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帝王泪与太子泪(外一篇)

作者:鸣 弓




  一路逃亡一路泪。太子李亨应臣民请求,留下来指挥抗敌平叛。刚才被迫赐死了宠妃,马上又要父子分离,太子号泣,声犹回响耳际,随行军士亦声言要离开。唐玄宗将及时得到的彩绫赏赐士兵,并亲自说服动员士卒,公开承认自家老糊涂,用人失误,致有今日,“朕甚愧之”。言及动情处,玄宗禁不住泪洒襟怀,士兵也感动得落了泪。既有物质奖励,又有皇帝声泪俱下的演说,效果不错,军心由此稳定,护送皇帝入川,尔后又平安地做了太上皇。
  757年,唐肃宗相继收复两京后,身为太上皇的唐玄宗结束逃难返回,肃宗迎至咸阳,父子相见抱头痛哭。返京后,李隆基要拜谒祖庙,因太庙为贼所焚,临时移神主于长安殿,面对列祖列宗,他百感交集,愧悔攻心,五体投地,久久地恸哭着,恸哭着……那泪水,真是五味齐备,而更多的则是苦是悔,世上若真有“后悔药”,李隆基一定会当饭吃!是呀,怎么搞的,堂堂盛世天子,一个早上就变成了狼狈不堪的逃亡者?“考其始终之异,其性习之相远也至于如此。可不慎哉!可不慎哉!”(《新唐书·玄宗本纪》)
  其九,忧权泪。二十五岁的李隆基,策动指挥了一次政治大行动,干净利落地粉碎了韦武集团,为他老子和他自己夺得皇位,也改变了唐朝历史的走向。行动前,有人建议该先向他老爸相王李旦报告,他当即反对说:我们玩命为权力一搏,成功了,福归相王;失败了,我们赴死,也不会连累他老人家。如果报告了,他赞同就等于也参与了这次危险行动;他不同意,就会错失良机误了大事!瞧他,多果断多成熟!政变——从李隆基的角度说似乎该称“革命”——成功后,李隆基才拜见相王,承认“先斩后奏”的过错,讵料感动得他老爸直掉眼泪:好儿子,干得好,你拯救了咱们李家的江山啊!
  唐僖宗本是“快乐的小顽童”,稍长,始悟宠臣田令孜专权骄横,禁制天子,不得有所主断,时语左右而流涕。大权旁落,受人挟制,的确是很痛苦的。
  912年,后梁太祖朱晃(即朱全忠,称帝后更此名)疾甚,谓近臣曰:“我经营天下三十年,不意太原余孽更昌炽如此,吾观其志不小,天复夺我年,我死,诸儿非彼敌也,吾无葬地矣!”因哽咽,绝而复苏。朱皇帝见他的死对头势力强大,担心自己的儿子不是对手,致国灭权亡,连累他这个开国皇帝也会死无葬身之地,算是“远虑”,然而,他却忘记了“近忧”,最可怕的敌人就在他身旁,不待太原李氏杀来,他的儿子朱友珪为抢班,深夜率人入宫,喝声“老贼万段”,就像杀猪一样宰了他,提前为他“送终”了。
  其十,退敌泪。公元23年,更始帝刘玄遣军攻打洛阳,三辅震动。王莽愈忧,不知所措。有人建言:“古者国有大灾,则哭以厌之。宜告天以求救!”莽乃率群臣至南郊,陈其符命本末,仰天大哭,气尽,伏而叩头。诸生、小民旦夕令哭,为设飧粥(哭累了供应“工作餐”);甚悲哀者,除以为郎,郎至五千余人——哭得好的赏官帽。王莽不愧为新朝天子,凡事爱出“新”,这以哭退敌就颇为新奇,怎奈效果全无,让他的老泪白流了。
  其十一,哀无泪。国家灭亡,亲人死去,自是莫大悲哀,思国悼亡,双泪长流,乃是正常人的感情表达。但是,吾国帝王系列中,很有几个当哭不哭、乐而忘哭的主儿。人们耳熟能详的典型是“乐不思蜀”。三国时,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司马昭曾设宴款待,并以歌舞助兴。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旧臣们涌起国破家亡的伤怀之情,个个泪流满面。而刘禅却麻木不仁嬉笑自若。司马昭见状,便问刘禅:“你思念蜀吗?芽”刘禅答道:“这个地方很快乐,我不思念蜀。”他的旧臣卻正找个机会悄悄对他说:“陛下,等会儿若司马昭再问您,您就哭着回答:‘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选’”刘禅听后,牢记在心。酒至半酣,司马昭果然又发问,刘禅即把卻正所教的话复述一遍,只是他怎么也流不出眼泪来。司马昭听了,说道:“咦,这话怎么像是卻正说的?芽”刘禅惊奇道:“你说的一点不错呀?选”司马昭及左右全被刘禅逗笑了。
