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2期

一件青铜灶的保护与修复

作者:田小龙 马菁毓




  【关键词】青铜灶;保护;修复
  【摘要】本文从山西太原东太堡出土青铜灶的保存现状、腐蚀产物观察和制作工艺分析入手,介绍了如何根据观察和科学检测的结果,制定详细的保护修复计划并开展保护修复工作。最后谈到在保护修复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想法,以期对今后国内在青铜或其他金属文物的保护方面有所借鉴。
  
  1、引言
  古代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视饮食文化的国家,饮食器具的制作很早就成为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商代,出于宴享、祭祀的需要,人们用青铜铸造了各式各样的饮食用具,如鼎、敦、鬲、簋、等10多个类别。
  最原始的灶是在地面上挖成土坑,直接在土坑内或在上面悬挂其它器具进行烹饪。这种灶坑在新石器时代广为流行,并发展为后世用土或砖垒砌成的不可移动的灶,至今仍在广大农村普遍使用。灶的最初形状类似于盆,后来逐渐改进,直至发展成为灶、釜、甑套合起来使用的炊具,也就是在灶中烧火,在釜中盛水,在甑里放食物,这种方法显然比单用罐或釜作炊具要进步得多[1]
  西汉中期以后,以灶为随葬品的习俗开始盛行,南北莫不从之,从而保存和丰富了汉灶资料。由考古资料得知,中原地区流行平面方形的方头灶,而关中地区及附近则流行一头方一头圆的圆头灶。汉人曾给灶作铭曰:“燧人造火,灶能以兴,五行皆备,阴阳相乘。”[2]到目前为止,铜灶在我国出土的仍为少数,大部分为陶灶。本文介绍的铜灶的保护修复工作是作者在2004年中意合作保护修复培训班北京学习阶段完成的。
  
  2、铜灶的保存现状
  
  2.1 肉眼观察
  此次保护修复的铜灶为山西太原东太堡西汉墓出土,文物编号S1921,现收藏于山西省博物馆。该灶由灶身、灶面、火眼、釜、盖组成。灶体为船首形,长29.5厘米,宽25.5厘米,高6.3厘米,已断裂为两块。灶面上有三个火眼,近船首处有一较大的火眼,口径约为11.2厘米,上面仅存一甑盖。盖为盆形,敞口,折沿,平底。在灶尾部有两个小火眼,口径约为10.2 厘米和9厘米,上面各置一釜。釜均为小圆口,立颈,溜肩,圜底,肩下有一圈凸棱(用于卡在灶上)。灶首处有一烟道孔,但是否有烟管还需进一步考证。灶尾设一长方形口,用于烧火。灶身无纹饰。根据出土的其他汉代铜灶(图一)来看,这个灶应该缺失一釜、一甑、一烟管、一勺。修复前用肉眼观察,灶内无燃烧后产生的痕迹,釜和甑盖也无使用过的迹象,应是专供随葬的明器。
  
  铜灶表面的腐蚀物以大面积的绿色锈和棕红色锈为主。大块残片表面锈色多为绿色,小块残片内外壁多为棕红色锈。灶身大部分覆盖有薄而均匀的土质结垢,非常致密,紧贴器物表层(图二)。
  
  2.2 X光照相
  我国将X光照相技术应用于文物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X射线无损检测具有透视性强,反映真实、直观,结果清晰可靠,可以弥补肉眼观察不足等优点。除适用于铜器外,对铁器、陶瓷等文物也可以进行检测分析。检测分析青铜器的组成成分、金相结构、保存状况、制作工艺、腐蚀产物、腐蚀机理等,目的是对之后进行的保护修复操作提供科学依据。
  
  经对铜灶进行X光照相(图三),从照片上可以看到在灶身上有许多铜垫片以及肉眼未观察到的微小裂隙,在火门及火孔处有披缝痕迹并存在大量的气孔,应为铸造时的缺陷,易造成器物局部的结构病变。保护修复处理时对这些部位应特别注意,避免人为的意外损坏。
  
  2.3 铸造工艺研究
  从铜灶的X光照片看到灶体上的许多铜垫片,表明器物系用陶范法铸造。火门及火孔处有少量披缝等痕迹,表明由于器形较为简单,应为对开范、侧浇、浑铸而成。从火孔 下部可看到有溢铜现象,说明两范在火孔内侧及火门周边合范。
  
