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1期

熊耳考水

作者:郑彦英




  河南省省名得之于黄河,因全省绝大部分土地位于河之南。在远古时期,甚至在秦汉时期,流淌在中国大地上的河流密如蛛网,但是只有黄河叫河,其他河流皆叫水。如汉水、淮水、洛水、漳水等等。而且那时候的黄河一出崤山群峰,立即沿中条山和太行山东麓折向东北,河道也就是目前河南省地图上西北到北面的省界线。那时候河北面地势低,加上河北至东海落差很小,难以形成深长的槽形河道,黄河就常在目前河北省地面漫流,将戈壁滩上大风吹进河水中的大量细沙和黄土高原上的沃土冲淤在河北,形成了肥沃而又平坦的河北平原,许多地方淤积的土层甚至厚达100多米。当人们终于发现黄河已在河北造出一块宝地的时候,黄河已改变漫流入渤海的形式,集中成了9条河道入渤海。其中最主要的两条河道,皆名河水,这两条河道之间有一个县,人们就自然而然地冠之以河间县。所以现在的河南省,真真正正在河之南。而目前的黄河河道,是千百年来长期运用的抑北疏南的治理黄河思路所形成的,于是就有了河南省不在河之南而在河之两岸的局面。但也许正因为如此,河南省最得黄河之气韵或气运,国家统理黄河事务的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就设在河南省省会郑州;河南省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是《大河报》;河南省的许多企事业单位和文化团体都围绕着黄河而取名。
  前年夏天我参加了一个学术界的聚会,我的一个研究民俗的朋友也参加了。聚会之后,他把我拉到一边,很认真地对我说:“听说你们三门峡有个地方,人无廉耻之心,不论男女,竟然在车水马龙的国道旁边,脱光了衣服洗澡。”
  我不禁愕然,我知道此人口讷言少,言必有据。所以我仔细想了一下才回答说:“我确实不知道,我回去问一下,我们报社记者满世界跑,他们可能清楚。如果真有,我给你打个电话。”
  但是当我回到我供职的三门峡日报社,还没来得及向记者们询问,却接到了他发给我的有关马路边裸浴的E—MAIL,摘录如下:
  聚会上所问裸浴问题,略显唐突,其实我也仅是耳闻,既然兄长期在三门峡工作,都不知此情,我就怀疑传言者是否有据,但回校后寻他几次而未见,又想到我在聚会中使用了无廉耻之心的话,颇感不安,便查询有关裸浴方面的资料,全然没发现有关三门峡的,却查到了中国东北某地正在建设一个天然裸体浴场的新闻。报道称此浴场男女分开,互相不可见,并号称可以以此增加旅游收入。读者对此大发议论,认为抬眼都是同性身体,别扭!认为这根本不是什么回归自然!仅仅类似一个露天的大澡堂子,并无什么新奇之处。既然这种隔离状态的露天洗浴都已经引得舆论哗然,我之所问可能是以讹传讹了。
  另有意大利有关裸浴的新闻,题目:意大利也有了裸体海滩12000年5月25日,意大利罗马市奥斯蒂亚(OSTIA)利多拉奈阿(LITORANEA)海岸线9.4公里处的卡普考塔(CAPOCOTTA)海滩被正式承认为裸浴海滩。虽然在此之前,意大利的法律禁止人们在公共海滩上裸浴,但是卡普考塔海滩早已是半地下的裸浴天堂。“意大利裸浴者协会”一直在为使裸浴成为合法而努力工作,他们终于盼来了这一天。鉴于裸体海滩可以为罗马带来经济效益,罗马市政府官员与“裸浴者协会”会员一同参加了25日的开业仪式。但有意思的是,海滩上的男女平等表现在:女子半裸是合法,男子全裸是违法。于是男子们大为不满,提出抗议,此抗议促成今年3月意大利高级民事法院作出一项规定:从今夏开始,男子不得全裸暴露在公共沙滩上,而女子也只能半裸上身。这样,男女平等也就体现在意大利的沙滩上了。既然露天无遮拦的裸浴在思想观念极为开放的意大利都如此难以实现,我看在贵地三门峡,更不可能有此习俗了。
  看罢此信,我不禁叹服该兄治学之严谨,自然也就将路边裸浴一事撂到了一边。
  但我没有想到的是,去年夏天,我得到准确消息,在我们三门峡市所属卢氏县熊耳山区,确实存在着路边裸浴的习俗。这就不禁使我想到了我的那位朋友所说的不知廉耻的评价,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涩,便决定实地考证一番。
  卢氏县政府领导知道了我的想法,就派了一个精干的小伙子小C带了一辆车来接我。车到时已是中午,那天三门峡天气奇热,小C一身大汗地走进我的办公室,我当然立即递上一条擦汗的毛巾,端上一杯解渴的清茶,然后就问:“确实有那风俗?”我不想直接把“裸浴”的字眼说出来。
  小C边擦汗边回答我:“嗯。”似乎漫不经心。
  我就只好再往下问了:“衣服,”我嗫嚅片刻,“脱到啥程度?”
