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6期

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陶器的成型工艺

作者:李文杰




  【关键词】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陶器;成型工艺;钩状包裹现象;正筑泥片贴筑法
  【摘要】桂林市甑皮岩遗址第三、四期陶器的显著特征是流行泥片贴筑成型的圜底器。本文根据陶器口部标本剖面图上所显示的钩状包裹现象,断定这批圜底器采用正筑泥片贴筑法成型,其具体步骤是先捏塑底部,再向上贴筑至口部。
  
  广西桂林市甑皮岩洞穴遗址经1973年的试掘,于1976年发表简报[1];2001年再经正式发掘,2003年发表了《桂林甑皮岩》发掘报告 [2] 。这次发掘,“发现了大量地层关系清楚的史前陶片。依据地层叠压关系及出土文化遗物的变化,甑皮岩遗址史前文化遗存共分为五期,年代为距今12000~7000年之间。”其中第一期文化遗存距今约12000~11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前段;第二期至四期距今约11000~8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后段;第五期距今大约8000~7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前段。本文仅对一至四期陶器的成型工艺进行研究,着重研究三、四期泥片贴筑法的具体步骤。本文所用引文和线图全部引自《桂林甑皮岩》发掘报告,不再一一注明。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期的制陶技术复原示意图,原图陶片标本是按照考古界常用的从口至底部的顺序编号的,引者根据正筑泥片贴筑法的具体步骤,改为从底至口部的顺序编号。引文中的着重号是引者加的,目的是强调坯体的成型方法。
  
  下面对甑皮岩遗址第一、三、四期陶器的成型工艺分别进行研究。
  
  一、第一期“陶制品”的捏塑法
  
  “仅发现1件。标本DT6∶072,圜底釜,敞口,圆唇,斜弧壁。……烧成温度极低(不超过250℃),胎质疏松。器表开裂,呈鳞片状。制作粗糙,捏制而成。”“表面灰白色,较致密,有一定的耐水性,而内层则非常疏松,遇水则立即解离开来。”“它应该属于未经过250℃以上温度烧制过的黏土,也就是说这一样品是没有经过250℃以上的温度烧制过的。”(图一)
  
  引者认为这件圜底釜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捏制而成”,即采用捏塑法成型。捏塑法也可以称为直接成型法,没有经过泥片或泥条的中间形式,即没有以泥片或泥条作为中介,直接将整坨泥料捏塑成坯体。这是一种相当原始的成型方法;
  二是“没有经过250℃以上的温度烧制”,处于由泥塑制品向陶器过渡的中间状态,对于研究陶器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处于过渡状态的制品尚未陶化,因此不宜称为陶制品。这件圜底釜给我们一个启示:陶器不是突然出现的,应是从泥塑制品逐步演变而来的。
  
  二、第三期陶器的泥片贴筑法
  
  
  能够体现第三期陶器泥片贴筑法的典型标本如下:
  未定名器“标本DT6 ∶001,……有二层贴片,并且由外向里包,口沿内壁有明显的痕迹”(图二,1)。
  未定名器“标本DT6 ∶009,……从断面观察,有两层贴片,外片在口沿处内裹,包住内片”(图二,2)。
  敞口罐“标本DT3 ∶005,……从口沿到颈部可见三层贴筑痕迹,器表贴片在口沿处略向内包”(图二,3)。
  敞口罐“标本DT4 ∶016,……口颈部可见明显的两层贴筑痕迹,内片向外卷包裹住外片,并用缠有草绳的棍棒滚压,沿外留有明显的贴筑、滚压痕迹”(图二,4)。
  器底“标本DT4∶004,……器底较尖厚,底部不见贴片痕迹,当是手捏制而成,略靠上可见一层贴片”(图二,5)。
  器底“标本DT4∶002,……最底部用一块泥捏制成底,然后向上贴筑”(图二,6)。
  器底“标本DT6∶009,……内壁可见较明显相互叠压的砾石垫窝”(图二,7)。
  器底“标本K∶218,……未见贴片痕迹,内壁可见砾石垫窝及植物茎叶擦抹痕”(图二,8)。
  上述器底为“圜底,多数较尖厚。从器形观察,应为敞口罐的底部残片。……均不见贴片痕迹,捏制而成。”
  考古工作者绘制了第三期制陶技术复原示意图,并且写道:“根据出土陶片的观察,此期陶器的成型方法与第二期大体相同,主要是泥片贴筑成型,即先制作一定大小的泥片,再粘接成器。口沿部分贴片有两层和三层之分,腹部则多为两片贴筑而成。器物尖厚的底部普遍用手捏塑成型。”(图三)
  从以上资料中,有一点可以看得很清楚:器物的底部为捏塑成型,腹部和口部为泥片贴筑成型。但是,有一点看不清楚:泥片贴筑法的具体步骤如何?是正筑,还是倒筑?换句话说,是从底部筑到口部,还是从口部筑到底部?
  
