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泥河湾

作者:梅 洁




  1
  
  人类从哪儿来?最终到哪儿去?这是永远的斯芬克司之谜。俄狄普斯死了,所以,斯芬克司永远活着。
  ……盘古过后,大地上的金石、草木、禽兽化成各种各样的神。神们互相争夺,闹得天昏地暗,直到洪水泡天,淹没了罪恶……洪水中来了五条龙,它们捧着一个大葫芦在海里漂流。一个叫昊天圣母的神打开了葫芦。葫芦里走出了一对兄妹伏羲和女娲,圣母让他们结婚,于是生出了各个创世的神……此后人类诞生了——汉民族史诗《黑暗传》这样讲述着古老的人类起源。
  ……上帝告诉挪亚:“你要用歌斐木造一只方舟,你和你的家人要全部进入方舟,洁净的畜类你要带七公七母,天空的鸟你要带七公七母,你们要活着……我要降四十昼夜大雨,淹没所有的活物,淹没罪恶。”过了一百二十年,挪亚把方舟造成了,于是上帝灭世的洪水瀑布般倾泻下来,四十个昼夜后,世界成为一片汪洋。一年后,拯救人类的方舟停泊在了亚拉腊山上,挪亚和方舟的活物走了出来,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圣经》的“创世纪”里记载着这样一个迷人的传说。
  大洪水的故事、挪亚方舟造人的故事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被传诵着,说法多达六百多种,知道这个故事的人据说多达二十亿,占人类总数的三分之一。这是整个世界的记忆。于是,我们完全有可能相信大地上那个有关洪水的假说——海啸洗劫了田野、山谷,毁灭了一次文明。
  大洪水的故事是人类诞生之谜还是人类文明的毁灭与重建之谜?几个世纪以来,世界的考古学家们络绎不绝地在亚拉腊群山寻找着挪亚方舟。
  后来,他们在埃布拉遗址——苏美尔人王宫发掘出了古老的苏美尔人、巴比伦人用太古时代的楔形文字记述在黏土泥板上有关那次洪水的故事,泥板上的文字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字,那是一部神秘的语言,没有人能识别它。直到十九世纪末,英国年轻的考古学家乔治·史密斯才终于破译了这一丧失近三千年的语言的秘密。这样的泥板迄今在大英博物馆里藏有上千块,无数人类史前的信息在等待着去破译、去倾听。
  史密斯之后的几十年里,世界各地的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宗教学家们始终没有停止努力。于是,挪亚方舟最终得以在时间的消逝中绝处逢生,人们发现它时它已变成一艘巨大的“石头之舟”,停泊在今土耳其境内海拔五千多米的冰山上,成为揭开人类诞生之谜永恒的象征。
  
  2
  
  人类对亚拉腊冰峰上石化了的“方舟”存有深切的感激之情:不是祖先们历经万劫,将不会有我们这些后人。不论“这只方舟”是不是人们千年寻找的“那只方舟”。
  找到了写有楔形文字的泥板,找到了亚拉腊山巅之上的方舟,人类寻找祖先的激情、脚步就会中止吗?恰恰相反,那个寻找的神话总是鼓舞着人们在这块大地上奔走不停。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五十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人”是我们的祖先,六七十年代我们又听说一百万年前的陕西“蓝田人”、云南“元谋人”是我们的祖先,再后来,又听说一百一十万年前的湖北“郧县人”是我们的祖先,再再后来,又听说我们的祖先是从遥远的非洲迁徙而来——因为非洲埃塞俄比亚阿法尔地区、坦桑尼亚的奥杜韦峡谷、肯尼亚的彼福勒地区都发现了三百万年前人类的头骨化石,以及人类最早的工业年代的产品——打制石器……
  我们到底相关何处?
  祖先的生命信息离我们到底还有多远?
  哪里蕴藏着人类的第一把石斧?
  诘问使那位著名的考古学家贾兰坡也面对踌躇:“谁也不是算命先生,能精确算出人类的历史到底有多久!”
  也许,祖先们原本就处在永远的漂泊之中。
  也许,儿孙们永远都在疲惫的旅途。
  因为漂泊,我们思念着故乡;因为总在旅途,我们才不断回眸那条具体而又模糊了的乡路……
  后来,当有人把千年的“思念”和万年的“回眸”一起聚焦在东亚陆板块上的一片“古湖”上时,人类便又有了新的“家园之说”。
  