  “洗澡么,”小伙子看着我,眼光很纯净,“就得脱得光光净净才行。”
  看来一切都是真的!我在心里对自己说。但我想,虽都在山脚下,肯定有树木掩蔽,或有山石相遮,不可能一览无余,否则……我不禁又想到了我的那个研究民俗的朋友的“人无廉耻之心”的话,遂从办公桌上拿起照相机,“你喝好。”
  “喝好了。”小伙子一口气将杯中水喝完,“咱走?”
  .
  “走。”
  许是天太热,车里的空调呼呼叫着却未让我感到凉快,反倒汗津津的。将近两个小时后,汽车驶入卢氏山区,小C就叫司机把空调关了,然后打开车窗,随着车玻璃徐徐下落,清爽的山风就由小到大地扑进车内,我顿时感到呼吸舒畅,体内的’燥热之气立即去了,皮肤上的汗湿虽还可见,,却已无了黏腻的感觉,自然而然地就有了欣赏景致的情绪。只见公路两旁的山冈,全被茂密的森林笼罩着,阳光似乎照不进密林,只能照在林梢,但林梢参差不齐,阳光也就在林梢高低凸凹地跳跃流动。耳边突然“忽喇喇”一声响,一只拖着长长的五色尾巴的雉鸡从车头前面飞过,同时响起司机一声惊喜的呼叫,叫声未落,又一只尾巴很短的雉鸡从车旁飞起,扑棱棱越过车顶尾随那只长尾巴雉鸡去了。小C告诉我,卢氏全县4000多座山峰,最高海拔2057.9米,是河南省面积最大、平均海拔最高、森林覆盖率最高的深山区县,所以野生动物非常多,加上近年来县里封山禁猎,高山深沟密林,就成了野生动物的天堂。刚才飞过的是一对雉鸡,尾巴长颜色漂亮的是雄鸡,另外那只是母鸡。雉鸡也是一夫一妻制,不论昼夜,“夫妻”相随。我的眼睛一直跟随着那对雉鸡,就见它们一前一后扇动着翅膀,在丛林上的阳光中飘一般地一旋,就融进莽莽苍苍的密林了。极目所见,全是绿色森林,森林上是阳光,却没有一户人家,这就使我对森林有了浩瀚的感觉。
  走了很长一段路后,路边才渐渐有了房舍,再走,就有了村落,村落渐渐稠了起来,拐过一个弯,县城就出现在我们眼前。
  小伙子说晚饭最好在县里吃,晚上就住在县招待所,“明天一早,去熊耳山温泉看……”说完后立即改了最后一个词,“考察。”
  我当然敏感地觉察到了小’伙子的心态,但我还是想快点到达熊耳山,“不要紧,小伙子,”我说,“我也是农家出身,粗茶淡饭能吃,土炕地铺能睡,咱直接去看。”我有意把他改过来的“考察”又改成“看”。
  这时候太阳已经远远地偏在西边,我知道温泉所在的熊耳山在伏牛山腹地,担心天黑以前赶不到,就让司机加快速度。 。
  司机却看了小C一眼。我注意到小C对着司机欲言又止,遂回过头来,“害怕你颠……”稍顿:“前面山路还陡。”
  “不要紧。”我说:“我坐过安2飞机穿云,上下一颠就是几十米。”’
  小C这才朝司机点点头,汽车速度也才明显加快了。
  几天之后当我们已经很熟悉了,小C才告诉我,其实他这时候想让我住在县城和让汽车放慢速度就一个原因,他以为我是想看女人洗澡,而女人洗澡是在明天,今天是男人洗,所以没必要赶。
  山路弯弯曲曲,不断可见沟壑之间,清澈的山泉水涌淌而出,或飞泻,或急流,潺潺有声,山风越来越清爽,风中已带了湿润的水汽。汽车刚刚爬上一道山梁,就见马路右边,立着一方青石,上书一行醒目的大字:
  进入长江流域
  我立即叫司机停下车,向那方青石走去。
  我在三门峡供职将近5年,虽然知道卢氏县是全国最古老的几个县之一,该县山区横跨长江、黄河分水岭两麓,处于暖温带至亚热带的过渡地区,但是真正到了分水岭的分界地区,我心里还是很激动的。这时候西边的太阳很是明亮,虽还是夏日的太阳,但由于山间的凉风和水汽,阳光也变得温柔起来。我站在青石旁边,心想我的脚往南一跨,就进入了长江流域,往后一退,则又到了黄河流域,一步之间,横跨中国最大的两条水域,心中自然升腾起许多豪气。
  豪气在心里冲撞,竟然弄得不知双手如何摆放才使豪气更足,便将一只手放在了标志着分界线的青石顶端,情不自禁地抚了抚,就像抚着两大流域的边缘。
  抚了几下也就将手收了回来,想拍掉手上的尘土,没想到手掌上一尘不染,这就说明青石顶端千千净净。这里当然不会有人擦拭,只因为这里没有扬沙天气,没有飞扬的尘土,满眼都是青山净水,连风都清凉纯净,才有了这般干净的界石。我不禁在心里感叹:大自然本就应是如此洁净的!
