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德语女作家的世纪跋涉

作者:张 帆 译




  随着德语女作家耶利内克荣获2004度诺贝尔文学奖,尘封多年的德语女性文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也赢得了展示自我的绝佳契机。身处边缘和弱势的德国女性作家,饱受纳粹和战争之灾,其感受社会生活的苍凉和凄美,思考问题的切近和察微、写作方式的迥异和多彩,给男性主导的文学界以有力的冲击和有益的滋养。本小辑选取了20世纪德国三代女性作家——世纪之初的玛丽-路易斯·卡什尼茨、纳粹战争时期的克里斯塔·莱尼希和战后的卡切尔·贝林斯——的四篇小说,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了德语女性文学的独异魅力。
  
   玛丽-路易斯·卡什尼茨(Marie Luise Kaschnitz,1901-1974),出生于卡尔斯鲁厄市的一个军官家庭。在魏玛受过良好的教育,学习图书贸易,先后在慕尼黑和罗马出版社供职。1925年与奥地利考古学家卡什尼茨·魏因贝格结婚,随丈夫辗转于南欧和北非等国家,1974年卒于罗马。
   20年代末,卡什尼茨开始文学创作,出版了两部长篇爱情小说《爱的开始》(1933)和《爱莉莎》(1937)之后,转入诗歌创作,第一部诗集《死者舞蹈与时间诗歌》(1947)抒写了对二战的印象,《未来的音乐》(1950)、《你的沉默——我的声音》(1962)、《再说一个词》(1965)等诗集为她赢得了抒情诗人的美誉。
   叙事小说集《胖孩子》(1952)使卡什尼茨一举成名,作者自认为这是她最具震撼力的小说,情节最恐怖、叙述最新奇。1955年,卡什尼茨荣获格奥尔格·毕希纳文学奖,她在获奖感言中说:“我所有的诗歌,旨在表达对原始乌托邦的追忆和对精神与爱情构筑的新世界的渴望。企图让读者从诗歌里获得廉价的安慰,这本不是我的初衷……我始终铭记,要向人们倾诉发自肺腑的感言。”
   除了诗歌和小说以外,卡什尼茨涉猎广泛,作品还有广播剧《亚宋的最后一个夜晚》(1965)、《陌生的声音》(1969),回忆录《尚未确定》(1970),自传体小说《童年的房子》(1956)、《我到底去哪里》(1963)、《一天天、一年年》(1968),并因此荣获了伊默曼奖(1957)、黑贝尔奖(1970)、罗斯维塔奖章(1973)等多项文学奖和荣誉。
   下面介绍的《X日》和《去耶路撒冷旅行》均选自1966年出版的《卡什尼茨短篇小说集》。二战中,卡什尼茨目睹和经历了法兰克福市的沉沦,战争的残酷和磨难赋予她直面现实的勇气,促使她的艺术观发生了极大转变,以反思自我为切入点,她由早期抒情诗中理想化的艺术风格,转变为对现实生活的悉心关注,开始了内心流亡。《X日》、《去耶路撒冷旅行》充满人道主义和基督教思想,以敏锐的眼光和细腻的感触观察和思考自己与身边的人和世界,揭示战争、疾病和现代社会对人的威胁和内心伤害,蕴涵了现代人对生活恐惧的切肤体验和对古典宗教神话的超验和直觉。她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将古典和现代联接在一起,这或许是她被各个阶层和年龄段的读者都接受并喜爱的原因所在,或许是她的整个精神和艺术存在——古典诗行里的现代主题,将地处两端的罗马精神和法兰克福情结紧密联系在一起。德国文学评论界泰斗马塞尔·赖希-拉尼奇赞赏说,她的作品极富品味和韵律。
  克里斯塔·莱尼希(Christa Reinig)(1926- ),德国激进女权主义文学的代表。、生于东柏林,二战期间在工厂做工,战后从夜校的工农速成班毕业,进洪堡大学攻读艺术史和考古学。1948年,莱尼希开始为民主德国讽刺杂志撰稿,短篇小说《一片废墟》(1949)和《一个渔村》(1951)针砭时弊、词锋犀利,奠定了她一生的创作基调,但作品随即在东德被禁止,只得寻求在西德发表。1956年,她以最有影响的诗歌剧作《血腥波默的摇曲》在西德名声大噪。1964年,她利用领取“不来梅文学奖”的机会迁居慕尼黑,成为原联邦德国笔会成员。