  3
  
  现代人都知道中国北方有座古城大同。
  大同有北魏王朝创建的宏伟无比的云冈石窟,大同的地底埋藏着无边的煤海,大同辽代的泥塑和明代的九龙壁都有说不尽的艺术秘密。但现代人绝不知道辽阔的北中国大同盆地曾是一片茫茫无涯的湖海,更不知晓我们千年寻觅的祖先居然在这片湖海岸边生活了数百万年……
  这片湖海曾经漫及了今天属山西省大同地区的大同、怀仁、山阴、应县、朔县、浑源、阳高、广灵以及属河北省的阳原、蔚县的大部,面积达九千平方公里。我们可以想象海水滔天而来、而后波光粼粼的情景。
  后来海退走了。现代人已看不到海景,但却看到了海的文化。比如盆地里的蔚县人“叨古”时这样说:“在蔚县与阳原交界处,有一个村庄叫沙洼。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后面的故事便说唐僧取经路过这里如何掉进了海里,说八戒怎样一边哭一边用嘴拱海边的岩石,说八戒居然拱出了一道山沟,海水顺着山沟流走了,于是唐僧得救了。末了他们还会告诉你,到沙洼村到处可以拣到鱼的遗骨和海螺的化石;他们还这样说:“从前,蔚县是个大海,海中有匹神马……”接着就说这匹马怎样在夜深人静时出来遭害庄稼,说王母娘娘如何倒掉鞋中的土填平了海,人们如何捉住了海里的白神马,于是,这里的村庄就叫做了“白马神村”;他们还说“单疙瘩村”如何埋葬了美丽善良的龙女,说“单疙瘩”就是龙女的坟墓;说南海观音如何用两名金鱼女童镇压了作恶多端的海里的黑龙,最终填平了大海,说现在蔚县境内的“鱼甲山”就是两位金鱼女童的化身……
  生活在盆地里的蔚县人、阳原人把关于“海”的故事编了几大本书。“这里曾经是一片大海。”说起他们脚下的土地时,他们总是这样开头。
  我曾在这片属于海的盆地里和盆地北边的阴山脚下工作、生活了近三十年。那时,我不知海对于这块土地是历史还是向往。
  后来我听说了盆地里有个泥河湾。
  说泥河湾文化是人类祖先的文化;
  说泥河湾湖相沉积和欧洲维拉弗朗古沉积是一个时期;
  说泥河湾是“中国的奥杜韦峡谷”;
  说泥河湾地带是地球第四纪冰期时人类诞生和幸存的地区;
  说泥河湾这里曾经有一片存在了几千万年的大海,说这片大海叫“大同湖”;
  说“大同湖”孕育了地球最早的人类……
  所有的“言说”都出证自那些不畏艰难困苦找寻人类故乡的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于是千年的传说富有了科学的生命。
  我惊讶了,也激动了。
  到泥河湾去看“海”、到泥河湾去探视人类的故乡,最终成为一种神旨般的牵念。
  
  4
  
  走在大同湖盆地的土地上时,已到了夏日的8月。
  这是一个世纪的岁尾,也将有一个千年的临盆,这个时辰离我们祖先在泥河湾生活的年代已相隔了几百万年。这样的探视实在是太久违了。但人类总是怀着乡愁到处在寻找家园,这是一个情结,我们在这个情结的缠绕中,作不停的出发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