  3、保护过程简述
  
  3.1 收集资料,建立保护修复档案
  建立健全保护修复档案,便于随时监测保护修复过程的效果,同时为以后可能进行的保护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在本次文物保护修复培训过程中,意大利专家们非常重视培养我们对资料的收集工作。从文物的出土、搬运到修复前后,都要做大量的、详细的资料收集工作,如文字记录、绘制病变图、绘制工艺图、照片资料的收集等等,尽可能将文物本身所携带的信息记录下来。对青铜器上附着的使用痕迹、火烧痕迹、纺织物痕迹、木材残片痕迹以及原器上的铭文、彩绘纹饰、镶嵌装饰物、雕刻痕迹等历史信息遗存,在进行保护技术处理前,均要记录、拍照、存档。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制定正确的保护修复方案,能够对所涉及的方法、选择的试剂和工具,在处理过程中进行控制,还为以后的保护与修复保留必要的资料,为将来可能进行的科学分析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修复档案的建立,要详细地把器物的编号、来源、质地、保存状况、历史背景、修复前后照片、病变图以及后期的日常养护和使用建议等都录入到保护卡片中,在修复中使用的方法、材料、工具以及新发现的东西也要毫无保留的做记录。这件铜灶从修复前到修复后都做了详细的记录,绘制了病变图,并制作了保护修复卡片(表一)。
  
  
  3.2 清洗
  清洗工作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更好地去解读青铜器所遗留下来的各种历史信息(纹饰、铭文以及各种铸造痕迹),还原器物表面及加工的原始面貌,为我们研究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证据。二是清除那些不稳定的、对青铜器有害的物质。
  清洗工作在整个保护处理过程中无疑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这一工作步骤所做的是减法,即从文物本体上去掉一些东西。但有的东西一旦去掉就无法再恢复,如果没有辨别清楚哪些要去,哪些要留,去掉了有历史内涵的东西,将是对历史承载的遗失。清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保护修复后的整体视觉效果。意大利的文物保护工作者和我国的一样,都非常重视古锈色,千百年来形成的红斑绿锈古朴凝重,得到全世界人们的喜爱,应该保留。
  青铜器的清洗主要分为机械清洗和化学清洗。机械法主要采用手术刀、微型牙钻和超声波震动去除结垢和锈蚀物,也是最基本的清洗步骤。化学法主要是利用化学药品进行反应去除表面结垢和锈蚀,由于可能造成清洗过度或残留物影响,使用时要非常小心谨慎。
  清洗前,首先选择在隐蔽的部位做清洗试验块,找到最佳而有效的清洗方法。然后按照试验块的标准清洗其它部分,以达到整体协调统一的效果。
  清洗过程中,使用毛笔、牙刷、竹签去除铜灶上较为疏松的浮土和泥层。对于比较坚硬的结垢层,先用2A(酒精和水的1∶1混合溶液)进行疏松,然后用10号或15号手术刀剔除。
  结壳的去除:局部的结壳很坚硬,只用手术刀无法去除干净,因此采用微型钻和手术刀配合的方法。
  在意大利修复专家的精心指导下,笔者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对青铜灶做了包括缓蚀、补全和封护在内的保护修复,其中很长一段时间是用来去除锈蚀物与土结合形成的这层产物,直到处理成表面接近只是红、绿两种颜色、非常致密的锈层为止。
  
  3.3 有害锈分析
  用5%的硝酸溶解后,滴入1%的硝酸银溶液,进行氯离子的定性分析,未发现白色沉淀,证明无氯离子存在。因此,对青铜灶没有采用除盐处理。
  
  3.4 粘接与拼接
  在进行粘结之前,先用胶带组装一下。青铜器的表面装饰,铜绿的颜色或器物的厚度会帮助寻找连接点,从而确定出正确的组装顺序和粘接位置。
  在要粘接的断面上涂10% PARALOID B72作可逆涂层, B72是一种线性结构丙烯酸树脂,具热塑性,可逆,透明,必要时可以用溶剂去除可逆层。然后用矿物颜料配成与青铜色相近的颜色,加入UHU.plus胶中粘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