   1971年,意外事故致使她重度残疾,整整两年与外界隔绝。1975年,瘫痪的她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天上与人间的几何学》,她认真思考男人与女人的政治权力分配问题,从此踏上了寻求妇女解放运动的道路。莱尼希最著名的小说《阉割》(1976)描写了受尽男性压迫的女性归宿不外乎疯人院、监狱,或受尽虐待,最终被摧残致死的悲惨命运,展开了对男权社会的批判和控诉,通过把男主人公变成女性和改写希腊神话中两性斗争的结局,表明她对女性自我的认同和信心,她也因此被归入态度激进的女权主义作家之列。她的作品大多描写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甚至包括同性恋。莱尼希是当时唯一公开承认自己是女权主义者和同性恋者的德语著名女作家。她出版了大量女权运动的杂志和诗选,是最多产的女作家之一,代表作有《井中的妇女》(1984)、短篇小说集《狼和寡妇》(1980)等,并因此赢得了文学批评奖(1976)、西南广播文学杂志年度奖(1984)、布兰登堡文学奖(1999)等。莱尼希激进的创作风格遭到了主流文学界疏远和排挤,她的同性恋生活也遭到主流社会的歧视。下面介绍的寓言小说《蝎子》(选自小说集《猎户走出房子》,1980年)正是她生活的真实写照,也实践了她的创作主张——“我的生活即我的主题”。小说以清晰的语言与简单的形式,勾勒出社会边缘人的处境,解密了在约定俗成的偏见所主宰的社会中人们身份认同的复杂问题,试图在自我本性与社会期望之间的两难困境中探索一条出路。
  卡切尔·贝林斯(Katja Behrens)(1942- ),德国著名女作家。生于柏林,二战后随母亲和犹太裔祖母颠沛流离,曾栖身奥地利,后来定居德国威斯巴登市。1960年涉足文坛,重点译介美国文学作品,成功翻译了亨利·米勒等重要作家作品二十余部,1971年成为德国作家协会会员,1978年辞去出版社编辑工作,以自由职业作家的身份专事写作。同年出版的处女作短篇小说集《白色的女人》给萧寂的德语文学界注入了清新的气息和活力,荣获1978年度英格博格·巴赫曼文学奖和勃兰登堡州文学奖。德国《世界》报刊载文称赞道:“她让我们看到,我们的语言富有何等年轻的魅力,她的创作火花必然为她点亮无限的前程。”这良好的开端为她奠定了创作的根基和基调。
   卡切尔·贝林斯的小说以描写女性与爱情、幸福与感伤见长,擅于捕捉女性细腻的情感波澜和内心世界的温婉柔情,剖析女性的生存之惑,倡导人性的自我回归。继处女作后,卡切尔·贝林斯相继推出了短篇小说集《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1987年)和《在水中起舞》(1990年),风格以一贯之,形塑了自己女性小说的特色,她也由此被誉为20世纪“德国伟大的短篇小说家”。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80年代后,卡切尔·贝林斯开始关注历史上女性的生存状态,试图从历史文化的宽广视域、而非政治经济的角度为女性和女性文学“寻根”。她把视角追溯到浪漫主义时代——德国女性和女性文学萌芽的时代,精彩地演绎了德国女性的那段辉煌历史,代表作《浪漫主义的女性》(1983年)和《浪漫主义时代的信件》(1999年)等均成为德国女性文学研究的宝贵文献。
   喜欢跨国旅行的卡·贝林斯,视野开阔,涉猎广泛,并在与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人的交流中,学会了以女性特有的情感和认知方式对世界和生活提出质疑和批判。除了女性题材外,身为犹太后裔的她还创作了两部以犹太人的内心和生存状态为主题的长篇小说《流浪的女艺人》(1997年)和《我留下来了,为什么?——德国今天的犹太人》(2002年)。2001年,她创作了传记小说《所有视觉源于灵魂——海伦·凯勒的生活故事》,而最新出版的探索青年成长问题的长篇小说《海瑟威·琼斯》(2002年)荣获了“德国儿童和青年文学奖”。卡·贝林斯的作品被译成十几种文字,赢得了多种文学奖,如2003年度德国席勒基金会的荣誉奖和2002年度威斯巴登城市文学奖等。
   下面介绍的《爱情与小偷》选自卡切尔·贝林斯的短篇小说集《白色的女人》,小说讲述了一个老女人和年轻小偷之间的美丽而矛盾交织的爱情故事,语言充满诗意,富有意境,字里行间充斥着细腻真挚的情感,让读者在身体欲望与道德责问中跋涉挣扎,最终在“打开窗”的一瞬间豁然释怀。
  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