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期

近50年正定古建筑维修中发现的文字题记初步研究

作者:刘友恒 樊瑞平 杜 平




  【关键词】正定;古代建筑;文字题记
  【摘要】古城正定素以古建筑众多而闻名,近50年来在对古建筑进行的维修工程中,相继发现了一些文字题记,对鉴定、研究和修缮这些古建筑提供了可靠而有价值的文字资料。本文综合概述了这些文字题记的发现及其内容,并结合志书及碑文等原有资料的记载就相关问题做了考证和论述。
  
  古城正定素以古建筑荟集而享有“古代建筑博物馆”之美誉,从绵延12公里的古城墙,到佛道儒之寺观庙宇、名人故居、望族宗祠、民居大院等,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上起李唐,下迄民国,纵贯1000余年,在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定古建筑的维修步入了一个黄金时代。近50年来,共投资4000余万元,对隆兴寺、天宁寺凌霄塔、临济寺澄灵塔、开元寺钟楼、广惠寺华塔、县文庙大成殿等重要古建筑进行了科学全面的修缮,使一座座濒危的古建筑得到了妥善保护。
  在对古建筑进行维修的过程中,相继发现了一些僧官和匠师们在肇建和维修时及游人观览时留下的文字题记。这些题记有的写在木构件上,有的书写或刻划在墙壁上,有的模印、书写或刻划在砖瓦上,有的墨书在一块木板上置放于建筑的某一部位,还有的镌刻在古塔地宫的石函上。这些发现大大补充了原有资料,为后人对该建筑的鉴定、研究、修缮提供了可靠而有价值的文字资料。
  
  一、隆兴寺转轮藏阁、摩尼殿、大悲阁题记
  
  隆兴寺位于正定县城东隅,是一座驰名中外的佛教名刹。自宋太祖赵匡胤于开宝四年(971年)在龙兴寺基址上敕造一尊高达七丈三尺的铜质千手观音立像并盖大悲宝阁后,便以此为主体进行扩建,基本奠定了现有的格局。此后元、明、清各代均曾对隆兴寺进行过不同程度的修缮,清代中叶这里还是佛阁巍焕,钟鼎灿然,烟火缭绕,游僧云集,直到清后期至民国年间,隆兴寺才因失修而渐渐颓败。新中国成立后,自1954~1999年,相继对寺内的转轮藏阁、慈氏阁、摩尼殿、戒坛、祖师殿、龙泉井亭、大悲阁进行了落架复原性修缮,并在转轮藏阁、摩尼殿和大悲阁发现了相关的题记。
  
  1、转轮藏阁题记
  转轮藏阁是隆兴寺建筑群中的一个配殿,于主体建筑大悲阁月台前西侧面东而立,是一座平面近方形的歇山顶二层楼阁。此阁之梁架结构、柱网布局、斗拱配置被梁思成先生誉为“木构建筑之杰作”[1]和“建筑中罕有的珍品”[2]。阁内底层正中置放一直径6.9米、具有藏经与传教双重功能的木制转轮藏,其时代之早、体量之大为国内所罕见。1954年9月至1955年8月,国家投资16万元,并派专家主持,对转轮藏阁进行了落架复原性重修,之后又对阁内的转轮藏做了整修。关于修缮过程中发现的题记,据余鸣谦先生在工程资料《正定县隆兴寺转轮藏殿建筑的初步分析》中所记,在殿内转轮藏大小悬柱和悬梁上有墨书多处,其中可看出年代者有元至正二十五年游人题记和清工匠题记两处。另外在拆落转轮藏阁时,于上檐南山山花板内侧发现有白漆书写的“清康熙重修”字样,上檐斗拱拴木有“顺治十五年”题记。
  在隆兴寺现存碑刻中,与该建筑相关的碑文有蒙古宪宗九年(1259年)《重修大龙兴功德记》、元延元年(1321年)《舍财施永业地转大藏经功德记》和清顺治十六年 (1659年)《重修转轮藏记》。《重修大龙兴功德记》记述了时任寺院住持的国师南无大士“出囊金金饰其像(即大悲菩萨像),随令补修经藏……”。《舍财施永业地转大藏经功德记》碑文剥泐殊甚,内容难以辨知。《重修转轮藏记》则记述了真定府郡守佟彭年与地方官吏于清顺治十五年重修转轮藏阁与转轮藏之事宜。另外,清康熙四十二年至四十八年(1703~1709年)曾奉皇帝之命阖寺大修,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立《御制隆兴寺碑》以记,此主要殿阁当在重修之列。
  
