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5期

爱德华.P.琼斯小说三篇

作者:爱德华.P.琼斯




  爱德华·P·琼斯(Edward.P.Jones)1950年出生在美国华盛顿特区,曾就读于圣十字学院和弗吉尼亚大学。1992年,他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迷失城中》,并入围年度美国国家图书奖,从此一举成名,被认为是美国文坛一颗令人瞩目的“新”星。具有扎实功底的琼斯没有让读者们失望,2003年,他磨砺十年之久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已知世界》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再次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且在翌年获得了由美国书评人和媒体编辑投票评选的专业大奖——美国书评人协会奖小说奖。仅在一个月之后,美国最重要的图书奖项——普利策奖小说奖又垂青于他。从此,琼斯正式登上了美国文坛的高峰。
  《已知世界》以美国19世纪末一段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史实为基础,讲述了一个黑人奴隶主的一生。美国历史上确有黑人奴隶主存在,而且在内战爆发之前,黑人奴隶主还为数不少,足见当时奴隶制问题的复杂。主人公亨利·汤森生为黑奴,用钱赎得自由身后经营有方,在弗吉尼亚买下了自己的种植园,蓄养起自家的33名黑奴。汤森喜读弥尔顿的《失乐园》,却像他从前的白人主子一样,经常给他的奴隶吃鞭子。汤森死后,他性格柔弱的寡妻难以为继,种植园终于在内战的前夜陷于大乱。《纽约时报书评》和《芝加哥太阳时报》均大赞此书的史诗气魄,《波士顿环球报》评论说,作者将每个人的命运交叠成了历史,并以完美的语言再现了一个无望时代罪恶习俗的顽固与终结。小说同时也被《华盛顿邮报》及《洛杉矶时报》列为年度好书。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肤色与种族问题在美国一直都引人关注,且极为敏感,而黑人问题尤为突出,这也致使美国黑人文学的内容几乎都是关于黑人的历史现实问题,琼斯也不例外。不过他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没有从黑人与白人的种族对立出发书写白人如何残酷、黑人遭受怎样的欺凌,而是从黑人奴隶主这个一向被人忽视的角度来反映黑人奴隶所承受的多种苦难。
  在下面选登的三个短篇小说中,琼斯依然将目光集中在美国黑人的生存状况上。他们虽然摆脱了奴隶主制度的桎梏,但来自现代社会的种种歧视依然使他们难以安居乐业,同时美国社会共同面对的犯罪、暴力、吸毒等社会问题也无时无刻不在侵扰他们孜孜寻找的那份宁静生活。
  《亚当·罗宾森》中的黑人小孩亚当遭遇沉迷毒品的父母遗弃,在无数个寄养家庭之间辗转,以致祖父母诺亚和麦吉接他回家后,他始终无法相信自己终于告别了孤苦飘零的生活,每天早上起床都会穿上自己仅有的一双网球鞋,收拾好装着他全部家当的一个破手提袋,等待着被送往下一个家庭。而善良的诺亚和麦吉在接回孙子的同时,也宣告了他们晚年环游世界的计划彻底成了梦想。
  《昔日情人》讲述的是谋杀犯恺撒在狱中和出狱后的故事:恺撒曾经深爱着女友伊冯娜,但伊冯娜不辞而别。多年以后,出狱的恺撒发现昔日的女友竟是同一层公寓的邻居,但生活让伊冯娜遭遇了太多的不幸,她已经认不出恺撒,而当他是寻花问柳的人。出狱后的恺撒只能与孤独为伴。他的弟妹邀请他参加晚宴,家庭的温暖让他冰冷的心稍有融化,但妹妹却怀疑他对外孙的那份喜爱,害怕他有恋童癖。小说的篇幅虽不大,却很好地展现了作者的叙述技巧。譬如,通过让狱中的朋友正告恺撒争夺床位的真实意义,作者把人世间的游戏规则说得一清二楚。
  《我们都是黑人夏甲的孩子》中的“夏甲”出自《圣经·创世记》的故事:亚伯拉罕的妻子撒拉起初不能生育,她就让亚伯拉罕和她的埃及使女夏甲同房,生下以实玛利。但是撒拉后来又生了儿子以撒,便将夏甲与以实玛利驱逐到荒野,若非神的庇佑,他们几乎丧命。而美国黑人女作家Alice Walker提出了有别于feminist(女权主义)的一个新概念:womanist(妇女主义)。在她看来,妇女主义者就是“一个黑人女权主义者或者有色人种的女权主义者”。妇女主义者给夏甲的故事赋予了美国黑人的诠释。夏甲和撒拉是父权结构下不同种族的妇女,而夏甲则被认为是所有美国黑人的母亲。作者在这则短篇小说中描写了一系列的黑人女性,对被谋杀的艾克的母亲阿加莎小姐着墨尤多。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对于黑人来说,生活的苦难实在太多太多,但血缘亲情却是永远割舍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