  许是车停人静的缘故,林间便有悉悉索索的声音传出,动静越来越大,这声音终止了我的感叹,并吸引了我的目光,就看见几片棕色在林间闪动,我便弯下腰来,想透过林间缝隙看个清楚,没想到反而惊动了野物,又是一阵响动,声音却朝着远处去了。
  小C见我有些失望,便告诉我,“刚才过来的是鹿。”
  “鹿?!刚才是鹿?!”我很喜欢这种动物,所以声音里肯定带着惊喜。“就是鹿!”司机在一旁补充,“两只。一到这儿,这种东西很多,常能看见,咱走吧?”
  一个“走”字提醒我太阳已经在老远的西边,我们处于赶路期间,必须赶在太阳落山以前到达目的地。我看了看小C和司机,他们会不会认为我太情绪化了,甚至有点大惊小怪了?这当然是不能问的,我便赶紧上车,心想既然已经过了分水岭,离熊耳山应该不远了。
  大约过了不到一个小时,汽车驶入一条峡谷,我本以为山上风大,山下风会小些,没想到峡谷里的风比山顶的风更有劲,但是风依然是凉的,是舒适的,是湿润而又洁净的。这时候太阳已经依在了西边山顶上,因为太阳的本来面目已经看不见了,阳光从山顶端的林间斜射过来,一条条阳光在山顶端还呈现出光柱的状态,看上去很明亮,还透出很多种颜色,但到了峡谷里,光柱们就溶在一起,颜色也只剩下了金黄,照在东边的山体上,谷底也被照亮了,只有西边的山底下,反倒略显灰暗。许多鸟儿在山顶上飞翔,呜叫声也就多种多样,我就想起了一句古诗:“斜阳浮远水,归鸟下疏林。”
  汽车刚刚在峡谷里拐了一个大弯,峡谷就变得窄小了,离公路还有一段距离的河流陡然地就挤到了公路跟前,于是就有哗哗的流水声响在耳边,水依然很清净,一只不知是鹰还是鹞的鸟儿突然从天空中冲刺下来,瞬间入水出水,嘴里叼着一条鱼,朝天上飞去。
  我的眼本是随着飞鸟向上看的,小C的一句话将我的视线拉了回来,“你看看那座山峰,”他的手朝左前方指着,“像个啥?”
  这是一座苍翠的山峰,山顶的两端有两处突出的山尖,山尖上依着一片云,山腰中间,还缠着一条似云似雾的带状水汽,水汽在夕阳的映照下朦朦胧胧的,灰绿色和白色不停地流动变化着,我知道这是风、水汽和阳光几方面作用的结果。山底下就是马路边的这条河流。“像啥呢?”我在心里问自己,眼睛就上下端详着这座山峰,当我的视线在山顶端的两个山尖稍作停留后,我心里怦然一动,脱口而出:“熊耳山?”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我再看这座山峰,山顶端的两个山尖还向中间歪斜着,俨然两只熊耳‘“那……温泉呢?”我禁不住问道。
  “那儿!”小C指着山脚下。
  “噢……”我叹了一声。在我的想象中,这山区的温泉应该是天然状态的坑池,没想到还有一条长长的廊亭,离廊亭不远处,还有一座类似于公园中的凉亭的亭子,沿亭子到大路的河流中间,是一只只蘑菇状的石桩,石桩与石桩的距。离有半步,若即若离的石桩错落有致地呈现出波浪形,石桩下端是流淌的河水,上端显然是供人们从大路到达廊亭的。而且注释我的想法似的,就有两个人在这蘑菇桩上走,显然是去洗澡,因为一人手里拿着毛巾,一人手里端着脸盆。后来我知道,当地人把这条造型别致的桥叫“卧波桥”,我倒觉得太斯文了,还不如叫“蘑菇桥”好些,既有乡间特色,又言形易记且上口。

[2] [3]