  上述资料虽未载明此建筑的始建年代,但至少说明蒙古宪宗九年以前此阁已经存在,且阁内的转轮藏已有残坏之处。参照隆兴寺内大悲阁、摩尼殿这些有确切纪年的建筑,并结合此阁之结构特征,许多专家学者均将其年代定为北宋。祁英涛先生具体指出:“从结构上分析,两座建筑(轮轮藏阁与慈氏阁)应同时建于北宋时期,时代上应晚于山门,但比摩尼殿略早,即公元10世纪末至公元11世纪初。”[3]对于阁内之转轮藏,梁思成先生确认是“宋初原物无疑”[4]祁英涛先生也将其视为“宋代小木作的稀有遗存物”[5]。而日本学者关野贞在上世纪20年代考察时认为转轮藏是清代所造,对此,梁思成先生在1933年实地调查后认为,转轮藏之结构“无一不与《营造法式》符合”[6],并发出“不知关野先生何所根据而说它是清代所造”[7]的质疑。由此,转轮藏上发现的元至正年间的游人题记应是否定关野贞观点的可靠文字依据。
  在20世纪50年代转轮藏阁与转轮藏维修过程中发现的题记与碑文所记基本吻合,是研究该建筑沿革可参考的文字资料。
  
  
  2、摩尼殿题记
  摩尼殿是隆兴寺现存宋代建筑中面积最大的一座,面阔、进深皆七间,重檐歇山顶,四面均出山花向前的抱厦,立体布局重叠雄伟,是宋画中此种式样建筑的唯一实物展现。殿内正中佛坛上供泥塑释迦牟尼,迦叶、阿难二弟子和文殊、普贤二菩萨,内槽背壁通壁塑五彩悬山和山中观音,内墙满绘佛教题材壁画。如此恢宏的一座艺术殿堂,历经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到20世纪70年代时整体梁架向东南倾斜,局部墙体坍塌,柱根糟朽,乳断折,屋顶漏雨。1973年国家文物局批准落架大修,1977年10月开工,历时3年,投资64万余元,于1980年竣工。在落架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以认真负责、科学严谨的态度,对数以万计的构件逐一进行详细的检查,共发现带有文字题记的构件246件,均进行了编号整理。其中木构件8件,檐墙砖、望砖186件,筒瓦5件,铁钉1件,有年代者74件,为摩尼殿始建、重修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大量而可靠的文字依据。对此,祁英涛先生曾作过较全面的研究[8],李哲元先生也曾对宋代题记作过介绍[9]。本文在此基础上对题记中个别字重新进行了辨识,并将题记与碑文和志书上的记载对照,予以阐述。
  (1)宋代题记。这次发现的宋代墨书题记共有四处。第一处写在上檐后明间西檐柱柱头铺作二昂底皮上,题记两行为“皇四年二月二十三日立,小都料张德故记”(图一)。第二处写在内槽西山面补间铺作栌斗底皮上,题记为“小都料(成?)从(勿?)二十八立,皇四年二月二十三日立柱□”(图二)。第三处写在上檐内槽后明间东补间斗拱的斜散斗底皮上,内容为“真定府都料王”。第四处于内槽西次间西缝大阑额上发现,共21字,每字约12厘米见方,总长2.8米,内容为“大宋皇四年二月廿六日立柱记当寺僧守文故题”(图三)。此题记中“当”曾被识为“常”,“文”曾被识为“义”。
  以上四处题记中,第一、二、四题记均是确定摩尼殿创建年代的绝好证据。在未发现这些题记之前,学术界对摩尼殿的创建年代一直存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认为隆兴寺是北宋初皇帝敕建大悲阁后扩建而成的,摩尼殿不仅坐落在中轴线上显要位置,而且规模宏大,平面布局和立体造型也都具有宋代风格,故而将其定为宋代建筑。另一种则认为摩尼殿补间斗拱为45°斜拱,而在古建筑中大量使用斜拱是辽金地区的建筑特征之一,正定历史上不属辽的统治范围,同时金代对佛教也很推崇,故将其建筑时代定为金。这些题记的发现,无可辩驳地解决了这一长时期的争议。此外,第四处题记除纪年外,尚有当寺僧守文的名号。清乾隆十三年编纂的《隆兴寺志》中记载的本寺院宋代高僧仅有一文、惠演和琼法,此题记为隆兴寺的历史又增添了一位重要僧人。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