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扶小娘儿过桥》与缪艮

作者:袁津琥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值得作注。例如书中讲众人前往三闾大学的途中,当李梅亭看见方鸿渐和孙柔嘉两人过桥时,不禁问顾尔谦看过《文章游戏》没有,说:“里面有篇《扶小娘儿过桥》的八股,妙得很!”笔者当年读《围城》时,对此颇为好奇,思一睹为快,可惜遍觅《扶小娘儿过桥》而不得。
  不久前,笔者从北师大古籍书库借到一部道光甲申(1824年)春重刊本《文章游戏初编》,终于了却了自己多年的一个心愿。其中《扶小娘儿过桥》有两篇,《围城》中的李梅亭所指明显系前篇。兹按照八股格式迻录于下:
  
  爱而防颠,临深之致可摹也。
  夫过桥何足虑?日兹之过者,小娘也。我见犹怜,宁俟其颠而始扶耶?
  今夫爱之欲其生,亲之恐其死,世谓之有情人,而非其至也。情之至者,境无不顺而防其变于未然;行无不安而虑其危于将至。此其情不行于父母,施之昆弟,用之朋友,而惟男女之礼交为独盛。谚有之曰:扶小娘儿过桥。斯言允验也。夫女流也,而谓之小娘,似非鼓琴之佳偶,亦非抱衾之小星矣。抹粉涂脂,或为楚馆秦楼之侣;采兰赠芍,或为桑间濮上之俦。朝过桥东,则行云;暮过桥西,则行雨;固桥头一眷宅耳。曷为其扶之也?
  情痴者曰:不然。
  娇滴滴者,香闺女也。宵征为可慕矣。而置之河干,置之河侧,宁不惜玉而怜香?
  羞怯怯者,裙钗妇也。行路已堪嗟矣。而宛在中沚,宛在中央,况其鞋弓而袜窄?
  诗不云乎:云谁之思,彼美孟姜。心之忧矣,在彼其梁。畴则无情而不为之扶焉者?
  撇尔侍妾,昔尔高堂,原以践子都之约,而不意朱门渐远,忽见流水汤汤也。已矣,舆梁未经,徒杠未惯,牵裳求掖者,此其时也。而何期子都之来会乎?倩娘行矣莫惊,携手偕行,可无临流之叹已。
  爰整云鬓,爰簪宝细,将以寻粲者之盟,而不意莲步初移,忽听河滨泛泛也。已矣,抱柱无援,偷渡无侣。结伴相依者,此其时也。而何幸粲者之适逢乎?拥香肩兮并行,偎抱温存,可无深渊之惧已。
  而或者疑之,谓桥为何桥?小娘何氏?扶而过者为何人?而要非无说以处此。
  长亭送别,怨走荒郊,或莺娘其人也。则离魂而梦者曰草桥,扶而过者疑为张君瑞。
  越府私奔,旅逢侠客,或一妹其人也。则盘山而渡者曰板桥,扶而过者疑为李药师。
  楚江一曲,晤谢花笺,或素徽其人也,则美人家住者曰大桥,扶而过者疑为于叔夜。俱未可知。
  而惟是问姓无姓,问名无名,两下扶行,依依桥畔,非淫奔而何?为启汉翼德将军,求其一喝而断此桥而立毙焉,夫谁曰不可?
  
  钱钟书笔下的李梅亭一路上寻花问柳,闹了不少笑话。可他看见男女同事稍显亲昵,竟生醋意,想到了《扶小娘儿过桥》,甚至恨不得“为启汉翼德将军,求其一喝而断此桥而立毙焉”,未免谑而近虐。其人之猥琐卑劣亦可知矣!不读原文,如何会知道钱先生学问之广博与文笔的佳妙?
  最后我们还要说说《文章游戏》一书的主要作者缪艮。
  1961年,郭沫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陈云贞〈寄外书之谜〉》一文,写道:
  
  对于缪艮,倒是要替他呼吁一下,这个人是一位很有才华的人。
  他以乾隆三十一年(公元一七六六年)生于杭州仁合县,家贫,少年时曾在商店当过学徒。后来有了机会读书,成了秀才。但自此以后功名蹭蹬,一直不能上进。他有二女四子,家庭负担很重,到处去教书、从幕卖文为活。晚年在广东省境内就呆了十年之久。他活到六十岁左右,死于何时,待考。
  他的著述是相当多的。单是《文章游戏》就编了四编,其中收集了自己署名的文章二百二十篇,还有好些署别人名字的文章,事实上也是他做的……《文章游戏》在今天虽然很少人知道了,但在当年八股文统治的时代,它作为叛逆者,吹入了一股凉风,大受欢迎。因此,曾风行一时,到处翻刻。其中有好些文章,在今天读起来,也还是饶有风趣的。缪艮此外还有诗集、词集及其他杂著。我觉得他所走的路数,和蒲松龄差不多,我希望研究文学遗产的朋友们,对于他能予以一定的注意。
  
  可惜又快半个世纪过去了,在王朔、金庸等的研究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作为他们的先驱和前辈的缪艮,居然还是如此落寞,不仅研究仍是无人问津,就连著作也未能出版,甚为遗憾。
  作者单位:绵阳师范学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