  与蜀汉后主的乐而忘哭不同,北齐后主高纬则是以笑代哭。与北周交战,北齐屡败,兵士斗志全无,高纬说是要重赏战士,却舍不得掏钱。斛律孝卿请皇上亲自慰劳将士,鼓舞斗志,并特为写好讲稿要皇上记住,还叮嘱说:“宜忼慨流涕,以感激人心。”及到现场,面对兵众,高皇帝把刚才大臣教的话忘得一句不剩,不知道该说什么,又无涕可流,便索性以大笑代哭,左右不能不笑——这事原本太可笑了。皇帝傻笑了,左右被逗笑了,广大将士却愤怒了:皇帝都是这鸟样,我们着哪门子急?国亡,就亡他娘的去!高纬唯一可用来稳定军心激励斗志的手段便是奖励官帽,像太宰、三师、大司马、大将军、三公这些本来很稀罕的高官乌纱帽,也一把一把往外发,以致高官都多得数不过来了。批发官帽,用来发财可以,拿来救国绝对不行,高纬国灭人亡是必然的。高纬的不会哭,许是从他的“冷血动物”老子身上继承的吧。他爹武成帝高湛,母娄太后崩,居然不改服,绯袍如故,置酒作乐。大臣请求停止这种不合丧仪的作乐活动,招来的竟是一顿毒打。人性全无,禽兽不如呵!
  南齐萧宝卷乃是齐明帝萧鸾的儿子。明帝崩,萧宝卷以太子身份继位,他讨厌灵柩置放太极殿,欲速葬,大臣固争,得逾月。每次该哭丧,他都称咽喉痛,不能哭。一个叫羊阐的官员来凭吊,号哭俯仰,致头巾脱落,露出了没有头发的光光顶,萧宝卷见此,竟辍哭大笑,拿羊阐寻开心,大声吆喝:快来看,秃鹫也来哭丧啦!如此混蛋皇帝,连起码的人性都不具备,能指望他治什么国?
  还有一个堪称女强人、临朝称制八年之久的吕后,其独子汉惠帝卒,老年丧子,哀莫大焉,然而这个老女人竟“哭而泣不下”。还是留侯张良的儿子辟强智慧过人,解得此中奥秘,他对丞相陈平说:“帝无壮子,太后畏君等,今请拜吕台、吕产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军,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率脱祸矣!”陈平如计请之,太后悦,其哭乃哀。这政治人物的眼泪也真奇怪!催吕后泪下的不是母子亲情,而是政治药方:诸吕用事,侄儿侄孙们为王侯掌大权,心安情悦而后哭子泪始出。
  其十二,交班泪。百年之后,谁来接班,是困扰帝王的千古政治难题。太子不是当然接班人吗?是的。但几个乃至几十个皇子,个个都想当太子,究竟选谁,这才是最难最难的。被接班人整得流泪的皇帝,不乏其人。
  “五胡十六国”时代,羯族人建立的政权后赵,第三任国君叫石虎,称大赵天王。这个赵天王性格强悍残暴,阵战威猛,确有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气势,但是却被接班人整得焦头烂额,心痛莫名,不知如何处置了。第一任太子石邃,骄淫残忍,毫无人性。因屡被天王笞棰责骂,便对他的天王老子动了杀心。事发,虎废邃为庶人,当即诛其亲随三十多人,杀其妃并男女二十六人同埋一棺;复诛其宫臣友党二百余人;废邃母郑后。另立石宣为太子,宣母杜昭仪随之升为天王皇后。
  赵天王和第二任太子比赛腐化骄奢:游猎无度,兴役无时,夺人妻女。酒色自娱的石虎自以为江山永固,“自非天塌地陷,当复何愁!但抱子弄孙,日为乐耳”。然而,石天王高兴得太早了,当他属意于另一个儿子石韬,欲立为太子时,现任太子石宣不干了,阴谋杀韬弑父。他先派人夜里杀死石韬,又由他亲口向天王报奏凶讯。石虎闻之哀惊气绝,久久方苏。石宣在丧仪上,面对兄弟遗体不哭,干喊“呵呵”,使人揭起覆盖的被子观看尸体后,大笑而去。
  案发,石虎以铁环穿颌锁石宣,取来杀韬的凶器,舐其血,哀号震动宫殿。而后对石宣动刑:令人拽其头发,钳其舌头,使就绳索,吊起,砍断手足,斫眼溃肠,烈火烧死。赵天王石虎率数千宫人围观,若看“大戏”云。并杀石宣妻子九人,其小子数岁,石虎素爱之,抓住爷爷衣带不丟手,带子扯断,还是被人夺去杀了。石虎由此生病。废皇后杜氏为庶人,诛涉案者三百五十余人,东宫卫士十余万也跟着倒霉,发配凉州戍边。
  

[1] [2]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