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5期

朱元璋往事

作者:李亚平




  围绕着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明太祖朱元璋画像,据说,曾经死过不少人。朱元璋这副尊容,曾经被当时的人们称颂为“姿貌雄杰,奇骨贯顶”,按照今天的眼光看去,朱元璋的长相如果不能说是丑陋,至少应该算是相当怪异了。历史记载说,为了给朱元璋画标准像,一些画家被召到宫廷,他们兢兢业业,以自己所能达到的最高专业水准、一丝不苟地照着皇帝本人的相貌画出,结果,这样的画家都被皇帝砍掉了脑袋。
  后来,一位聪明人悟出了其中道理,于是,对朱元璋的脸型加以较大规模的修饰,着力于眉目传神,侧重于理想表达,便有了这幅据称是不怒自威的皇帝像。据说,朱元璋见了这幅与自己本来面目没有太大关系的画像后,十分欢喜,认为其“谀而不佞”,就是马屁拍得恰到好处的意思。于是,这位经过呕心沥血、苦心加工,几乎凭空创作出来的慈眉善目的富贵老人,就成了朱元璋的标准像。而那位善解人意的聪明人也受到了奖赏与表彰。
  不过,今天的人们从史料中可以知道,这幅画画的基本不是事实。
  有一种说法,说是刘伯温第一次见到朱元璋时,曾在心中大吃一惊,深深为朱元璋那怪异的相貌所震撼:高额细眼,凹鼻阔唇,耳虽小廓却厚,颊虽突而颏硕;身长而背弓,腿长而膝弓,腰粗而肩窄,手阔而指细;行动如虾在水,声音则鹰鸣而猿啼。据说,刘伯温一见之下,便据相术得出结论:此人之相,兼具大贤之厚朴与大奸之残暴。结果,后来的朱元璋,果然以自己的行为,准确地证明了刘伯温之所言不虚。对这段说辞,我们不必追究其真假。事实上,它是后人附会发挥的可能性很大。不过,它至少在刻画朱元璋其人的容貌与作为上,相当传神。这里对相貌的描述,显然更接近未经艺术加工的那幅标准像。
  史家一般倾向于认为:由朱元璋所创建的大明帝国,将中国的帝制文化传统推到了极致,是中国两千年帝王政治的集大成者;对于帝国政治传统、文化传统、中华民族集体性格的塑造,影响既深且巨。如果我们同意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话,如果我们同意今日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的话,那么,对于今日中国人生活影响最大的那一部分,很有可能就来自朱元璋的大明帝国,而不是后来离今天更近的大清王朝。在未来的岁月里,随着对朱元璋与大明帝国了解的渐次加深,我们会发现:围绕朱元璋两幅画像所发生的故事,相当意味深长。
  朱元璋祖籍沛县,与一千七百年前的汉高祖刘邦勉强可以攀上同乡。他们还有一样相同的地方:在中国所有创建大一统帝国的开国皇帝中,只有这两个人是平民出身,其他人则基本上是以豪门世族起家。这可能是刘邦对朱元璋影响巨大的原因之一。
  与刘邦比较起来,朱元璋的出身更加卑微。
  刘邦起兵前,还有一个亭长的头衔。亭长是始于战国时期的一个官名。当时,在国与国之间的邻接地区设亭,置亭长,以备边事。秦统一六国之后,以十里为亭,设置亭长,负责管理乡村间十里方圆的治安警卫、过往人等,并治理民事,属于帝国最低一级的小吏。其管辖范围,可能略小于我们今天的乡镇长。他们的作为或者不作为,常常能够影响普通百姓们的祸福荣辱;因此,至少在百姓面前,他们可以神气十足。
  比较起来,朱元璋则恰好是受帝国这些最基层干部管制的平头百姓。
  按照今天的概念,朱元璋的家庭成分应该是雇农,属于乡村赤贫阶级。他的祖先,几经逃荒流浪,到他父亲一代,方才定居在濠州钟离县太平乡孤庄村,靠租佃耕种别人的土地为生。这个濠州,就是今天的安徽凤阳县。公元1328年,即元文宗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朱元璋出生在这里。
  朱元璋父族一系世代务农,值得表彰的事迹不多;他的母族一系,特别是他的外祖父却颇有可圈可点之处。