  根据以往观察实物的经验,判断正筑还是倒筑,最好采用抓两头(口部和底部)带中间(腹部)的办法,因为两头比较容易判断,中间难以判断,两头判断准确了,中间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正因为这样,引者所选用的标本几乎都是口部和底部的标本。
  首先对口部标本进行分析和判断。
  未定名器标本DT6∶001(图二,1),“有二层贴片,并且由外向里包,口沿内壁有明显的痕迹”。从口部剖面图上看,内片呈现竖直状,外片上端呈现弯钩状,包住内片上端。可以设想,制作坯体时,器物的口部朝上,已经有一块泥片(即剖面图上的内片)贴在胎壁上,制陶者将另一块(即剖面图上的外片)贴在它的外侧,也就是说泥片是从胎壁的外侧贴上的。在整件器物都已经贴筑到口边时,处于口边一周的泥片都有内片、外片之分,外片明显高于内片。这时制陶者用手按压外片上部,使其先向内弯,再向下弯,将内片上端包裹起来,因此在剖面图上显示出“由外向里包”的弯钩包裹现象。这样做既可将口边取齐,又有加固口边的作用。
  未定名器标本DT6∶009(图二,2),“有两层贴片,外片在口沿处内裹,包住内片”。从剖面图上看,内片呈现竖直状,下部较厚,上部较薄,外片下部甚薄,上部逐渐加厚,上端呈短而粗的钩状,包住内片上端。可以设想,制陶者先将一块泥片贴在胎壁形成内片,然后将另一块下部很薄、上部很厚的泥片贴在内片的外侧,形成外片。外片高于内片,制陶者用手将外片的上端向内按压,形成短而粗的钩状,包住内片。
  敞口罐标本DT3∶005(图二,3),“从口沿到颈部可见三层贴筑痕迹,器表贴片在口沿处略向内包”。从剖面图上看,三层贴片都呈弯曲状,中片较厚,但上端甚薄,内片下部较厚,上部较薄,外片厚薄较均匀,上端呈现短而小的钩状,包住中片和内片的上端。可以设想,制陶者先将一块较厚的泥片贴在胎壁形成中片,再将另一块厚薄不匀的泥片贴在中片内侧,形成内片,其上端略高于中片,最后将一块厚薄均匀的泥片贴在中片外侧,形成外片。外片略高于中片和内片,制陶者用手将外片的上端向内按压,形成短而小的钩状,包住中片和内片。至于口沿剖面呈现弯曲状,应是后来在口沿外表滚压绳纹时,使口沿产生变形所致,即与修整有关。
  敞口罐标本DT4∶016(图二,4),“口颈部可见明显的两层贴筑痕迹,内片向外卷包裹住外片”。从剖面图上看,内外片厚度相近,内片上端呈短而小的钩状,包住外片上端。可以设想,制陶者先将一块泥片贴在胎壁形成外片,再将另一块泥片贴在外片内侧,形成内片,其上端略高于外片,制陶者用手将内片上端向外按压,形成短而小的钩状,包住外片。
  如上所述,4件口部标本不仅都有明显的泥片贴筑痕迹,而且从剖面图可见其口边都有钩状包裹现象,这种现象只有在正筑时才有可能产生,换句话说,即都是在口部朝上的条件下,制陶者用手将位于口边处的泥片上端向内或向外按压,使其发生弯曲形变所致。由此可见,口部剖面图上所显示的钩状包裹现象是这批器物采用正筑泥片贴筑法成型的直接证据,极其重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