡北五十家子村附近入内蒙古宁城县境内,至木叶山与西拉木伦河(辽时称潢河)汇合,入西辽河。《辽史》载:“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
  部。”[2]契丹人为供奉和纪念他们的祖先,在木叶山上“建契丹始祖庙,奇首可汗在南庙,可敦在北庙,绘塑二圣并八子神像。”[3]“潢河之西,土河之北,奇首可汗故壤边。”[4]契丹人有死后要归葬于故土的习俗,他们认为马盂山是本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因此在马盂山脚下建造了茔地。目前已在马盂山脚下的老哈河西岸,今平泉县蒙和乌苏乡头道营子村八王沟发现了三座辽代大型墓葬,其中之一为辽景宗耶律贤的长女耶律观音女之墓,即大长公主墓,她卒于重熙十四年(1045年),葬于重熙十五年(1046年)[5]。1993年,在柳溪乡马架子村发现了萧公墓志铭,据该墓志记载:辽道宗“咸雍六年(1070年)夏五月七日丙申,宣徽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萧公薨于长春州之近郊,……十月……葬于马盂山,从先尚书茔于西原……。”[6]石虎村在马架子村西南,两地相距仅5公里,由此分析,石羊石虎墓群也应为辽代墓葬。此墓群地表遗存的石像生不仅数量多,而且造型生动,雕刻精美,堪称辽代石雕艺术的精品,是研究辽代雕刻艺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同时也是对青少年进行历史和乡土教育的重要实物资料。
  
  [1] 《辽史》卷39《地理志三》。
  [2][3]《辽史》卷37《地理志一》。
  [4] 《辽史》卷32《营卫志中》。
  [5]郑绍宗:《契丹秦晋国大长公主墓志铭》,《考古》1962年8期。
  [6]张守义:《平泉县马架子发现辽代墓志》,《文物春秋》本期第61页。
  〔责任编辑:许潞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