  朱元璋的外祖父姓陈,早年曾经在南宋末年抗元名将张世杰麾下从军,并且参加了南宋与元朝铁骑的最后殊死一战——广东新会县的崖山之战。是次大战,以南宋宰相陆秀夫仗剑令自己的妻子儿女跳下大海,随后,背负六岁的南宋末代小皇帝蹈海而告终。就此宣告南宋帝国的正式覆灭。激战之际,朱元璋的外祖父,这位陈氏老先生在血肉横飞中,被打落海中,在一团混乱下居然传奇般地被人救上岸,并历尽千辛万苦逃,回了老家。此后,避居乡间,靠巫术、卖卜与看风水为生;并且一口气活到九十九岁方才谢世。至今,我国各地时常可以见到此类民间人士,他们蜗居一地,常常是当地声名远播的知名人士。
  按照时间推算,朱元璋出生时,距离那场大战过去了五十年;朱元璋童年甚至少年时,这位老人应该依然健在。我们可以想见,这么一位经多识广的老兵,对于少年朱元璋的心智影响想必不会小。
  朱元璋的母亲是陈家二姑娘,据说,此女自幼开朗大方,深得乃父喜爱。于是,饱经沧桑的老先生教她读书识字,给她讲述历史掌故和各地风土人情。有一种说法认为,长大后,陈二娘能歌善舞,在乡间迎春赛会与社戏上常常大受欢迎。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下朱元璋后,尽管家境千难万难,父母还是勒着省着将他送进私塾,读了大约一年多将近两年的书。随后,为割草放牛、补贴家用而辍学。在母亲的教导下,朱元璋继续学完《百家姓》、《千字文》等发蒙读物,为他打下了文字根底。并且,可能正是这样的一位母亲,打开了他的眼界与心胸。
  公元1344年,即元顺帝至正四年,淮河流域遭遇大旱、蝗灾与瘟疫,半月之间,朱元璋的父亲、母亲、大哥与大哥的儿子先后死去。一个虽然贫穷但不无温馨的家庭,霎时变成人间地狱。
  当时的情形至为悲惨:朱元璋与活下来的二哥身无分文,没有棺木,没有寿衣,没有墓地,兄弟二人用门板抬了草席裹着的亲人,走到村外的一个山坡下时,下起霹雳暴雨,抬着门板的绳子断了,二人躲雨并找人借绳子。结果,回来后大吃一惊地发现,山土崩塌,已经将亲人埋在一个新的山包之下。当时,为了得到一块立锥之地以便埋葬亲人,他们兄弟二人曾经苦苦哀求一个大户,遭到拒绝;此时,幸亏这块山坡地属于一个积德行善的人家,他们才就此千恩万谢地葬下亲人。
  这段往事,对于朱元璋创巨痛深。以至于数十年后,他已经当了皇帝,然而每每触及此事,仍然嚎啕痛哭,不能自已。并且多年不许臣民为自己庆贺生日,原因是会令他想起父母死时的惨状。
  这一年,朱元璋十六岁。
  不久,十里八乡之内,连树皮革根都被吃光,朱元璋走投无路,出家做了和尚。在此后的八年佛门生活中,至少有三年以上,他是在云游四方、托钵化缘中度过的。这种与沿街乞讨差不多可以等量齐观的生存方式,可能是在中国观察人间冷暖、体会世态炎凉、领略人类各色嘴脸的最好方式。很久以后,朱元璋在回忆这段生活时,曾经万分感慨地形容自己:“身如蓬逐风而不止,心滚滚乎沸汤。”我们无法知道他的具体遭遇,然其饥寒交迫、身心备受煎熬的情形却可见一斑。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青春成长期的经历,于人一生的影响至深且巨。对古人似乎亦可作如是观。我们找不到更多资料证实朱元璋在此期间究竟遭遇到了什么。当时的史料过于简略,朱元璋自己的回忆,则以形容居多,具体事例太少;后世的传记作品涉及此处时,或一笔带过,或多为想象。好在从古至今同类的事例堪称触目皆是。从这些事例中我们至少可以知道:
  倘不是身陷绝境,一般人不会走上这条道路;
  其次,走上这条道路之后,将人逼上新的绝境的概率大大增加。
  经历过这种残酷生存方式打磨的人,比较起来,更容易出现两种极端的情形:那些为了讨回自己的工钱甚至不惜自戕的民工,大约是他们之中最为良善的一端;而那些于绝望之中铤而走险,充斥于当今各类传媒的犯罪报道,则告诉了我们另外一端的情形。在这种情形下,“好死不如赖活着”之类犬儒主义算计和“胆小不得将军做”之类亡命徒哲学,便自然而然地分别成为上述两个极端的追求。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