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期

博物馆馆长应具备的四种管理意识

作者:刘 洪




  【关键词】博物馆馆长;管理意识;博物馆管理
  【摘要】好的馆长对于一个博物馆是至关重要的,而馆长要领导和管理好一座博物馆,除了要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政策水平,还必须长于管理,应该具备目标管理意识、人本管理意识、制度管理意识和时间管理意识。
  
  要办好一个博物馆,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特别是好的馆长是至关重要的。馆长要领导和管理好一座博物馆,除了要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政策水平,要精通各项业务,熟谙博物馆规律外,还必须长于管理,应该具备以下四种管理意识。
  
  一、目标管理意识
  
  馆长在领导和管理博物馆时,首先要有目标管理的意识。现代管理科学认为: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应该由决策、执行、监督、反馈和总结几个部分组成,如此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使管理工作不断臻于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博物馆工作面广事杂,头绪纷繁,作为一馆之长,不可能也不必要事无巨细,一一躬行。馆长的地位和责任决定馆长应该抓大事,抓关系到博物馆生存和发展的前瞻性、方向性、根本性的大事。我们常说做事要提纲挈领,这个“纲”和“领”就是博物馆的目标定位,就是办馆思路。只有围绕博物馆的目标定位,做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工作,才能纲举目张,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所谓目标管理,实际上就是办馆理念的具体化,是先进的管理理念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馆长只有对办一座什么样的博物馆和怎样办心中有数,才能统一职员的思想,凝聚人心。当然,找准目标定位,理清办馆思路不是馆长闭门造车的产物,正确的目标定位必须经过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必然是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的结果。它不但是对本馆情况,包括办馆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剀切分析,包括博物馆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走向的全面把握,还应该是站在更广阔的时代高度,在全新的视野里找到自己在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位置。如果脱离实际,目标定位失之过高,经过努力仍无法达到,士气难免低落;反之,目标过低,则失去了导向和激励作用。现代社会是开放社会,博物馆这个社会的子系统不断地和外界进行着人员、物资、信息的交流,离开市场经济这个大背景,离开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博物馆的需求这个大目标,目标定位就可能出现偏差,办馆的路子可能越走越窄,甚至走进死胡同。
  馆长要强化目标管理的意识,一是要做好目标的酝酿和制定工作,要在调查研究、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切合本馆实际、有鲜明特色、能持续发展的奋斗目标和办馆思路。二是要做好目标的整合和实施工作。目标制定后,要使它成为现实,就必须花大力气在实施上下功夫。作为馆长,对博物馆的发展必须既有长打算,又有短安排。长打算,馆长可通过职代会一起来酝酿、制定博物馆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短安排,应该具体而微到每年度、每半年、每季度、每月、每周的工作计划。长打算统帅短安排,短安排实践长打算。只有寓远于近,寓大于小,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变量变为质变, “积跬步而致千里”,逐步逼近博物馆的办馆目标。
  在实施过程中,除了在时间的纵向控制上做到长打算、短安排外,在空间的横向控制上更要做到目标分解、落实到人。因为馆长虽是总其成者,但依靠馆长单枪匹马,即使浑身是铁又能打几颗钉?所以,只有把总体目标分解到每个部门、每个组室、每个职员身上,人人有目标,个个有责任,目标管理才不会流于一句空话,职员的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也才会被挖掘和释放出来。近几年来,连云港市博物馆实施目标管理,努力做到“超前思考抓规划”,“统一思想抓目标”,在为干部职工勾勒出发展蓝图的同时,在实施目标的过程中增强职员的认同感和博物馆的凝聚力,取得了“迈小步,不停步,力争年年有进步”的可喜成绩。
  
  二、人本管理意识
  
  馆长的工作对象是人,与同样是管理对象的财、物、信息、时间、空间相比,人是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这里的人包括观众和职员两部分。馆长治馆要做到“目中有人”,要看到观众、职员不仅是管理的对象,也是服务的对象;不仅是管理的客体,也是博物馆的消费者和主人。
  首先,要强化人本意识,就要坚持以观众为本,以观众的休闲、娱乐、求知、欣赏和教育为本。要做到这一点,没有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爱满天下”的博大胸怀,没有敬业、乐业、专业、勤业的奉献精神,要做到使博物馆成为艺术的殿堂,学习的课堂,文化交流的舞台,宣传教育的载体,休闲活动的场所,显然是不可能的。热爱观众,关心观众,理解观众,尊重观众,提高观众综合素养,引导观众奋发向上,帮助观众走向成功,这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作为馆长,在人本管理方面还一定要坚持以职员为本,以职员的发展和成功为本。这是本文要重点阐述的一个方面。博物馆工作是神圣的事业,博物馆是收藏、科研、宣教的基地,发挥博物馆这些功能的重任主要由职员来承担。要把博物馆建成一座全市、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先进的博物馆,就要有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思想稳定的职员队伍。
  馆长要强化人本管理意识,就要把精心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层次的职员队伍看作是自己最主要的工作,最重要的职责。馆长治馆,不能离开必要的物力基础和财力支撑;办好一座博物馆,也不能忽视办馆条件的改善和硬件设施的建设。但是,身为馆长一定要认识到,在所有的博物馆资源中,最最宝贵的是人力资源,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切不可放松职员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有哲人说,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而是有大师之谓也。笔者不由也发此奇想:一个博物馆馆长,在他离任时衡量他的功过,主要不是看他盖了几幢楼,而是看他有没有带出一支特别能战斗的职员队伍。
  当然,要带出一支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的职员队伍谈何容易?笔者认为,作为馆长,起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有爱才之心。职员的年龄有大有小,资历有高有低,禀赋不一,性格各异。对于他们,应该多看优点,多看长处。以连云港市博物馆为例,馆里不乏高手能人,他们各有专长,个性鲜明,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热爱博物馆事业,希望在自己的业务领域成为行家里手。博物馆应努力为他们搭设舞台,让其充分施展才华,并在评优晋职上助一臂之力。近几年来,我馆有一批职员被评为高级职称、学科带头人和文化系统优秀知识分子,说明我们在坚持以职员的发展和成功为本方面已经初见成效。第二要有识才之眼。对于职员的培养和使用,馆长应该适才适用,不求全责备。人难免有短处和缺点,作为领导要多看到其优点,对那些优点明显、缺点也突出的职员,应该“任人之长,不强其短”;赤诚相见,让其自己弭过被短;对德才兼备、有一定管理能力的职员,应该知人善任,大胆提拔。第三要有容异之量。职员的思想水平有高低之分,业务能力参差不齐。作为馆长,一方面应该根据其实际水平和能力,把他们放到不同的岗位,使其各得其所。另一方面还应该通过各种激励手段,引导职员努力向上。人皆有进取之心,俗话说:“水激则石鸣,人激则志宏。”这几年来,连云港市博物馆鼓励职员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联系实际,帮助他们总结经验,鼓励他们著书立说,使不少职员在岗位立功的同时自己也卓尔成才。当然,馆长也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对博物馆的决策和馆长的决定,职员可能会见仁见智,毁誉不一。对此馆长应该有择善而从、海纳百川的肚量。重大问题的决策,应该是集体决策、开放决策、科学决策。有的时候可以就一个问题,让职员展开议论。馆长应该能听得进不同意见,有“宁听逆耳之言,勿作违心之论”的雅量,能容人之长,超过自己;能容人之异,求同存异;能容人之过,合作共事。若能如此,又何愁职员的潜能不能充分挖掘,积极性不被充分调动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